
童心慧眼盼成长——《春天的故事》(导学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教科版.docx
3页童心慧眼盼成长——《春天的故事》(导学案)一、教材分析《春天的故事》是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的一篇课文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春天的气息”,主要描述了春天的特点和春天带来的变化;第二部分为“小草的成长”,讲述了小草从发芽到成长的过程;第三部分为“孩子的勇气”,讲述了一个孩子在遇到困难后勇敢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故事本文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融合多元智能教学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情感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堂目标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天带来的变化2. 发现小草从发芽到成长的规律和过程3. 学习勇敢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4.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春天的音乐或展示春天的图片等方式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兴趣2. 预习(10分钟)教师可以在讲解春天的气息时,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样子和变化,并提问:春天带来了哪些变化?怎样体会春天的气息?3. 阅读和探究(25分钟)1. 请学生默读文中第一部分“春天的气息”,然后小组讨论“春天的气息”有哪些特点和体现方式。
2. 请学生读第二部分“小草的成长”,理解小草从发芽到成长的规律和过程,并回答问题:• 小草从哪里发芽?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小草发芽了以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小草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怎么才能让小草茁壮成长?3. 请学生小组讨论第三部分“孩子的勇气”,探究故事中孩子所面临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完毕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你觉得孩子做的对吗?4. 拓展(20分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课堂时间,可以进行以下拓展教学:• 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比照小草的成长,探究不同植物的成长规律;• 给学生分组编写小小故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故事中传递勇气和智慧5. 总结(5分钟)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然后进行教学总结,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课堂的“易学习,好记忆,易连贯,易应用”体验四、作业安排1. 完成课堂笔记,记录重点知识、感受和问题;2. 朗读和背诵本课文,流利表达春天的气息和小草的成长历程;3. 画一幅与本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画,并简单描述自己的想法和作品意义;4. 自行寻找一篇春天的诗歌或古文,与小组分享,体会文学艺术的信息价值和情感体验。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阅读《春天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落实“小班教学、多元智能”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究,深入认识春天的变化和小草的成长规律,启发他们勇敢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 通过音乐、图片、小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加大教学难度和深度,有利于提升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塑造,切实体现“全人教育”的理念综上所述,本节课虽然时间较短,但是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引导,能够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