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doc
24页·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 改变你自己 —— 96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节选)第一节 成功及成功教育理念一、成功的涵义在成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改革实践中,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我们是这样来认识和把握“成功”的:1、 成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因而没有终极意义上的成功;2、 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其最高目标是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3、 成功,是在原有基础上找到新的起点,并付诸行动而取得成效;4、 初中学生的成功,就是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还在于学校是培养人格的场所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主体)认为自己成功了,那就是真的成功了,至少这是走向新的成功的开端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认识也并非没有道理二、成功教育的涵义成功教育是鼓励受教育者不断走向成功的教育在实践中,可以对成功教育作如下理解:——成功教育是面向学习困难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教育;——成功教育是以帮助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过程和活动——成功教育是一种有其特定内容的一般的教育模式和类型;——成功教育是一种教育文化的发展战略;——成功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是教育科学有待形成的专门领域。
以上分析中,第一、二、三项属于普通教育学范畴,第四项属于教育文化学范畴,第五项属于教育哲学范畴综合这五个方面的含义,我们又可以对成功教育作这样的界定:成功教育是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实施的,使之由“失败者”变为“成功者” ,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功的教育,它是一种具有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教育形态说成功教育是包含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拔尖” 、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观念而言的;说它是新颖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是相对于以往那种“应试”式、 “淘汰”式的教育方法和行为而言的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受“英才教育”的影响很深,说穿了,其主要功能就是“选优” 、 “汰劣” (这里的“优”和“劣”很值得考证一番) ,其结果只是为少数所谓“尖子生”铺就了进身之阶,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压抑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致多数人困不能升学而怀着被淘汰的苦闷、带着“失败者”的心态步入社会其实,这正是传统教育的失败·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 改变你自己 —— 97成功教育所孜孜以求的正是要极力避免这种失败,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三、成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成功教育的思想内容是指反映成功教育思想实质的一系列概念与命题成功教育的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承认学习困难学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他们也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师应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热情和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并通过教育的改革,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形成,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而导致自信心日渐丧失,最终形成了失败者心态成功教育提倡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掘自身的潜力;通过不断帮助学生成功,以成功后的欢乐和满足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其自卑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激发内部动力机制,主动内化教育要求——成功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进度(如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运作方式) ,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成功教育坚持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其立足点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新的成功。
——成功教育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也是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因而十分注重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自信心、意志力、成就动机的培养作为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基础性工程——成功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追求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作好基本素质的准备四、成功教育的主要命题1、 成功是进行教育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命题是成功教育思想的核心,被视为“成功原理” ,是考察成功教育活动价值的根本依据,因此被视为成功教育诸原理的原理2、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3、 “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是一个极富哲理的命题,被作为至理名言传诵至今,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条它辩证地揭示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激励了无数处于坎坷、磨难、逆境中的人的勇气和斗志 “成功教育”则从事物的别一侧面变换视角,认为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 ,而且“成功”同样可以成为“成功之母” 譬如,现实的成功可以激发潜在的成功;今天的成功可以激发明天的成功;此一成功可以激发彼一成功;小的成功可以激发的大的成功……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 改变你自己 —— 98比比皆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则更是数不胜数了。
失败”之所以成为“成功之母” ,是因为人们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知道什么是不该做的、不该怎样做,这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讲的;“成功”之所以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人们可以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应该怎样做,这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讲的把经历过的“失败”和“成功”作为“成功之母”来认识、来对待,日后“成功”的概率无形中就增加了许多从问题的深层次考虑,成功教育所面对的“学习困难学生”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败,屡屡的失败给他们稚嫩的心灵所造成的创伤实在是太大、太深重了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他们首先需要的是“成功”的正面激励,而“失败”的反面刺激的作用相当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成功教育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 ,是从心理上、行为上找到了矫正学习困难学生的良方失败乃成功之母”对成年人,尤其是思想深遂、阅历丰富、性情乐观的成年人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生理、心理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并未完全成熟的少年儿童,对他们而言,失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大大地超过成功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如果教育不及时、不得法,失败所导致的消极作用就更加明显了4、面向成功,走向成功这是对前三个命题的总结它实质上是提倡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是成功教育本身所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第二节 成功教育的实践机制一、成功教育中期望的实施(一)形成积极的期望积极期望的形成,涉及教师自身的许多变量以个性特征为例,有人将教师划分为主动型、反应型、过多反应型;或是高偏见型、低偏见型;或是独立型、依赖型它们对期望效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教育教学观念为例,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的,愿意与成绩好的学生交往,给予积极期望;认为教师是使学生“社会化”的,会尽力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跟上全班,且对他们的期望最有可能产生“自我实现预言”的效应总之,教师自身的变量相当复杂,它既会影响期望的形成,也会影响期望的传递如何使教师形成积极健康的期望,并产生良好的期望效应,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此外,学生的一些特点也会影响教师期望的形成表现好、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且教师期望相对来说也比较准确;而表现平平或表现较差的学生,则往往被忽视,甚至引起教师反感,期望自然就不甚恰当了在解释、对待教师期望的过程中,学生的不同品质也会起到相当的作用西方的心理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强的学生不易受教师期待的影响对他们而言,期望不仅导致不同的努力程度,而且他们对教师的反馈会作出不同的解释学生如何理解教师所说的话,作为一种机能,甚至会随年龄和成绩水平的变化而全然不同。
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只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强化,还·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 改变你自己 —— 99不会进行客观的社会比较同样,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会影响期望效应如有些学生的努力程度随表扬而增强,随批评而减弱;有些学生则相反,其努力程度随表扬而减弱,随批评而增强这就需要教师对期望进行积极的调控再比如,有些学生认为取得成绩是自身努力的结果,这样,教师的表扬就能起促进作用;而那些认为成绩好是自己天生聪明或运气好的学生,表扬对他们的效果就不大此外,对于成绩相似的学生来说,顺从者比不守纪律者易接受表扬;对于那些特逆反心理者,表扬和批评的运用则须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有研究表明,反应灵敏的学生更易接受教师的期望,并具有更大的潜在效应教师只有了解、熟悉学生的特点,并努力调节好自身的相关变量(特别是心理品质) ,使期望符合学生的特点,才能获得积极的期望效应二)重新研究和发现学生1、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真情唤起学生的上进心以往,一旦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在不了解具体情节时,我们就会按惯例推理出其犯错误的动机,狠命地批评一通,以为这么一来,学生就怕了,不敢再犯了其实,无论这种批评正确与否,学生首先就在心理上对教师设置了一道防线,以反抗、对立的情绪对待批评,批评的作用自然就减小了,于是同样的错误又会再次发生。
此时,教师不妨先别急于作出判断,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为学生着想,为学生辩护,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学生自己感到惭愧时,心理防线自然解除,便会主动接受老师的建议比如有位同学考试作弊了,老师先让他自己谈谈原因学生说:“我从开学到现在,英语默写和小测验的成绩都不差昨天晚上,家里来了客人,我没复习好,我怕考不好,怕被人讥笑,怕以前的努力白费了,就作弊了 ”老师首先注意到的是学生的上进心——作弊是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得来的进步,因此便鼓励他说:“作弊这种行为是要批评,可我理解你的苦衷,你想保住成功,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呀!我相信你会变好的,谁也不会再讥笑你了 ”又如一位平时纪律松散的同学参加军训,他的闹钟很早就把大家吵醒老师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时,学生惶惶不安地说:“我想在进入新的学校以后,争取表现好一点起床号响后 10 分钟内必须集合到位,我怕迟到,所以……”老师听后不是立即批评,而是注意到他身上的闪光点——“争取表现好一点” 孩子往往因为不懂事,不小心做错了事或犯了错误,此时,教师应当对他们倍加关心,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从消极情境中挖掘积极因素,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扬长避短2、从学生在团体中的表现出发,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学生在学校、班级集体的学习、生活中,免不了要与周围的同学打交道,彼此互相影响,尤其是特别要好的二三个人的非正式团体更是如此。
了解学生除了要了解他个人的单独表现外,还要观察他在团体中的表现,及其被团体接纳的程度,这可能会影响他将来走上社会后社会对他的接纳程度学生终究是要生活在团体中的让学生学会团体中生活,这是教育的职能、任务之一所以,不应该割裂个体与团体的联系,应该在对个体的教育中培养其团队精神,在培养优秀集体的过程中,塑造和自我塑造每一个团体成员例如,考虑到学生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丢面子的心理,当学生之间发生误解时,宜分开对立的双方,单独与他们·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 改变你自己 —— 100交谈,两头照顾,消除双方的隔阂,以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应通过一定的教育艺术手段,帮助孩子回到团体中去3、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不断强化学生走向成功的自信心学生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承认他们人格发展中幼稚和不成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允许他们有反复当学生有了错误,可以劝解说:“以前你不是这样,现在不过是一时糊涂,遇到点小挫折罢了,既然以前能做到,老师相信你现在同样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 ”这种激励方式往往很有效,能使学生对实现目标重新唤起信心当学生稍有进步,可加以鼓励:“既然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为什么不紧跟着第二步、第三步呢?老师相信你能做到。
”诸如此类对学生的了解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