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都新津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

32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5484546
  • 上传时间:2018-09-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隆鑫隆鑫·印象城邦印象城邦 工程编号:工程编号: 2015-0582015-058 勘察阶段:勘察阶段: 详细勘察详细勘察 院院 长长 曾曾 平平 副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蒋蒋 进进 审审 定定 王王 煜煜 审审 核核 吴吴 剑剑 审审 查查 赵赵 跃跃 工工 程程 负负 责责 岳岳 良良 彬彬 报报 告告 编编 写写 罗罗 骑骑 龙龙 成成 都都 市市 勘勘 察察 测测 绘绘 研研 究究 院院2015年年5月月11日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 勘察院1目目 录录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2(一)拟建工程概况2 (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3 (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4 (四)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5 二、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6(一)场地环境6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7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1 三、岩土参数统计12(一)原位测试成果统计12 (二)室内试验成果统计13 四、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5(一)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15 (二)地下水评价16 (三)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17 (四)场地地基土评价19 (五)天然地基基础分析评价19 (六)基坑工程分析评价25 (七)工程环境分析评价26 五、结论与建议26(一)结论26 (二)建议28附件:1、检测报告(土工)…………………………………………………….1 份2、检测报告(岩石)…………………………………………………….1 份3、检测报告(水样)…………………………………………………….1 份4、波速测试报告…………………………………………………….1 份5、部分钻孔岩芯照片…………………………………………………….1 份6、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 张7、工程地质剖面图.43 张8、钻孔资料柱状图7 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 勘察院2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一)拟建工程概况(一)拟建工程概况成都 XXX 有限公司拟在成都市新津县五津镇红石社区三组和抚江社区一组兴建“XXX”工程,由北方-汉沙杨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担任设计。

      该工程共分为一、二、三期三个项目,我院已于2014 年 8 月对一期项目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并于 2014 年 9 月提交了一期的岩土工程详勘报告现我院再次受业主委托,对该工程二、三期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勘察工作XXX”二、三期项目共由 5 栋 17F、2 栋 11F 高层及其裙楼和-2F 纯地下室组成二、三期工程场地+0.00 标高为 460.70m地下室结构高度总共约为 9.0m,预计筏板厚度为 1.0m二、三期项目各拟建物其他性质如下表拟建物性质表 表 1拟建物名称层数高度 (m)地下层数结构形式拟采用的 基础形式预计荷载E、G、J、K 、L 座16~17F49.95~ 53.25m-2F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底压力 按 300kpa 考虑F、H 座11F33.85-2F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底压力 按 200kpa 考虑裙楼(商业)1F3~5.25 m-2F框架结构柱下独立 基础/纯地下室//-2F框架结构柱下独立 基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 勘察院3(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1、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目的是对建筑场地地基的岩土工程条件作出评价,给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岩土工程依据。

      2、勘察任务要求① 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岩性及其分布,有无特殊性岩土及其性质,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于岩质的地基和基坑工程,应查明岩土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基本质量等级和风化程度,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和软弱岩层②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及计算所需的参数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渠、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③ 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初见及稳定水位;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季节变化幅度和各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提供基坑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当采用降水控制措施时,应分析评价降水对周边建筑、道路、管线设施的影响④ 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和基础形式等提出建议;提供基础技术和支护结构设计所需要的参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 勘察院4⑤ 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应性、持力层选择以及桩长桩径方案提出建议;提供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和变形技术的有关参数;对成桩可行性、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及桩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⑥ 提供地基变形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⑦ 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3、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1)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 (GB 50021-2001)(2)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3) 、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 72-2004)(4)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5) 、 《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51/T 5026-2001)(6)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7)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8) 、 《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DB51/T 5072-2011)(9)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 6-2011)(10)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计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等国家、行业及地区其他现行有关规范、规程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 年版) 》 (GB50021-2001)中3.1.1、3.1.2、3.1.3 条,对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如下:该工程重要性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 勘察院5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的复杂程度为二级,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四)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钻探机具为 XY-100 型和 SH-30 型钻机,主要采用取芯钻探、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波速测试试验、取原状土、岩石及扰动土试样、水试样作室内试验等手段,综合评价场地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2、勘察方案(1)勘探点布置我院结合相关规范、规程,在拟建物角点、轴线及中心部位布置勘探点,经设计院和业主技术人员确认后,本工程二、三期布置勘探点 166 个,勘探点编号为 75#~240#(一期勘探点编号为1#~74#) 勘探点间距:高层建筑物约为 8~15m,裙楼及纯地下室约为 20.0~27.0m2)勘探点深度依据相关规范、规定及标准,结合本工程性质,该工程勘探点深度:二、三期主楼部分的控制性勘探点设计深度为 20m,一般性勘探点设计深度为 16m;裙楼和纯地下室的勘探点设计深度为16m;考虑到基坑支护设计,纯地下室周边的勘探点设计深度为20.0m3、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探点施放依据为业主提供的总平面图上所标示的坐标及高程数据各勘探点标高采用 85 国家高程系统依据的基点为一期场地南侧设置的 TP 点(2 个,不在本次勘察点平面布置图范围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 勘察院6其中 TP1=459.877m,TP2=459.127) 。

      外业工作于 2015 年 4 月 11 日~2015 年 4 月 26 日进行,共历时 16 天部分钻孔因场地内板房拆迁等原因,未能完全到位施工,移位最大距离约为 3m外业完成的工作量如下表 2工 作 量 表 表2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勘探点施放166个2植物胶护壁回旋 钻进83孔1684.6m3N120超重型动力 触探83孔1289.4m另对回旋孔总数的1/3约N120超重型动力触 探对比孔,与植物胶护壁回旋钻进对比分 析,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对比孔进尺470.7m4波速测试7孔原位测试5标准贯入测试2次原位测试6土工试验35件2件砂样作颗粒分析试验,4件素填土加作 腐蚀性试验7岩石试验23组中风化泥岩8水质常规分析试 验4组水质简分析及腐蚀性分析二、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环境(一)场地环境1、气象新津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等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 勘察院7素,其本身气候特征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多变,秋多绵雨年平均气温 16.4℃,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 25.6℃;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5.7℃,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 25.5℃,其 14 时平均气温为 28.0℃。

      极端最低气温为-4.7℃;极端最高气温为 36.6℃无霜期年平均为 297 天,年平均降雨量为 987 毫米日平均气温2020~22~0.50.5~0.250.25~0.0750.075~0.05试验数222222最大值///26.767.310.8最小值///21.965.28.1细砂平均值///24.366.39.52、砂土自然休止角见表8砂土自然休止角 表8自然休止角(度) 土名项目 水 上水 下试样数22最大值37.025.0最小值36.024.5细砂平均值36.524.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 勘察院153、岩石试验统计成果见表9岩石试验统计成果表 表 9名称统 计项 目天然含水量W(%)天然密度ρ0 (g/cm3)天然单轴抗压强度 Ra (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Ra (MPa)内聚力(MPa)内摩擦角(0)试样数2323232366最大值11.9 2.51 5.99 4.36 1.24 37.00 最小值8.1 2.37 3.87 2.61 0.98 34.00 平均值9.2 2.42 4.79 3.39 1.11 35.67 标准差0.974 0.044 0.671 0.533 0.095 1.033 变异系数0.105 0.018 0.140 0.157 0.086 0.029 修正系数0.962 0.993 0.949 0.943 0.929 0.976 中等风化泥岩计算值8.9 2.41 4.55 3.19 1.03 34.81 四、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场地的稳定性(一)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和适宜性1、拟建物场地范围内无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周边无边坡影响。

      场地处于稳定区2、场地的地震效应(1) 、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及地震分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A.0.20第5条和3.2.3条规定:新津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45秒,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三组2) 、建筑场地类别根据波速测试报告,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为315~384m/s,平均值为341m/s场地卓越周期为0.16~0.21s,平均值为0.19s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3) 、地基土液化判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 勘察院16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51/T 5026-2001)附录P.0.1条:场地内分布的中砂为不液化土层根据《成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