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4.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62875383
  • 上传时间:2023-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四)          李发牢  李发牢,1954年7月15日出生于扶风县杏林镇菊花村,兄妹7人,排行老五,家境贫寒,自幼上学,很爱秦腔,1969年考入扶风剧团随后转为该团正式职工,相继担任了演员队队长,剧团副团长、团长,1995年调入西安市秦腔一团,担任演出队队长    李发牢在戏曲舞台上快度过三十个春秋了,人也步入中年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使之逐渐变为成熟,对艺术上表现出的高与低、粗与细、优与劣,都有了明确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的尺度,也真正体味到成功作品所应具备的观赏性与艺术性而成功作品,都是演员付出艰辛劳动、刻苦磨练、执着追求、反复琢磨与比较中产生的艺术贵在追求,这是他悟出的一个真缔  李发牢是一名须生演员,长期的舞台实践上,他曾扮演过《下河东》中之赵匡胤、《貂蝉与关公》中之关云长、《五丈原》中之诸葛亮、《八一风暴》中之方大来、新编大型秦腔现代剧《雪域忠魂》中之孔繁森等,共计60余本(折)戏在这些众多的演出剧目中,演出效果都好,观众中都产生过强烈的共鸣,同行和专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作为一个搞艺术的人,他并没有在掌声中陶醉,而是时刻在琢磨自己的不足。

      他几乎把从先辈老师中学过的每一本戏、每一折戏、每一唱段、每一场面、每一动作、每一铺排,都进行过无数反复的思忖从剧情出发,从人物个性特征出发,从艺术技巧出发,力争准确的把握人物、塑造人物、美化人物用现代的审美对饰演人物进行关照,用艺术上浪漫夸张的表现手法去完成人物深层次的心理特点与挖掘,因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省市级各类秦腔演唱、演出、艺术交流中,在各种中青年演唱选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和全省十佳演员大赛的桂冠   李发牢演戏所遵循的路子,就是师古不泥,锐意出新,继承传统中合理的、成功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摒除那些传统套路中,缺乏思想内容或表现不够准确,甚至有时出现错位的表现方法,力争人物个性鲜明,前后表现统一、思维逻辑流畅如为在排演《五丈原》时,他饰演诸葛亮一角对待这个能掐会算,能知吉凶祸福,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神秘人物,或者说是被神化了的人物,老一辈艺术家饰演时各有千秋的表现特点,主要是从传统的脉络上沿袭下来的风度与气度,其思想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他读了“诸葛亮传”和《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章节后,又学习了河南曲剧中申凤梅饰演诸葛亮的表演特点,以及京戏马连良先生关于诸葛亮的演出造型表演特点,从而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注意其神似。

      《五丈原》中的诸葛亮,虽有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但是暮年之躯,疾病缠身,因而苍凉激越的唱腔把诸葛亮的病体难支表现得准确,弱而有力的道白仍然透露出铿锵之声,显示出其想匡扶汉室、报先帝三顾之恩的笃情大义,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和高度的评价在《下河东》一剧中,他饰演宋太祖赵匡胤一角,较之诸葛亮,其行为差异、个性差异、气质差异都很明显,不单要演出一代君王争夺天下之气吞山河的个性特征,又要把握住“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的特定环境,又要表现出在沙场征战上错用人造成的危机和内心忏悔,其分寸十分难把握他依然是精心研究,反复琢磨实践在唱腔上多在高音区行腔,把一代君王受困时心急火燎的情感予以表现,在低音区中把心情负荷太重,必须用韧劲给自己图谋复兴深藏意蕴唱出了人物个性特征,唱出了自己特点和风格,观众评价说,这戏演得就是好,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在大型现代剧《雪域忠魂》中他扮演孔繁森,这是个划时代的英雄人物,其一切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境界绝不是几个简单的形体动作能够说明的于是,他翻阅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从思想深处更进一步窥测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根除长期演古典戏形成的传统形体表现方法,一字一字纠正严重的西府口音和行腔道白中表现出的古典戏的痕迹,力争接近时代的生活和时代的人物特点,由于时间短,任务重,他不顾酷暑盛夏,对着镜子一遍一遍练习,一遍一遍地找感觉。

      该剧在西安演出后,观众给予了高度评价  艺术贵在追求,只有追求,才能出新的风格,新的天地和新的高度李发牢正是这样的实践者我看的红生戏不多,但我认为,看红生还是要看李发牢的戏因为,李发牢的红生戏和别人不一样                                                                                               张保卫        张保卫,工小生易俗社优秀演员,他的嗓音优越,唱腔高亮,做派扎实从艺几十年来,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形象仅从下列奖项就可见一斑       1982年西安市文化局举办的青年戏曲演员汇演中以《白逼宫》一折戏荣获优秀表演一等奖以来,他的奖项就数不胜数       1983年被西安市文化局评为文化系统"新长征突击手";       1984年在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省青年演员调演荣获二等奖;       1986年曾先后四次在西北五省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1989年西安市文化局举办第二届艺术节,在《女魂》中扮演光绪皇帝荣获表演一等奖;        1991年在西北五省区民族戏曲大赛中在《虎口缘》中扮演周天佑获一等奖,同年被评为西安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在省文化厅举办的新剧目观             摩演出以及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戏曲"金三角"(陕西、山西、河南)交流演出中,在《空海在长安》中扮演空海荣获优秀表演一等奖;       1993年和1999年分别被评为秦腔十佳演员和百佳演员;       1994年被西安市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      1995年在秦腔卡拉ok电视大赛获专业组一等奖;      1996年在第三届"西凤杯"广播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同年全国梆子戏调演在《三滴血》中扮演周天佑荣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奖;       1997年在西安市文化局举办的传统古典戏展演在《貂禅》中扮演吕布荣获一等奖;     1998年,张保卫和同社的任炳汉、惠敏利等参加了西安市艺术团赴大韩民国访问演出。

            1999年西安市文化局举办的新剧目调演在《酒泉魂》中扮演霍去病荣获表演一等奖;      2000年被评为西安市文化局系统"德艺双馨"先进工作者,被市文联评为"德艺双馨"优秀会员,被陕西省秦腔研究会评为"德艺双馨"优秀会员       面对这么多的奖项,张保卫无愧于“德艺双馨”的称号但奖项还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他的拿手戏很多:《白逼宫》、《三滴血》、《小宴》、《夺锦楼》等,看过这些戏的人对他的表演不无称赞他的〈白逼宫〉唱得好,表演也很细腻,把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表现的凄凄切切这正符合了人物的个性和特点,而当今舞台上,好多演员把汉献帝表现的慷慨激昂,完全违背了人物的特点和当时的处境唱词上他一直沿袭原本易俗社的老词“咱父子……”这不是抱残守缺,而是从角色的人物性格塑造出发,用“咱父子……”比较合适他的这一理解得到了行家的肯定,因此人们提起李小锋和他时总是说:张保卫的〈逼宫〉,李小锋的〈打柴〉而在《小宴》中,他充分理解了吕布的性格:有着英勇骄横和贪恋酒色的两重性在表功时,英武潇洒,很有大将风度,但在见到貂禅后,一下子就按奈不住,心猿意马,活脱脱一副轻佻像,而演员在表演时最难把握的也正是吕布感情的转换。

      要么没有英雄气概,要么变的低俗不堪而张保卫在这个两重性问题上,处理的较为不温不火,符合人物情节的发展他在唱腔吸收了陈妙华的特点,而表演和翎子功又明显带有王芷华的特色,兼收并取,比较成功他在《夺锦楼》中把柳子俊刻画的惟妙惟肖,真正地把自己融入到剧中了他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的运用把一个轻佻风流的柳子俊刻画的入木三分我们也能从此看出他对艺术具有非常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他对戏曲人物的刻画形象,尤其是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深刻到位,而且他的表演细腻逼真,唱腔优美,看他的戏真正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由于种种原因, 他没能获得全国戏曲梅花奖,但是他的艺术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祝愿他在艺术之路上能够越走越好                                                                                               刘随社        刘随社,1962年生,陕西周至人从小酷爱戏曲艺术,1977年考入眉县人民剧团,工须生1984年调入周至县剧团,1999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二级演员以唱工取胜,嗓音宽而厚实,高而纯正,演唱讲究气息的运用和控制,咬字松紧适当,吐字清晰,归韵准确,行腔自然流畅,古朴中出新招,新招中含深韵,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低而不沉,高而不炸,以情带声,腔由字生,被人们称为当今秦腔须生行当中的“金属嗓子”。

      演出剧目有《法门寺》、《赵氏孤儿》、《八件衣》、《金沙滩》、《满江红》、《封神榜》、《辕门斩子》、《放饭》、《打镇台》、《杀庙》、《走雪》、《大报仇》、《哭祖庙》、《下河东》、《苏武牧羊》、《游龟山》、《斩韩信》、《二堂舍子》、《玉虎坠》、《浪子闹官场》、《血泪仇》在陕西省第二届、第三届“西凤杯”秦腔广播大赛中分别获一等奖和特别奖,在陕西省“红桃杯”广播大赛中再获一等奖;1996年在陕西省“月季花”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中主演《浪子闹官场》获优秀表演奖;1997年在西安市优秀传统剧目展演中主演《游龟山》获表演一等奖;1998年在新百名优秀秦腔演员唱腔选拔赛中获一等奖;1999年被评为“陕西电视戏曲百佳演员”;2000年参加陕西省折子戏、清唱大赛主演《放饭》获优秀表演奖,同年又以该剧参加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优秀表演奖;2002年在“中城之星”陕西省优秀剧(节)目展演中主演《打镇台》获优秀表演奖                                                                                                     孙存蝶      孙存蝶,男,1959年7月2日生,陕西省户县人,国家一级演员。

      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副团长,连任陕西省第七、八、九、十届青联委员,民进陕西省委员从小酷爱戏曲艺术,曾在户县“五•七”文艺班学习两年,参加业余宣传队的演出活动应工丑角行当善于学习其他剧种和民歌、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以及借鉴话剧、相声、小品的表演手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近25年来,先后在《儿大不由爹》、《屠夫状元》、《卷席筒》、《张松献图》、《十五贯》、《拾黄金》、《顶灯台》等30多出戏剧中成功地塑造了胡山、张松、娄阿鼠、胡来、皮筋等一系列丑角人物,被誉为“大西北的黄金丑角”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后,被誉为“丑角彗星”

        孙存蝶的演出曾获甘肃省首届戏曲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陕西省秦腔丑角表演艺术选拔主演一等奖,配演一等奖;中国戏曲第二届“金三角”交流演出中获得一等奖,优秀表演奖;他演出的《卷席筒》在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中,荣获二等奖,2000年主演新编历史剧《柳书传奇》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还出版录音带23盘,其中《拾黄金》等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音像制品“双向奖”评选中,荣获荣誉奖5月,文化厅在西安举办了“秦腔丑角孙存蝶”三部专场演唱会,并组织了学术研讨会。

      孙存蝶除了完成陕西电视台春节晚会、西北五省区名家新秀联袂纪念演出活动外,积极参加赴老山前线慰问演出、慰问公安干警、扶贫演出活动,参加剧团赴工矿、农村、部队的演出活动,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1998年三江发大水之际,他倡议举行个人募捐演出专场,为灾区人民一次募集钱物104万元1998年10月应中国剧协之邀请,晋京成功举办了个人演出专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