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栽培管理技术规程.doc
6页ICS 65. 020. 30B 43DB23龙江省地方标准DB 23/ T 1136—2015代替 DB23/ T 1136—2007苜蓿栽培管理技术规程XXXX - XX - XX 实施XXXX - XX - XX 发布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23/T 1136—2007《苜蓿栽培管理技术规程》与DB23/T 1136—2007相比,主耍变化 如下:——将原有的术语和定义替换为秋眠性和初花期(见3);——增加了生产环境条件(见4);——更新了播种技术,增加了种了处理(见5.2.3):——更新了收获,增加了晾晒(见7.2).打干草捆(见7.3)、堆垛贮藏(见7.4)本标准山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木标准由黑龙江省畜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柴风久、杨伟光、黄新育、杨塞、柴华、尤海洋、王晓龙、李旭业、王 佳、刘泽东、高海娟本标准于200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苜蓿栽培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苜^(Medicago saliva L.)±产的环境条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贮存 等栽培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苜蓿草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FI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冇的修改单)适用于木文件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6141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最分级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DB23/T 1563紫花苜蓿施肥技术规程DB23AT 1564苜蓿草捆贮藏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 1秋眠性苜蓿的秋眠性(falldoonancy)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即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 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的变化由于在短LI照条件下不同类型苜蓿对低温反应明显不同, 将苜蓿品种划分为9个秋眠等级,其中1〜3级为秋眠型,4〜6级为半秋眠型,7〜9级为非秋眠型3. 2初花期开花植株达到10%的日期4生产环境条件授适宜在地势高燥、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或壤土中生长,土壤的 pH值在6.8〜8.3,可溶性盐分在().3%以下,地下水位不应高于1.5 m5播种技术5. 1整地播种前应精细整地,包括耕翻、耙磨、耕平、压实以秋翻为宜,耕翻深度为20cm〜25cm。
可选用 顺耙、横耙或对角线耙,耙碎和粉平土块有条件的可结合整地施足底肥、灌足底水5.2播种5. 2.1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用抗寒、抗旱、耐盐碱、优质高产、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苜蓿品种;国外品种可选 用秋眠级1〜3级的苜蓿品利「但外引品种至少耍在当地经过3年以上的小面积适应性试验方nJ大面积 种植5. 2. 2种子质量应选用符合GB6141规定的三级以上的种子5.2.3种子处理5. 2. 3. 1硬实处理对于硬实率高的苜蓿种子可采取机械擦破种皮或变温浸种的办法进行硬实处理5. 2. 3. 2根瘤菌拌种从未种过苜蓿的川地应接种根瘤菌,按每千克种子拌8 g〜12 g根瘤菌剂拌种经根瘤菌拌种的种子 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免与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接触5.2.4播种时间春播和夏播均可以5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宜,但不应迟于7M20Ho5. 2. 5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5cm~30cm撒播应在平整土地后利用机械或人工将种子均匀的撒 在土壤表面,耙磨覆土,镇压5.2.6播种量条播和撒播量为15.00 kg/hm2-18.75 kg/hm2o盐碱地、播荒地适当增加播量5.2.7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原则上宁浅勿深,以L0 cm~2.0 cm为宜。
粘十-地稍浅,沙十-地稍深播后及时镇压6田间管理6.1杂草防除可采用人工、机械、化学除草大面积种植苜蓿,可用除草剂消灭杂草,效果较好化学除草时应 选用安全有效的除草剂6.2灌水苗期0 cm〜20 cm 土层含水屋低于[□间持水屋70%吋须进行灌溉保苗每次刈割后宜15 d后灌水有条件的地区,入冬时灌一次封冻水,返青期灌一次水6.3施肥按照DB23/T 1563执行6.4病虫害防治应注意及时防治川间病虫害,可采用生物、化学、机械、物理等措施防治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 主,综合防治”根本防治应选择抗病虫害品种使用化学药剂应执行GB 4285o7收获7.1刈割7.1.1刈割次数当年早春播种可刈割1次,夏播不宜刈割第二年后,每年可刈割2〜3次7.1.2刈割时期现蕾后期至初花期收割收割前关注气彖预测,须5日内无降雨,以避免雨淋霉烂损失最后一次 刈割应在霜前30 d〜45d,7.1.3刈割方法采用专用牧草压扁收割机收获7. 1.4留茬高度刈割留茬5 cm〜8 cm越冬前最后一次刈割留茬7 cm〜9 cm7.2晾晒睛好天气机械收割完毕,就地晾晒,24小时后人工或机械翻晒1〜2次,自然风干7.3打干草捆在晴天阳光下晾晒2d〜3d后,苜蓿含水量在18%~22%时,可打大草捆,草捆重量$50kg;苜蓿含 水量在22%〜25%时,可打小草捆,草捆重量V50 kgo应在晚间或早晨进行打捆,以减少叶片的损失及 破碎。
7.4堆垛与贮藏按照DB23/T 1564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