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30.doc
13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2.鼓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当物体的______停止时,声音马上消失4.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______,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______的次数5.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______传播最快,通过_____传播最慢,声音不能在_____中传播。
6.耳朵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7.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_,发出的声音越______,振动的越______8.______或______的声音有可能______我们的听力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用大小不同的力气敲击同一枚钉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2.植树是通过控制声源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3.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 )4.轻轻打击大音叉与轻轻打击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5.当我们潜水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6.橡皮筋拉得紧些发出的声音会比较低些 )7.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传到耳朵时会引起鼓膜振动 )8.人们有很多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而不让物体本身振动 )9.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10.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听小骨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在用“土”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A.空气 B.棉线 C.纸杆2.敲击装水的玻璃杯,从装水多到装水少的声音变化为( )。
A.高→低 B.低→高 C.都是低的 D.都是高的3.古代,战士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敌方军队的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蹄声只能沿着地面传播 B.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C.通过地面听到的声音比空气传播过来的要轻4.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A.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强 B.物体振动幅度小,音量强C.物体振动速度快,音量强 D.物体振动速度慢,音量强5.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 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C.A和B两个方法都有效6.与声音的高低有关系的是( )A.物体的颜色 B.物体的气味 C.物体振动的快慢7.经过实验探究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所听到的音高越( )A.高 B.低 C.一样 8.如图,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抽走后,里面的闹钟发出的声音会( )A.声音会变得很轻,甚至听不见 B.声音会比原来更响C.声音和原来的一样响,没有变化9.敲击铝片琴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的原因是( )。
A.铝片的颜色不同 B.铝片的长短不同 C.敲击的力度不同10.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A.钢尺 B.木尺 C.棉线11.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A.直线 B.波 C.气流12.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A.可以大声讲话 B.控制自己讲话声音 C.不能发出任何声音13.我们是通( )听到外界的声音的A.耳朵 B.眼睛 C.嘴巴1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B.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四、筒答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25分) 1.(8分)在五个相同的玻璃杯里分别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取一根木棒用同样的力敲击杯口1)敲击五只杯子发出的声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8分)四(4)班同学探究两米长的铁丝、木尺、棉线和尼龙绳的传声效果是否相同。
实验记录如下:传声物体铁丝木尺棉线尼龙绳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能能能能材料的传声效果好较好差较差(1)在做这个实验时,__________________是实验成功的关键2)通过此实验,______的传声效果最好3)此实验说明______体可以传声,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的传声效果是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的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强棉线的传声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9分)小王学完本单元后想要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乐器,他准备做吸管排箫,但不清楚怎么制作,请你帮帮他材料:吸管、______、______、______等制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答案:振动2. 答案:鼓面 空气 声带3. 答案:振动 振动4. 答案:音调 振动5. 答案:固体 气体 真空6.答案:外耳 中耳 内耳7.答案:长 低 慢(短 高 快)8.答案:过强 过高 损伤二、判断题1. 答案:√2. 答案:×3. 答案:×4. 答案:×5. 答案:×6. 答案:×7. 答案:√8. 答案:×9. 答案:√10. 答案:×三、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B 3. 答案:B 4. 答案:A 5. 答案:C 6. 答案:C 7. 答案:B8. 答案:A解析:空气减少,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少,传播声音的能力减弱,听到的声音变轻9. 答案:B解析:铝片的长短不同,使物体振动的快慢发生变化,声音的高低不同10. 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相同体积的物体约重(密度越大),物体传音效果约好11. 答案:B解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12. 答案:B13. 答案:A14. 答案:A15. 答案:C解析:振动会产生声音,但是我们不一定听得见四、简答题1.(1)④②⑤①③ (2)敲击杯子时是杯中水和玻璃在振动,水越少,振动部分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水越多,振动部分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2.(1)各种传声物体要拉紧 (2)铁丝 (3)固 不一样(4)用多股棉线;将棉线拉得更紧合理即可) 3. (1)橡皮泥 透明胶 剪刀 (2)制作方法:①准备7根大小相同的吸管; ②用剪刀将7根吸管剪成长短不同; ③在一端塞上橡皮泥,另一端对齐并按从长到短排列;④用透明胶将其位置固定3) 注意事项:用的橡皮泥要一样多;塞的橡皮泥要紧,不能漏气;齐平的一端留开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一、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3分)1. 人体运动需要 ,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 吸收血液,将 排出体外2.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__________,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3. 口腔里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共同参与了食物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4. 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_________中得到的,_________和_______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5. 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 和 ,这一过程叫做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6. 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氧气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入更多的氧气 )7. 不同牙齿功能是一样的 )8.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是孤立的 )9. 我们平时要保护牙齿,早晚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10. 方便面经济方便,营养丰富,吃多吃少没关系。
)11. 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所有的食物都最好熟吃 )12. 鸡肉是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的食物 )13. 有人说吃含有脂肪的食物会发胖,所有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14. 吃自己觉得好吃的食物,就说明吃的有营养了,吃的科学了 )15. 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三、选择题 (共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6. 在平静状态下我们一分钟呼吸次数大约为( )次A. 18 B. 60 C. 10017. 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比较丰富的是( )A. 羊肉 B. 牛奶 C. 胡萝卜18. 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含有较多的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脂肪19. 在含有淀粉的食物中滴一滴碘酒,会看到食物上滴过碘酒的地方( )A. 变成蓝色 B. 冒出白烟 C. 没有变化20. 不是均衡膳食的做法是( )A. 荤素搭配 B.粗细粮搭配 C.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不吃21. 人在运动时,呼吸次数增加的原因是( )A. 人体紧张 B. 耗氧量增加 C. 心跳加快22. 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 )。
A. 小肠 B. 口腔 C. 胃23. 在呼吸的过程中,呼出的( )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