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桑植县十一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6.2极差方差教案新人教版.doc
5页6.2 极差、方差(4)目的要求:1.认识极差、方差的概念.2.能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3.极差、方差对一组数据的意义.重点:极差、方差对一组数据的意义准备:小黑板、幻灯过程:一、复习.(幻灯)1.权数与频率的关系.2.求25、37、54、46、75的加权平均数.⑴、已知权数为0.1、0.2、0.15、0.25、0.3⑵、已知前四个数的权数为0.2、0.2、0.4、0.1二、极差.1.引入.(小黑板)我班A同学的期中测试成绩如下:政:80语:85、数:95、外:60、史:90、地:65、生:95我班B同学的期中测试成绩如下:政:85语:75、数:95、外:75、史:85、地:80、生:75⑴、计算两同学的平均成绩,看看谁的成绩更好?⑵、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成绩看起来一平衡?为什么?(B同学的成绩平衡些.虽然他们的最高分都相同,但B同学他的最低分只有75,而A同学的最低分是60分.)2.教师引导得到: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叫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的大小反映了数据的波动或分散的程度.如上,A同学的成绩的极差是95-60=35,B同学的成绩的极差是95-75=20,因而B同学的成绩的波动就小一些,成绩就比较平衡.极差越大,波动越大;极差越小,波动越小.3.应用.下表是1998年4—9月中每个月份湘江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单位:m)⑴、计算每个月份水位变化的极差.⑵、计算4—9月份最高水位变化的极差.⑶、计算4—9月份最低水位变化的极差.⑷、从上面的数据及其分析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水位变化的极差反映了湘江水位涨落的程度;6月份的极差最大,说明这一年6月份经常下大雨,雨水是最多的.水位波动最大9月份极差最小,说明很少下雨,水位恒定.从这6个月的水位变化情况看,最高水位极差达到10.41m,最低水位极差也在5.35m.说明这一年湘江发洪水,灾害严重.… …)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能够在数据中体现的信息都应给予肯定.4.练习.P164 练习三、方差.1.引入.(小黑板)有两个合唱队,各由5名队员组成,他们的身高为(单位:cm)甲队:160、162、159、160、159乙队:180、160、150、150、160⑴、计算两队的平均身高.看看这两队中从身高来说哪队更整齐?⑵、哪组队员的身高更集中于160cm?2.反映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数学中可用方差来解决.方差:一组数据中的各数与其平均数的偏差的平方的平均值,称为这组数据的方差.如上题中用方差来解决看哪队更整齐的问题.甲乙两队中,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都是160cm,则甲队队员的身高的方差是:〔(160-160)2+(162-160)2+(159-160)2+(160-160)2+(159-160)2〕÷5=1.2乙队队员的身高的方差是:〔(180-160)2+(160-160)2+(150-160)2+(150-160)2+(160-160)2〕÷5=120显然,乙队队员身高的方差远远大于甲队队员的身高,这说明甲队队员的身高偏差较小,看起来更整齐;而乙队队员的身高偏差较大,则乙队队员高的高、矮的矮,不齐整.3.方差的意义.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偏离程度,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方差越大,数据越分散.简而言之:方差反映了数据组与其平均数的偏离程度.4.应用.(幻灯)⑴我班某同学期中测试成绩如下:政:85语:75、数:95、外:75、史:85、地:60、生:95,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方差.⑵有一批棉花,其各种长度的纤维所占比例如表所示:试求这批棉花纤维的平均长度与方差,并对这批的质量发表自己的看法.四、作业.1.P172 A组 T1 T32.P172 B组 T3五、小结.(说明:由于学生使用的不同的计算器,所以请同学们自己参考阅读说明书,练习用计算器求方差.)纤维长度3cm5cm6cm所占比例[25%40%35% 6.2极差、方差(5)【基础知识训练】1.用一组数据中的_________来反应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2.一组数据5,8,x,10,4的平均数是2x,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3. 5名同学目测同一本教科书的宽度时,产生的误差如下(单位:cm):2,-2,-1,1,0,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______cm.4.若样本1,2,3,x的平均数为5,又样本1,2,3,x,y的平均数为6,则样本1,2,3,x,y的极差是_______,方差是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5.已知一组数据0,1,2,3,4的方差为2,则数据20,21,22,23,24的方差为_____, 标准差为________.6.计算一组数据:8,9,10,11,12的方差为( ) A.1 B.2 C.3 D.47.甲、乙二人在相同情况下,各射靶10次,两人命中环数的平均数甲=乙=7,方差S甲2=3,S乙2=1.2,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一样 D.不能确定【创新能力应用】8.一组数据-8,-4,5,6,7,7,8,9的极差是______,方差是_____,标准差是______.9.若样本x1,x2,……,xn的平均数为=5,方差S2=0.025,则样本4x1,4x2,……,4xn的平均数`=_____,方差S’2=_______.10.甲、乙两八年级学生在一学期里多次检测中,其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相等,但他们成绩的方差不等,那么正确评价他们的数学学习情况的是( ) A.学习水平一样 B.成绩虽然一样,但方差大的学生学习潜力大C.虽然平均成绩一样,但方差小的学习成绩稳定 D.方差较小的学习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6.3 两组数据的比较(6)目的要求:1、继续熟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计算.2、能够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3、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重点: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准备:小黑板、幻灯过程:一、复习.(幻灯)1、什么是方差、极差?2、一支仪仗队由10名队员组成,其身高为(单位:m)1.857、1.88、1.885、1.878、1.881.882、1.879、1.88、1.88、1.881一支篮球队也有10名队员,其身高为(单位:m)1.72、1.95、2.00、1.80、1.821.72、1.93、1.98、1.84、2.01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极差,并比较极差的大小,并发表你对这两支队伍的看法.(仪仗队员身高的极差小,他们的职业要求身高而且整齐.篮球队员身高的极差大,他们的职业要求身高但不一定要整齐,更重要的是队员的技术.)二、数据的比较.1、引入.从以上两数据中,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数据与数据间有一定的比较与分析.这就要我们利用统计学的有关知识去进行.2、如何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比较?以例子来说明.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我们班上要派一名选手参加100m短路比赛,但有两名同学都想参加比赛,于是体育老师在他们训练的10次短路测试成绩中选出了一人,我们来看看体育老师是怎样进行的.A同学:14.5、14.9、14.2、15.0、14.7 14.1、14.4、13.9、15.5、14.8B同学:14.8、14.4、16.1、13.5、14.3 14.2、13.2、15.0、15.1、14.3首先,老师计算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发现A同学的为:14.6秒B同学的为:14.49秒有的同学认为选B同学去,但老师并没有作出结论.然后,老师又要同学们计算了两组数据的方差:A同学的为:0.206秒 2B同学的为:0.613秒 2这时有同学认为还是选A同学去好.老师问为什么呢?(因为A同学数据的方差较小,说明他的每次成绩比较稳定,技术上比较成熟,每次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所以A同学比较好,而B同学,虽然成绩看起来比A同学好,但发挥不稳定,数据波动的幅度大,所以得好成绩的把握小一些.但B同学潜能比A同学大,好好培训,将是一名很有发展的短路运动员.)3、教师小结.数据的分析与比较,是利用极差与方差来检查数据波动的大小与偏差的程度.但有时,方差能更好地反映数据波动的方向与程度.三、作业.1、P176 A组T2.2、P178 B组 T4.四、小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