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的演变概述.ppt
59页第二章 行政组织的演变,第一节 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第一节 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一、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古埃及的行政组织,公元前3100年左右建立中央集权机构,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国王称为法老,集立法、司法、行政财政、祭祀权于一身行政组织高度混同1、古埃及 主管行政、司法、经济 协助法老处理全国政务 分管财政、水利建设和各州的事务 地方:州长掌管行政、司法,拥有自己军队警察 高度混同,职权不清,,,,法老,宰相,大臣,,,,一、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2、古希腊的行政组织,埃及有很多政体不同的城邦国家,雅典是主要代表 雅典是奴隶主民主共和政体的典型,城邦民主制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梭伦改革颁布了宪法------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常设机构)陪审法庭雅典----民主共和政体,,选举产生执政官院9人、长老院改为元老院 梭伦改革后,民众大会作用提高,成立400人会议 前5世纪至4世纪,民众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抽签选举500人会议 前501年, 10将军委员会作为重要的行政权力机关,,民众大会,,500人会议,,元老院,,常设机构,公民陪审法庭,,,,,监督,,十将军委员会,,,,,监督干预,推举陪审员,行政权力机关,贵族会议,最高权力机关,准备和审理公民大会的提案 起行政组织作用,投票选举,审查行政组织是否违宪,,,,,,执政官,,雅典民主制全盛时期的国家政权组织特点:,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 强调依法行政 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 行政职能简单,,斯巴达----贵族共和政体,,民众大会,,,长老会议(28名),监察官院(5名),,召集长老会议,负责立法、执法,选举,选举,,召集民众大会,,,,,两个部落世袭两位国王 每年从民众大会选出5人组成监察官院 年满60岁贵族中选出28人组成终身制长老会议,,国王,,,限制权力、监督执法,,3、古罗马的行政组织,共和时期的行政组织----公元前6世纪到1世纪,中央机关由人民大会,元老院,高级长官三部分组成。
人民大会是立法机关,执政官拥有最高军事权和行政权 ⑵帝国时期的行政组织----独裁性质的元首制度中央行政组织有了职能的全面分工,采用层级节制古罗马贵族共和国时期:,中央机关,,元老院,民众大会,,高级长官,,独裁官 执政官 监察官 显要市政官 度支官,古罗马帝国时期: 民众大会作用减小,职能进一步分工,层级节制; 君士坦丁时代将罗马帝国统一划成四大行政区,大行政区下设行政区,行政区下设行省,采用层级节制的组织体系外国奴隶制时期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行政职能的内容多限于宫廷内部的管理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分工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 (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英国,王权强化,行政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备,形成枢密院,其下设一些专门委员会 英国地方行政组织由郡、百户区、村社三级组成,地方政府基本上处于一种半自治的状态,,两个权力中心,国王:不定期召集的中央会议 贤人会议:由贵族组成,权力很大,颁布法令公元9—10世纪,14世纪中叶,上院由国王指定的僧侣、大贵族组成(贵族院) 下院由地方代表组成(众议院),,都铎王朝时期(1485一1603年),11世纪中叶,实行中央集权,二、封建时期外国行政组织,,1、英国-----西方国家的议会和内阁都发源于英国。
公元9---10世纪形成比较固定的行政组织形式:国王和贤人会议威廉时期演变为御前会议,后来演变为上下两院枢密院负责行政事务英国的地方政府基本处于半自治状态,地方自治之乡在英国二、封建时期外国行政组织,2、法国封建时期的行政组织,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小国王,大诸侯 等级君主制----三级会议与君主,三级会议由高级僧侣、世俗贵族、富裕市民组成,三级会议受君主控制 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国王拥有一切最高权力,封建制时期英法行政组织的特点,①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 ②中世纪末期,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 ③地方行政组织较之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已初具规模,为近代各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英国的内阁制 美国的总统制 法国的半总统制,,三、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英国现代行政组织,枢密院:形式上最高行政机关 内阁:实际行政权力(行政职能、决策职能、立法职能、监督职能) 政府各部,,中央行政组织,地方行政组织,英王----首相,层次:二级郡和区; 或者三级郡、区、教区或者 社区 职能及机构(管理交通道路、维护公共秩序、搞好环境卫生、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发展公共事业、提供福利服务),,,英国现代的行政组织----到1688年确立议会制的君主立宪体制。
英王成为虚位元首中央行政组织由枢密院、内阁、政府各部组成 枢密院----形式上的最高行政机关 内阁-----实际上的最高行政机关,是政府的核心机关有枢密院演变而来首相是内阁首脑内阁一般由20人组成包括----外交大臣、国防大臣、大法官等 政府各部-----中央行政职能部门,美国现代行政组织,1、联邦行政组织-----联邦政府机构、州政府机构、地方政府机构联邦政府机构由总统直属机构、内阁、行政部、独立行政机构组成总统既是国家元首有事最高行政首脑 内阁----总统和部长集体讨论事务的机构是咨询机构 2、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 3、地方行政组织----县、市、特别行政区,美国现代的独立政府管理机构具有如下特点:,(1)专业性强,管理职能单一其首长通常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2)具有独立性由于专业技术较强,其法律、政策不因政府的政策变动而变动,故在法律范围内他们自行决定执行中的政策权利 (3)行使混合权力独立行政机构不仅有行政权,而且有准立法权、司法权 (4)办事效率高由于权力集中,办事程序简化了,再加上管理职能单一,管理者对同类问题具有丰厚经验,因而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5)独立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一般为各种专门委员会,如中央情报局、民权委员会、人事管理局、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储蓄系统等。
总统直属机构 内阁和行政部(内阁与英国不同) 独立行政机构(专业性强、具有独立性、行使混合权力、办事效率高),美国现代行政组织,联邦政府机构,,州行政组织:与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设有立法、行政、司 法部门)现50个,地方行政组织,县行政组织 市行政组织(市长-市议会制;市经理制;委员会制; 大都会区制) 镇行政组织 特别行政区,,,,,美国内阁与英国内阁不同,表现:,美国的内阁不决定任何政策,也没有集体的政治责任 美国政策由总统决定,政治责任由总统承担,内阁仅是总统的顾问机构和各部 部长之间交流信息的机构 美国内阁只向总统负责,不向国会负责总统与阁员是上下级 关系而的内阁则要向议会负责,阁员与首相是同僚关系 美国内阁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人员,没有固定的会期法国现代行政组织,半总统制特点: 强化了总统的权力; 提高了政府的地位; 议会的作用因此明显下降总统(总统和政府总理都享有最高行政权 “行政二头制”) 总理 中央各部,法国现代行政组织,中央行政组织,,地方行政组织,大区行政组织 省行政组织 市镇行政组织,,法国现代行政组织,1、中央行政组织-----由总统、总理和中央各部等行政机构组成。
半总统半议会制----总统的职权和地位不受议会牵制,总理的任命和政府组成无需议会批准议会有立法、监督政府和批准政府财政预算的三大职能,,总统----任命总理、政府成员而无需议会批准 总理----政府首脑各部部长总理提名,总统任命总理既对总统负责,有对议会负责 中央各部-----中央职能机构法国地方行政组织,1、特点-----每一个层级,既是地方的国家行政机构,又是地方团体自治行政机关(议会) 2、法国大区行政组织----每个大区包括几个省,他不是省的上级机关 3、大区----省----市镇,*1、行政组织日趋独立且职能不断扩大,行政组织总量不断增加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组织已从传统社会的立法、行政、司法、宗教诸职能含混不分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而日趋独立 *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表明,行政组织职能不仅扩大,而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从原来的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这表现在近代来各国行政组织机构中负责管理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特点,,*3、行政权力起来越大虽然资本主义国家把三权分立原则作为政府体制运行的基础,但从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出,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行政权力有强化的趋势。
*4、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 中央集权;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 地方权力如此看来,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的共同要求第二节 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 二、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组织,,原始社会:图腾组织、氏族组织(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夏:有设官记载(百官分掌庶政、军事、赋税、车马、历法等),,商:按职能设官(行政事务官、宫廷事务官、宗教事务官) (行政事务官:司徒、司空、司寇、小籍臣),,周:中央政府设官分职(三司、六太) 三司(司徒、司马、司空) 六太(太宰、太宗、太史、太士、太祝、太卜) 不同名号的人构成宝塔型的政治组织(王、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等) 中央、地方:贡赋、力役、巡狩,,,,秦汉:三公(司空、司马、司徒或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太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各卿之下设属官 地方:郡 县(秦) 州 郡 县(汉) (郡太首下设设丞、尉各一人;县设县令、县丞、县蔚),,,,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隋唐: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每个部下各设四个司 中央行政组织还设有九寺、五监 地方行政组织有州、县两级,,,宋元:由三省向一省过渡。
中书省---最高权力机关 元:省、路、州、县四级地方行政组织,,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明:废三省,行政权皇帝直接掌管设内阁 地方设省、府、县三级,清:六部扩大成十一部(吏、礼、民政、外务、陆军、学、度支、农工商、邮传、法、理蕃部) 地方设省、道、府、县四级,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 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特点:,,3.中国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上下隶属关系明确,官员职责明确,对官员有严格的考课和监察制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行政组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发展具有由“家”而“国”,由“私”而“公”,由“内”而“外”的特点等级观念、宗族观念、任人唯亲的思想禁锢了行政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二、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12-1913) 1912年元旦成立,总统制《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临时大总统下设秘书处、9个行政部门 (陆军、海军、外交、司法、财政、内务、教育、实业、交通) 1912年改总统制为参议院下的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按三权分立原则设立。
国务院下设9个行政部,设附属机关 *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