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层建筑结构课件第三章.ppt

100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51058455
  • 上传时间:2020-11-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16MB
  • / 10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三章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对风荷载的认识: 1. 风载属于动还是静力荷载? 2. 如何对不同的建筑进行风载分析?,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给出的基本 风压值是指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平均的 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的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 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荷载规范) 基本风压应按荷载规范附录D.4中的附表值,同时不得 小于0.3kN/m2高规中规定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 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 采用工程设计中常采用1.1的系数基本风压,讨论,1. 风速为平均风速 2. 风速为一定时间间隔(时距)的平均风速 3. 时距的大小对风速值的影响,风载标准值,风对建筑物表面的作用与建筑物高度、体型、表面位置有 关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列 公式计算: :高层建筑基本风压值(kN/m2); :风荷载体型系数; :z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地面粗 糙度类别确定,地面粗糙度类别分为四类:A、B、C、D。

      A类: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 城市郊区; 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对于山区的建筑物,除按地面粗糙度类别确定系数外, 还应根据地形条件进行修正具体规定见荷载规范 7.2.2对于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风压高度 变化系数可按A类粗糙度取值,还应根据距海岸距离予以修 正详见荷载规范7.2.3和表7.2.3高度系数 z,定义:梯度风高度-- HT 风速不受地表状况影响的最小高度Davenport (加拿大) z = (z / Hz ) 2 (35)0.32 GBJ50009-2000 z = (10 / Hz ) 2 (35)0.32 (z / 10 ) 2 A 类粗糙度 海滩、沙漠等 HT=300m =0.12 z = 1.375(z / 10 )0.24 B 类粗糙度 乡村、小城镇等 HT=350m =0.16 z = 1.000(z / 10 )0.32 C 类粗糙度 建筑物密集的城市 HT=400m =0.22 z = 0.616(z / 10 )0.44 D 类粗糙度 高大建筑物的闹市区 HT=450m =0.3 z = 0.318(z / 10)0.6,风荷载体型系数,风载体型系数是指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

      在计算风荷 载对建筑物的整体作用时,只需按各个表面的平均风压计 算,即采用各个表面的平均风载体型系数计算风振系数,设计中采用风振系数来考虑风压变化产生的动力效应, 相当于对风荷载乘以一个放大系数,仍然按照静力作用来计 算风载的动力效应,这是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荷载规范 规定对于一般悬臂结构(如构架、塔架、烟囱)以及高度大于 30米、高宽比大于1.5且可忽略扭转影响的高层建筑均应考 虑风振系数,按下式计算:,振型系数可由结构动力计算确定,计算时可仅考虑受力方向 基本振型的影响对于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弯 剪型结构,也可近似采用振型计算点至室外地面高度与房屋 高度的比值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可采用近似公式计 算:框架结构:(0.080.1)n;框架剪力墙结构(0.060.08)n; 剪力墙结构和筒中筒结构:(0.050.06)nn为结构层数 钢结构T1=(0.100.15)n 具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剪结构: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总风荷载与局部风荷载,设计时应计算总风荷载下结构的内力及位移总风荷载为建 筑物各个表面承受风力的合力,是沿建筑物高度变化的线荷 载。

      z高度处总风荷载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局部风载:风压较大的部位有时需要验算表面围护构件强度 或构件连接强度在计算建筑物突出部位如阳台、檐口、遮 阳板等构件内力时,要考虑风荷载引起的上浮力此时风荷 载体型系数不宜小于2.0例题:1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总高度58m,H/B=2 ,D类地区,标准风压0.7kN/m2计算总风荷载标准值及位置风力合力作用点到原点的距离: 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近似算法: 0.08n0.08181.44s 查表得:,风洞试验,1.何谓风洞试验? 风洞试验是一种测量大气边界层内风对建筑物作用大小 的试验方法 2.为何要进行风洞试验? 现行规范中规定的风荷载值的方法适用于体型规则、高 度不太大的单幢建筑但风对于体型复杂、高柔建筑的作用 不适宜采用,且缺乏深入理论研究,所以需要通过风洞试验 采集到实际结构在风作用下的准确数据3.哪些高层建筑需要进行风洞试验? 1)高度大于200m;2)高度大于150m,且平面形状不规则、立面复杂,或立面开洞、连体建筑;3)规范中未给出风载体型系数的建筑;4)周围地形复杂,邻近有高层建筑,缺乏建筑物相互干扰增大系数的。

      4.风洞试验的具体要求? 风洞试验要求在风洞中能模拟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一般 风洞尺寸:宽2-4m,高2-3m,长5-30m建筑物模型通常 有三种:刚性压力模型、气动弹性模型、刚性高频力平衡模 型第一种模型最常用,模型比例约1:300-1:500,模型 采用有机玻璃制成5. 风洞试验原理(刚性压力模型)? 模型本身、周围建筑物以及地形均要与实物几何相似, 与风流动有明显关系的特征如建筑外形、突出部分都应正确 模拟模型上布置大量直径1.5mm的测压孔,孔内安装压力 传感器,试验时量测各孔的受力,通过仪器将记录转换为数 字信号,得到结构的平均风压和波动风压风洞试验持续时 间为60s,相应实际时间为1h地震作用,重点内容回顾 1.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 2.抗震设计的两阶段方法; 3.抗震设防类别; 4.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5.设计反应谱曲线第四章 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一、承载力验算 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的一般表达式: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S

      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宜符合以下规定:,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值见下表:,舒适度要求,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条件,满足舒适度 要求根据荷载规范规定的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 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 (m/s2),不应超 过限值:住宅、公寓:0.15;办公、旅馆:0.25,楼盖结构,1)房屋高度超过50m,框剪结构、筒体及复杂高层建筑结 构应采用现浇楼盖,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 楼盖结构; 2)现浇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不宜高于C40 3)房屋高度不超过50m时,6、7度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 结构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且楼盖每层宜设置钢筋混 凝土现浇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预制板板缝宽度不 宜小于40mm,板缝大于40mm时应在板缝内配筋,并宜 贯通整个结构单元 4)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80mm,顶层楼板厚度不 宜小于120mm,宜双层双向配筋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 不宜小于160mm 5)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厚度可取跨度的1/451/50,且不 宜小于150mm。

      稳定和抗倾覆,1.P-效应 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出现侧移,重力荷载下会产 生附加弯矩,附加弯矩又增大侧移,这是一种二阶效应 对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当P-效应小于侧移的5-10 ,可不必进行P-计算,大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无需计算 大部分钢结构由于考虑整体稳定,一般需要计算P-效 应 2.倾覆 在基础设计时,高宽比大于4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 础底面不允许出现零应力区;其它建筑,基础底面零应力区 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15,符合以上条件的,一般都 不需进行抗倾覆验算抗震结构延性要求和抗震等级,抗震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1)抗震承载力计算和侧移限值;2)延性设计和耗能性能 延性概念? 结构或构件屈服后,在保持承载能力基本不降低的前提下具有的塑性变形能力 延性指标:构件延性比、结构延性比 构件延性比极限变形/屈服变形,曲率,转角或挠度,,,,结构延性比 结构屈服:当结构中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使之塑性变形 显著增大而承载力略有增加 u/ y,,延性结构及其意义 延性结构以变形能力抵抗罕遇地震;(以柔克刚) 非延性结构以较大的承载力抵抗地震;(硬碰硬) 显然延性结构是一种经济合理的抗震对策。

      延性设计 1)材料延性来看,钢材钢筋混凝土砌体; 2)结构概念设计:结构布置对抗震有利;避免薄弱层 或采取相应措施弥补;采用多道抗 震防线 3)延性结构设计:延性框架、延性剪力墙 4)抗震等级,,,地震震级-- 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烈度-- 地震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抗震等级-- 建筑物抗震设防的水平 (一二三四),抗震类别-- 建筑物重要程度(甲乙丙丁),抗震设计中的级、别的概念,第四章 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1.荷载效应组合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承受的荷载有:结构自重、填充墙及装修 重量(恒荷载)、楼面活荷载,雪荷载(活荷载);风荷 载和地震作用按照概率统计和可靠度理论把各种荷载效应 按一定规律加以组合,即为荷载效应组合 分项系数:考虑各种荷载可能出现超过标准值的情况而确定 的荷载效应增大系数; 组合系数: 是考虑到某些活荷载同时作用的概率很小,在叠 加其效应时要乘以小于1的系数无地震作用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计算,,Q、w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0.7和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0.6(多层)或1.0和1.0 (高层) 。

      注: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本条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7的场合应取为0.9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承载力计算时: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G: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应取1.0; 2)楼面活荷载的分项系戮Q:一般情况下应取1.4; 3)风荷载的分项系数w应取1.4 2. 位移计算时,公式中各分项系数均应取1.0 无地震作用组合应用于非抗震设计及6度抗震设防,但 不要求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基本荷载工况有两种: 1.恒载+活载 1.2恒载效应+1.4活载效应 1.35恒载效应+1.40.7活载效应 2.恒载+活载+风荷载 1.2恒载效应+1.4活载效应+1.41.0风载效应,有地震作用时组合的设计值计算,S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 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 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w风荷载分项系数; Eh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Ev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w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2。

      荷载代表值:对永久荷载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 载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 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重力荷载代表值: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各可变荷载 组合值之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