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具特色的京族乐器—独弦琴.docx
4页独具特色的京族乐器—独弦琴外国语学院 07 级 英语翻译200711700121 李雅君美是什么?也许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回答音乐的美是音乐所具有的一种品质音乐中所特有的这一种美的品味,有的美学家称之为美的属性,也有的称之为美的价值然而把音乐的美概括为它所具有的品味,却可以更确切地表述音乐美的本质特征这是由于美的品味是指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中升华出的美的品格和意味独弦琴独特的音律和独特的演奏技法,能在一根弦上完整地展示 12 个变化音,能用摇杆在一个音的点位上得出一个乐汇,甚至一个乐句,这是其他乐器所不能做到的这就是独弦琴所特有的一种品质,也正是独弦琴拥有的独特的韵味这极具“韵” 的品质让人深受其感染,回味无穷,美不胜收广西众多民族中,有一个与越南主体民族为同一属系的民族——京族作为一个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少数民族,京族有着极其独特的音乐文化独弦琴”是京族民间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京语称旦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竹制乐器我国南方盛产竹材材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挑起竹皮为弦(俗称篾弦),用以敲击或弹拨,并由此使弦鸣乐器得到不断发展。
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弹弦乐器,起源于骠国(今缅甸),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南国色彩 独弦琴:京语称“旦匏” ,亦称“独弦匏琴” ,流传于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的京族中,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南国色彩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乐器,早在公元八世纪,就已流行于缅甸、越南和东南亚各国唐贞元十八年(802),南亚骠国(今缅甸)向唐王朝进献乐舞,其中就有独弦琴独弦琴最初只为诗人吟诗伴奏,后来发展为歌舞伴奏或与其他乐器合奏(尤常与洞箫一起演奏);如今多用于独奏,亦可参加重奏或为歌舞伴奏在民族乐队中,独弦琴往往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独弦琴属于弹拨类弦鸣乐器有竹制和木制两种竹制的有“圆形竹管状琴”和将竹管破为两半的“ 片形竹制状琴 ”两种琴身采用一截粗大的毛竹筒制作,筒长 100 厘米,直径 12 厘米~16 厘米,将竹筒竖立于地面,顺竹纹批去二分之五,所剩下的多半边竹筒即可作为琴身,除去竹节,劈面朝下,在距琴面右端 10 厘米处,钻一个穿线的小孔,内侧立一竹筒木制的琴马,琴底置一木制线轴,在琴面左端 4 厘米处,钻一直径 0.5 厘米的通孔用竹制挑棒演奏有“箱形木制状琴 ”和“独木木制状琴”两种竹制的一般用斑竹或楠木作材料,木制的一般用紫檀木、红木等作材料。
古代独弦琴长约 120 厘米,直径约15 厘米以丝弦或竹皮细丝(竹篾)为弦以琴体为共鸣体,以胡芦瓢的上半节(匏)为扩音器因其声音非常细小,在宫廷中占不到位置,终被淘汰乐器结构简单而所奏乐曲音调丰富、音色优美是独弦琴的最大特色独弦琴音量较小,曲音清雅,弹奏时,用一根小竹片拨弦线,弹出的声音娓娓动听在一根独弦上可以弹奏出复杂的乐曲,那琴声时而高山流水,时而鱼翔碧波,时而百鸟朝阳,时而惊滔拍浪演奏时,置琴于双腿或桌上右手执拨片挑弹,手掌外侧轻触弦的三分之一至八分之一处,发出泛音和基音的复合音,取得 g、c1、e1、g1、c2 等基本音左手握摇杆推、拉,改变琴弦张力,可使每个音升高大三度、降低纯四度定弦 A,音域 E—#c3右手技巧有弹、挑和触弦左手技巧有拉、推、揉弦、拉揉、推揉、打、撞、摇、颤音和滑音等传统独奏曲有《高山流水》、《骑马》等创作独奏曲有《激战边陲》、《渔村晨曲》等80 年代以来,一些琴师对这民族传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琴声安置拾音器,然后连接扩大器,由音箱将扩大了的琴音传输出去,这就是电声独弦琴老式独弦琴只弹奏器乐独奏乐曲和民歌伴奏曲,电声独弦琴在保持原有的民族乐器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声电乐器的特色(如音域广,音色丰富等),可以弹奏器乐孤奏曲,民歌伴奏曲,流行歌曲等。
琴师弹奏时大多不看乐谱,全凭记忆弹奏优秀的民间琴师,在伴奏民歌时,全凭灵敏的听觉,歌声唱出什么音,琴师就能弹奏出什么音,其技巧的高超之处在于弹奏的曲子多带装饰和长颤音而漂泊流落到中原各邻国的独弦琴也因嫌其音量小而被文坛戏班所排斥而最终绝迹唯在盛产楠竹的广西氵万尾、巫头、山心三个海岛上的京族人将这个乐器留传了下来因为京族人说话的语调与独弦琴的音调非常吻合,又是祖传,因而已被演绎成了广西京族的传统乐器几千年来由于统治者的封闭,未经恩准而外传,必遭杀身之祸民间艺人的保守——只以父子相传的形式秘授琴法,外人难以窥探问津,使这一乐器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而几乎绝种失传有缘投在独弦琴大师李平门下学艺,并在旅居美国多年的周子樱,有感于独弦琴将成为绝响,因此正在海外致力于推广这们迹近失传的乐器演奏艺术,并也已经分别在美国和新加坡成立了指导中心,相信在她和弦匏琴资深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将会让这门乐器,在海外发扬光大,为中国民族乐器大放异彩如今独弦琴已逐渐引起海外音乐界的关注 独弦琴是目前在国外引起广泛重视的中国冷门少数民族民间乐器之一(中国民间乐器指独弦琴、葫芦丝等,民族乐器指二胡、琵琶等)独弦琴在不仅仅在 2004 年春天进入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而且也陆续在国外成立了美国洛杉矶海外独弦琴传播中心,以及在新加坡成立了的龙之声独弦琴传播中心。
现在独弦琴的音符就像一个浪头又一个浪头,以欢快的节奏急速地拍打上远在海外的彼岸,激起的音乐浪花四溅现在,独弦琴不单在中国京族三岛的范围内独领风骚,而且也在世界各地开始拥有了许多的顾曲者中国广西京族独弦琴速成教学研制者李平,也是我国著名的独弦琴大师,1997 年就与人合作,研制出第一台龙首独弦琴,此琴装置了电子拾音器,音量可随意调节,音色比古琴更丰富动听,给这一古老琴种,注入新的生命力然后他又在传统的演奏技法上,研究总结了独弦琴的各种演奏技巧,创立了独弦琴教学速成演奏法,使这一在“野” 的民间乐器的奇葩有了规范性的演奏法,为独弦琴今后的发展和开拓创造了条件他已经在国内教授了数百名第一代独弦琴学生,学生中不少人远赴新、德、日、奥、荷、美等国演出交流,其中十二乐坊的南宁姑娘雷滢,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另一名爱徒旅美华人周子樱,更是毅然投入大量资金录制了《中国独弦琴演奏教学》VCD 光盘、CD 独弦琴作品光盘、独弦琴乐曲伴奏光盘作为教材,以填补了广西大中小学设置的独弦琴音乐欣赏课没有音像资料这一空白,成为目前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内部教学资料,对独弦琴的整理和以后的普及工作奠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目前,李大师已经应新加坡方面邀请,准备在新加坡展开教学工作,并在这方面大展其身手。
在广西,提到对独弦琴演奏和理论的研究,也不能不提到《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曲作者黄有异,就像提到《在那遥远的地方》不能不提到新疆歌王王洛宾一样,而黄有异则留守国内,继续“蜜一样的啊哩哩 ”地从事独弦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普及工作,他与李平、周子樱像三足鼎立的青铜鼎,牢牢地支持着所有喜爱独弦琴的人们的坚定信念,有他们在,独弦琴进入一个大时代的脚步声已经来临我们期待着独弦琴的美妙琴声,将会有一天在世界各地奏响,并让世人共同分享这深邃、高古、典雅的至高音乐享受 独弦琴可谓是京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不仅是京族人民知识、智慧和技能的载体,同时在团结京族人民,增强京族社会认同干预凝聚力的重要渠道苏春发曾经说:“独弦琴是我们和客人沟通最好的桥梁 ”独弦琴也是京族人民向中国甚至向世界人民,展现其独特魅力的窗口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复兴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著名匈牙利民族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表示:“民族文化是民族本性、民族尊严、民族意志的标志、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 ”可见,在京族地区保护独弦琴艺术,对于京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作为收藏、展览、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的文物单位,先收藏了一系列中国少数民资传统乐器,其中就包括珍贵的京族独弦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