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上课件.pptx

43页
  • 卖家[上传人]:夏日****8
  • 文档编号:295341286
  • 上传时间:2022-05-2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62.32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22/5/201第三章第三章 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 与教育(上)与教育(上)2第一节 注意的发展与教育第二节 感知觉的发展与教育第三节 记忆的发展与教育2022/5/202本章结构3第一节 注意的发展与教育一、注意概述二、注意的品质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四、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4一、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深入加工过程 5一、注意概述(二)注意的功能1. 选择2. 维持3. 调节6一、注意概述(三)注意的种类1.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2.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3.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三种注意的对比7二、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二)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三)注意的分配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四)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8优化学生注意稳定性需注意:第一,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当第二,良好的教学方法是稳定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第三,了解每位学生注意的表现对培养学生注意稳定是十分必要的第四,为了保持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应设法消除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9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第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鲜刺激所吸引。

      第二,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0四、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 优化教学环境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3.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4. 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11四、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加深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 2. 培养间接兴趣 3.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4. 加强意志锻炼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12第二节 感知觉的发展与教育一、感觉概述二、知觉概述三、观察与观察力四、中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特点 五、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3一、感觉概述(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的种类1. 外部感觉2. 内部感觉14二、知觉概述(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1. 空间知觉2. 时间知觉3. 运动知觉15(三)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是把知觉的对象知觉为彼此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具有从作用于感官的众多刺激物中选择某些刺进作为知觉对象加以反映的特性3. 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总是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来解释它,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习惯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一特性就叫知觉的理解性4. 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的过程中,当知觉对象的条件改变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就叫知觉的恒常性16三、观察与观察力(一) 观察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二) 观察力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它是指有目的地、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17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注意:1.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准备 3.教会学生进行观察的程序和方法 4.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18四、中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特点 (一)中小学生感觉能力的发展(二)中小学生知觉能力的发展(三)中小学生感知觉能力的特点19五、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教学: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要使直观教具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在使用教具时,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根据教学的需要使用教具(二)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使用教具 (三)使用直观教具时要有正确的言语配合20第三节 记忆的发展与教育一、记忆概述二、记忆的加工系统三、记忆的加工过程四、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五、运用记忆规律组织教学21一、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22一、记忆概述(二)(二)记忆的种类 1. 按照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

      2. 按照记忆方法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23一、记忆概述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持的是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抽象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逻辑思维过程等为内容的记忆,也称为语词记忆情感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我们在比赛中获胜后的激动心情的记忆,就是情感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24二、记忆的加工系统记忆的加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一)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通过感觉信息在大脑中一个极短时间的保存过程,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指信息保持时间介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记忆保持时间一般为5秒1分钟容量为7+2个组块(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长久保持下来的记忆 25三、记忆的加工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加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就是识记(编码)、保持(存储)、再认或回忆(提取)一)识记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26三、记忆的加工过程(二)保持与遗忘1. 保持 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将识记的内容进一步地加工和存储 27三、记忆的加工过程2. 遗忘 遗忘是指对曾经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于18781884年首先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并发现了遗忘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识记后短时间内迅速遗忘,后来逐渐缓慢平稳,遗忘的进程被通俗地称之为“先快后慢”(2)系列位置效应(3)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28三、记忆的加工过程(三) 再认和回忆1. 再认 再认指当过去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现象 2. 回忆回忆是指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重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29四、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一)从无意记忆为主向有意记忆为主发展(二)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发展(三)从形象记忆到抽像记忆的发展30五、运用记忆规律组织教学(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识记效果1. 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 加强学生对识记内容的理解3. 引导学生选用适当的识记方法31(二)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组织复习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和系统的复习(2)合理分配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2. 恰当安排复习内容3. 尝试回忆法的应用4. 复习方法多样化32(三)利用记忆线索提高记忆效果 几种常见的记忆线索:1. 层次组织2. 学习情境3. 主体的姿势33(四)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 深度加工材料; 2. 有效运用记忆术; 3. 进行组块化编码; 4. 适当过度学习; 5. 合理进行复习。

      34表3-1 三种注意的对比类型目的性 意志努力性质例如无意注意无不需要低级、自发的窗外的歌声有意注意有需要高级、自觉的学习、听课有意后注意有不需要最高级、自觉性程度很强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35图3-1 注意的起伏36图3-2 三角和圆37图3-3 人脸与花瓶38图3-4 雪地里的狗39图3-5 字母与数字40图3-6 记忆的加工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消退提取遗忘遗忘信息刺激注意复述图3-6 记忆的加工系统41短时记忆的测试17 5 9 2 8 7 2 6 8 9 1 4 37 5 9 2 8 7 2 6 8 9 1 4 342短时记忆的测试2桌子、板凳、地板、屋顶、窗户、阳台、衣柜、鞋架、大门、茶几桌子、板凳、地板、屋顶、窗户、阳台、衣柜、鞋架、大门、茶几43图3-7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