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热处理.ppt
22页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引言:1、热处理的概念 2、热处理的目的 将固态钢材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 所需组织与性能的工艺1)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2)改善钢的工艺性能第一节 钢的热处理原理根据工艺类型、工艺名称和实现工艺的加热将热处理分为:1、整体热处理2、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气相沉积3、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碳氮共渗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第4章 钢的热处理热处理的理论依据第4章 钢的热处理第一节 钢的退火与正火1、概念: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 间,然后在炉中缓慢地冷却的热处理工艺2、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3)消除内应力 一、钢的退火一、钢的退火第4章 钢的热处理3、分类:根据钢的成分和处理目的的不同,可 分为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 (1)完全退火1、定义:将亚共析钢加热Ac3以上30~50ºC, 完全奥氏体后,保温一定时间随之缓慢冷却到 500ºC以下,出炉空冷2、目的: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 ,以利于切削加工3、适用范围:亚共析钢型材第4章 钢的热处理(2)球化退火1、定义:将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 20~30 ºC,保温后随炉缓冷至600 ºC,出炉空 冷。
2、目的: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 加工性能3、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过共析钢及合金工 具钢第4章 钢的热处理(3)去应力退火1、定义:将钢加热到500--600 ºC,保温 后随炉缓冷至200--300 ºC出炉空冷又称 低温退火2、目的:消除铸件、锻件和焊接件的内 应力 没有发生组织变化)3、适用范围:用于所有的钢第4章 钢的热处理二、钢的正火1、概念: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线以上30~50 ºC ,保温适当 的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2、目的:1)对低碳钢,可细化晶粒,提高硬度,改善加工性能;2)对中碳钢,可提高硬度和强度,作为最终热处理;3)对高碳钢,可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第4章 钢的热处理退火与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第4章 钢的热处理第二节 钢的淬火与回火2、目的: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并保持足 够的韧性1、概念: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 定时间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一、钢的淬火一、钢的淬火第4章 钢的热处理3、淬火剂:水、矿物油、盐水和碱水等为了保证获得所需淬火组织,又要防止变形和开裂,必须采用已 有的淬火介质再配以各种冷却方法才能解决。
通常的淬火方法包括 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如图所示4. 淬火方法:第4章 钢的热处理4、淬火方法:(1)单液淬火:将加热后的零件投入一种 冷却 剂中冷却至室温 特点:操作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2)双液淬火:先水后油,或先油后空气特点:可防止变形与开裂3)分级淬火:先放入一定温度的盐浴或碱浴中 ,再空冷特点:有效减小内应力,防止变形与开裂; 但只适于小尺寸工件第4章 钢的热处理三、钢的回火1、回火的概念:将淬火后钢件再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 温一定时间后,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2、回火的目的:降低淬火钢的脆性,提高韧性,调整硬度,消 除内应力,稳定工件的尺寸,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 能第4章 钢的热处理3、回火的种类 按回火温度的不同,回火可分以下三种:• 低温回火:150 ºC ~250 ºC • 中温回火:350 ºC ~500 ºC • 高温回火:500 ºC ~650 ºC 第4章 钢的热处理1、低温回火(150~250)ºC 目的:保持淬火钢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降低淬火应 力,减 少钢的脆性硬度为58--64HRC主要用于:刃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渗碳淬火件和表面淬火件。
2、中温回火(350~500)ºC 目的:获得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较好的韧性又称弹性处理硬度为35--45HRC.主要用于:弹性零件及热锻模具等3、高温回火(500~650)ºC 目的: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又称调质处理硬度为25--35HRC.主要用于:各种重要结构零件如螺栓、齿轮及轴承 第4章 钢的热处理第四节 钢的表面热处理引言:为了兼顾零件表面和心部两种不同性 能要求,生产中广泛采用表面热处理的方法 ,即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一、表面淬火1、概念:指仅改变钢的表层组织的局 部热处理工艺 第4章 钢的热处理2、种类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用氧—乙炔火焰喷射到工件表面,使其被快 速加热到淬火温度,并立即喷水冷却的操作方法 适用于含C 0.35%~0.7%的中碳钢和中碳合金 钢,如45,40Cr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用一定频率的感应电流使工件表面被快速加 热到淬火温度,并立即喷水冷却的操作方法适用于含C 0.4%~0.5%的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 ,如40,40Cr第4章 钢的热处理第五节 钢的化学热处理 引言1、概念:将钢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 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其表层, 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 工艺。
2、分类:渗碳、渗氮、 碳氮共渗第4章 钢的热处理第六节 钢的渗碳概念:将钢放入渗碳的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活性碳 原子渗入钢的表层的工艺称为渗碳 目的:通过渗碳及随后的淬火和低温回火,使表面具 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而心部具有一定的 强度和良好的韧性配合 渗碳方法:渗碳方法有气体渗碳、固体渗碳和液体 渗碳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气体渗碳法 渗碳用钢:含碳量为0.1%—0.25%的低碳钢和低碳合 金钢 第4章 钢的热处理第七节 钢的渗氮概念:渗氮俗称氮化,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使活性氮原 子渗入工件表面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热硬 性和耐蚀性等 渗氮方法:气体渗氮、离子渗氮等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 气体渗氮 渗氮用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如20,40等;一般合金结构 钢,如40Cr等;渗氮专用钢,如38CrMoAlA 第4章 钢的热处理第八节 其它化学热处理方法碳氮共渗碳氮共渗:碳氮同时渗入工件表层提高表面硬度、抗 疲劳性和耐磨性,并兼具渗碳和渗氮的优点 渗铬:有较好的耐蚀性和优良的抗氧化性、硬度和耐磨性 ,可代替不锈钢和耐热钢用于机械和工具制造 渗硼:十分优秀的耐磨性、耐腐蚀磨损和泥浆磨损的能 力,耐磨性明显优于渗氮、碳和碳氮共渗层,但不耐大 气和水的腐蚀。
主要用于泥浆泵零部件、热作模具和工 件夹具 第4章 钢的热处理作业• 1.退火与正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哪 种热处理工艺可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 网状碳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