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doc
3页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也为了分层作业的顺利实施,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作业困难的学生;b层是智力因素较高,但上进心少,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这种学生学习潜力最大;c层的学生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具有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层后,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1、练习分层次,让学生学得扎实稳固 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及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课堂练习可按三个层次设计1)模仿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其目的是通过新知识的再现,促使知识的内化,以达到“理解”的层次这类练习可安排 c组学生板演2)发展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掌握”的层次,这类练习一般安排 b、c组同学板演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的层次,只能安排a组同学板演。
教师对三组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适当点拨,对于c组学生应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于板演的三类练习都应及时评讲,指出错误,提出合理解法,以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后,我设计了代表三种不同水准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星级练习:50÷6=( )……( ) 39÷4=()……( )★★星级练习:()÷5=8……1 ()÷9=8……5★★★星级练习:52÷()=6……() 74÷()=8……() 一星级题目是教材的基本要求二星级题目相对来说难度有所提高,要求学生能根据除数、商与余数求出被除数而三星级题目则是难度较大的题,要求学生根据被除数与商,分别求出除数和余数a、b、c三组同学自主选择自己的星级题,做对在警员卡中加上星星 像这样有弹性的“套餐型作业”,改变老师强制式为学生自主选择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只选择难度较大的题,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避开那些啃不动的难题,选择基础题和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题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差异发展2、课后作业分层次,自选a、b、c 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乏的环节。
课后作业如果一刀切,往往会使a组学生吃不饱,c组学生吃不消因此我们在课后设计四个层次的作业,即模仿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综合性作业、提高性作业,要求c组学生完成第一层次作业,第二层次作业选做,b组学生第二层次作业题必做,第三层次选做a组学生第三层作业必做,其他习题选做选做题由学生选择做与不做,这样作业量与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分层次布置作业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c组学生没有强迫性,不会产生抄袭现象,每组学生中还有人会去尝试着完成更高层次的习题,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四、作业分层设计的具体要求 “因材施教”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原则,“因材而练”,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使之完成为其“量身定做”的作业,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因材而练”、“有效作业”、“减负增效”的无疑是最好注脚1、计算教学中的分层作业 在计算教学中,要求a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b层同学在计算达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计算能力;c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以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几何教学中的分层作业 在几何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物体的几何特征、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后,要求a层同学做课本上的常规练习题,根据不同条件求圆柱的体积、表面积或圆柱体的重量;b层同学除熟练地掌握常规练习题外,还要有选择地解答类似于:“一个装满粮食的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底面直径10米,高是6米,已运走百分之60,剩下的用每次能装7.85立方米粮食的汽车运输,需要多少次运完?”等圆柱与比例分配、圆柱与分数进行综合的实际问题;c层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常规练习题,但必须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上述综合性题目,让这类学生既体验了知识的应用意识,又培养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3、统计教学中的作业分层 在统计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学习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后,教师要给a层学生设计一些已绘制了统计图的一部分,让学生补充完成另一部分;b层学生先要做部分a层作业,然后再根据提供的原始数据,自主绘制条形统计图;c层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a、b层作业,同时要求他们调查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或生活问题,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先制成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问题解决”教学中的作业分层 在学习“问题解决”这部分内容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能力差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要想提高全班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作业上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a层学生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多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图形分析题意,并把线段图画在作业本上,写清解题思路,分步解答,或先分步,再综合解答;对b层学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题意,尽量用综合算式解答,并鼓励他们多做一些拓展性题目,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c层学生的要求是必须用综合算式解答常规练习题,解答开放性题目时,提倡解法创新,要做到举一反三 总之,数学新课标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作业的分层设计更是体现因材施教,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平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学而异,精心设计、优化数学作业,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多一点空间去探索,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点机会去体验,多一点困难去解决,多一点自由去呼吸,真正实现作业的“质的增效,量的减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