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第二期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报告.pdf
15页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第二期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报告年第二期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报告 评级结果:评级结果:A-1 发行主体: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主体: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本期金额:人民币本期金额:人民币 20 亿元亿元 发行期限:发行期限:91 天天 概况数据概况数据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中国证券金融公司 2011 2012 2013 2014.06 总资产(亿元) 75.60 165.62 883.42842.99 总负债(亿元) 0.18 42.50 680.37599.88 股东权益(亿元) 75.42 123.13 203.05243.12 净资本(亿元) 75.39 120.92 182.50221.88 营业收入(亿元) 0.71 4.26 13.1413.94 净利润(亿元) 0.42 2.72 7.7010.37 综合收益(亿元) 0.42 2.72 2.016.13 EBITDA(亿元) 0.56 3.77 27.82-- 平均资本回报率(%) -- 2.74 4.72-- 营业费用率(%) 21.91 18.45 8.523.59 净资本/净资产(%) 99.96 98.21 89.8891.27 资产负债率(%) 0.08 25.66 77.0271.16 EBITDA 利息倍数(X) -- 32.20 1.59-- 总债务/EBITDA(X) 0.00 9.27 21.81-- 注:[1]本报告中 2011 年、2012 年财务数据分别为 2012 年、2013 年审计 报告调整后的期初数。
[2]本报告中所引用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为中诚 信国际统计口径,特此说明;对于基础数据不可得或可比适用性不强的指 标,本报告中未加披露,使用“--”表示,特此说明 资料来源:证券金融公司,中诚信国际整理 分析师分析师 白白 岩岩 ybai@ 胡胡 鑫鑫 xhu@ :(010)66428877 :(010)66426100 2015 年年 1 月月 16 日日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中诚信国际评定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证券金融公司”或“公司”)拟发行的 2015 年第二期 20 亿元 短期融资券的信用级别为 A-1本级别反映了本期融资券还 本付息能力很强,安全性很高 优势优势 ? 公司作为中国转融通业务的唯一交易对手方, 兼具融资融券 和转融通统计监测功能, 履行相关市场调控职责, 从而在资 本补充、 融资渠道等方面得到中央政府、 监管部门和股东的 大力支持; ? 转融通业务对于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 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公司的业务经营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 间; ? 现有业务流程、 风险控制机制和业务技术系统能够有效保障 和支持转融通业务目前的运营; ? 转融通业务快速发展,盈利水平逐渐提升 ? 拥有经验丰富、素质良好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队伍。
挑战挑战 ? 转融通业务易受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 从而对公司经营和收 益的稳定性构成压力; ? 转融通业务的快速发展使融资需求迅速增加, 公司需拓展多 样化的融资渠道,并加强资金头寸和流动性管理; ? 转融通业务作为一项金融创新, 公司的业务运作、 经营管理 和风险控制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 公司建立的转融通业务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仍有待时间 检验 本报告表述了中诚信国际对公司本期融资券状况的观点,并非建议投资者买卖或持有 相关债券报告中引用的资料主要由公司提供,中诚信国际不对引用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公司概况公司概况 证券金融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上 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 算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证券类金融机构 公司成立于 2011 年 10 月,注册资本 75 亿元成 立以来,公司共经历两轮增资扩股,截至 2014 年 6 月 12 日,公司第二轮增资 120 亿元注册资金全部 到位,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 240 亿元。
证券金融公司致力于运用市场机制为融资融 券业务提供转融通服务,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 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监测分析全市场融资融券交 易,运用市场化手段防控风险,健全融资融券交易 机制,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公 司业务经营范围包括为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 证券的转融通,为开展转融通业务筹集资金和证券 等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2012 年 8 月 27 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 司转融通业务规则(试行) 》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 有限公司转融通业务保证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 及《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统计 与监控规则 (试行) 》 正式发布 2012 年 8 月 30 日, 证券金融公司正式启动转融资业务试点工作,当天 海通证券等 11 家证券公司进行了 22 笔转融资融入 申报,共计成交 55 亿元;2013 年 2 月 28 日,转融 券业务正式启动,当日完成 25 支证券的转融券交 易,转融券金额为 883.50 万元截至 2014 年 6 月 末, 公司资产总计842.99亿元, 股东权益合计243.12 亿元,转融资业务余额为 560.25 亿元,转融券业务 余额 1.66 亿元。
自 2011 年成立以来,公司建立了 较为健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组建了一支高素 质的员工队伍,截至 2013 年末,共有员工 72 人,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超过 72% 本期融资券概况本期融资券概况 公司此次拟发行短期融资券人民币 20 亿元, 期限 91 天 公司本次发行短期融资券募集的资金全部用 于转融资业务 近期关注近期关注 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十八届三中全会奠定 了市场化改革基调 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十八届三中全会奠定 了市场化改革基调 2009 年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后, 投资取代出口成 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进一步加剧了产 能过剩和经济结构失衡2012 年以来,投资增速虽 有所回落,仍保持在 20%以上;出口增长徘徊在个 位数; 而消费增长持续下降至 12%左右 2014 年上 半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高位放缓,GDP 同比增长 7.4%,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 2.0%2014 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 出口名义同比增长分别为 17.3%、12.1%和 1.2% 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日益迫切而经济领域的问题和矛盾 与社会民生、政府职能、金融体制息息相关。
十八 届三中全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把改革贯穿于 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 展”的纲领性表态显示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 心,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奠定 了改革的基调,提振了全社会改革的信心 金融是改革的关键领域之一,未来金融改革主 要在汇率和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放宽市 场准入三个方面今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明显加快首先,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其意义大于 实质;其次,建立市场化定价自律机制,开展贷款 基础利率报价,将市场基准利率报价从货币市场拓 展至信贷市场;第三,同业存单(NCD)试点发行 理财业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使得央行不得不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但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方 面,未来央行还面临完善基准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和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认知度等诸多 紧迫任务在放开市场准入方面,决策层正在两手 推进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在加 速酝酿出台;另一方面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 下,推动民营资本有序进入银行业,允许具备条件 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消费金融公 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将为金融体系注入 新的活力。
同时,未来还应推进建立合格投资者制 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真正发挥直接融资对社 会资源市场化配置作用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第二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报告 2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状况已经持续了十多 年国际收支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外汇短缺转变为贸 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针对人民币流动 性总体过剩,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央行货 币政策将维持中性偏紧 2005 年我国完善汇率形成 机制,汇改以来至 2013 年上半年末,人民币对美 元累计升值 34%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 收支起到调节作用尽管近年来经常项目顺差下 降,汇率接近均衡,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模式 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且对环境造成较大损 害此外,居民收入增长较慢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 善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储蓄率过高也成为经常 项目顺差的结构性原因 资本项目方面,我国对外投资实行审批制度, 民间对外投资水平较低;主要发达国家未对我国实 行投资开放;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经济体普遍实行 货币宽松,国内外利差空间大导致大量境外套利资 金流入。
未来央行在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方面, 将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 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 条件成熟时取消 QDII 和 QFII 的资格和额度审批; 同时推进直接投资,加强对短期跨境资金管理目 前,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内需、稳 步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等方面改革正在进一步 深化,以促进和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而有助 于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建立稳定的金融和货 币环境 创新发展将成我国证券行业未来的主旋律, 证券业信用基本面保持稳定 创新发展将成我国证券行业未来的主旋律, 证券业信用基本面保持稳定 中诚信国际对 2014 年中国证券业信用基本面 的展望为“稳定” 我国证券行业同质竞争严重, 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近年来行业盈利持续下滑 但就行业整体形势而言,证券行业资本充足性、杠 杆率和流动性总体良好, 收入结构有所改善 另外, 随着监管部门倡导创新,为证券业中长期业务和盈 利模式多元化打开了空间行业创新发展将有利于 丰富证券公司的业务品种,完善服务功能,回归金 融中介本质,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 稳定性同时我们也将对证券公司应对风险加大和 杠杆上升的能力保持关注。
创新发展是证券行业未来的主旋律和必然选 择证监会积极推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和体 系,密集出台行业创新制度,为证券公司提供了良 好的运营环境,奠定了制度保障随着行业创新的 提速,证券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的复杂程度和风险 量级都可能因为风险相关性的加大和杠杆上升而 成倍增加在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政策环境下, 证券公司迫切需要建立适合自身风险偏好、承受能 力和管理能力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在风险可测、 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开展业务创新 传统经纪业务通道型盈利模式受到挑战,随着 行业管制的放松,经纪业务转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 机遇未来网点将从交易揽客转向以产品推介和顾 问咨询服务为主,成为公司资源整合、产品落地的 财富管理平台私募市场的发展、做市商业务和信 用类业务等将为经纪业务带来更多交易和收入来 源 投行业务收入受国内股票市场政策影响较大, 债券市场发展、新三板市场扩容、区域性股权交易 市场成立、资产证券化以及并购市场的发展为证券 公司投行业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投行业务收入 来源呈现多样化,收入稳定性有望提高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和严格的监管下,投行项目质量控制仍至 关重要,需要从专业、合规、人才、效率多方面打 造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