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编排以北师大版为例.doc
9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编排——以北师大版为例【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载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编对语文教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论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该教科书中的主要分类和编排特点、对小学生的培养意义等,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教材编排和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编排;语文教科书;小学一、概念界定(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概念界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它的根基就立足于先秦时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文学是先秦文化的产物,此时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文学自觉意识,却有蕴含丰富、形式精致的文学作品,它体现了这一时期文化的精神特征,并在观念和形式上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学传统”[1]“清代文学一般认为有初、中、晚之分清代初期大致指顺治、康熙、雍正年间中期指乾隆、嘉庆及道光二十年(1840)以前晚期则指鸦片战争之后至清朝灭亡的时期清朝晚期的文学一般认为已属近代文学的范畴[2]“从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的80年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史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通称近代文学[3]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即指从先秦至1840年时期内的文学作品二) 语文教科书概念界定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专指之分泛指性语文教材是指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的、非书面的语言材料特指性语文教材是指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教材汇总专指性语文教材是指依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或审查通过的,供语文教师在课堂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母语的文本材料,即通常所说的语文教科书[4]本论文是对语文教材的专指性概念,即语文教科书的研究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教科书中的编排概况(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类型及统计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类型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编排类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古诗选篇选编到小学语文教材里的中国古代诗歌统称为“古诗”一种是节选自中国古代散文或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故事,这一种选文以故事的形式编排以一定史料为依据编写的故事称为历史故事[5]一种是节选自中国古代散文或作家个人文集的寓言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教训和哲理的简短故事……寓言是文学领域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样式,它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阐发人生哲理、寄托道德训诫。
[6] 寓言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以选篇或节选的形式编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是古诗(详见表3-1),其次是历史故事(详见表3-2),再次是寓言(详见表3-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类型统计表2-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类型统计分类古诗历史故事寓言古代写景散文数量9412101总计:117注:“古代写景散文”为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奇观”中的《浙江之潮》(作者:周密) (二)各学段编排情况表2-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各学段的类型编排统计 分类年段古诗历史故事寓言古代写景散文总计第一年段251127第二年段376245第三年段3257145 纵向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个学段的类型编排特点,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第一学段的教材当中学生首先是以学习拼音与汉字为主,且所编排的古代作品仅限于古诗一年级每册教科书中会编排六首古诗供学生学习二年级的古代作品还是以古诗为主,每册会安排6-7首古诗但与一年级不同的是会增加个别简单易懂的其他形式的古代作品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例如:二年级上册的历史故事《王冕学画》及二年级下册的寓言《南辕北辙》。
可见,第一年段教科书中古代作品的编排是以古诗为主的到了第二学段,学生的认知、记忆、思维等均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古代作品的编排方面与第一年段相较而言所选内容增多,其形式更加多样三、四年级的教科书中每册会安排9-10首古诗,除此之外还有较多历史故事、寓言等,如:《田忌赛马》、《和氏献璧》等历史故事和寓言的编排也较低年段有所增加因此,中年段教科书中古代作品的编排特点是内容增多,形式多样第三学段的教科书中古诗仍占据主要地位,除六年级下册外,每册安排古诗8-10首古代作品形式同样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古代作品的呈现形式也多以文言文为主,并在其后附上译文从所选内容来看,其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对比第一、二、三各学段教科书中古代作品的编排可以发现:古诗是贯穿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古代作品的内容逐渐增多,作品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难度也逐渐升高语言形式也逐渐由白话文向文言文过渡三)每册的编排情况对每册语文教科书进行分析统计后发现:首先,古代作品的编排不会在某一个单元大量出现,而是根据单元的主题特点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单元如:在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亲情”,其中所编排的古代作品是一首古诗《游子吟》;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春天的脚步”,编排的古诗是《绝句》和《村居》;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小生灵”,编排的古诗是《乡村四月》;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智慧”,与之相关的古代作品是一则历史故事《田忌赛马》和《捞铁牛》;第五单元主题“读书”,所选是一首古诗《观书有感》;第六单元主题“奇妙的石头”,所选编的是历史故事《和氏献璧》和古诗《石灰吟》;第七单元“特产”,所选作品是古诗《江南》和《江上渔者》。
其他册的教科书同该册的编写特点基本相似,所选古代文学作品皆与所在单元的主题有相关性,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其次,古代作品在教科书中的呈现形式不单单在课文中,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在语文天地中呈现例如作者白居易的古诗《鸟》就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背一背”部分呈现;《负荆请罪》这则故事在五年级上册七单元语文天地中的“拓展阅读”中呈现语文天地中有很多阅读和背诵篇目,其中的“开卷有益”和“拓展阅读”板块中的篇目是阅读教学的延伸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综上所述,古代作品在每册教科书中的编排都是均匀分布且紧贴主题,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古代文学作品在语文天地中呈现其编排同样具有合理性,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点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作品在同一单元中的选编方面的联系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每册是按照单元的形式来编写的,每个单元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如“智慧、鸟儿、变化、方法、劳动”等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按照同一主题编写在同一个单元中,使其在内容或主题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所以,通常古诗、现代文、寓言、现代诗歌等文体会出现在同一个单元当中以北师大版五年上册语文教科书为例:该册共有25篇课文,分为10个单元。
其中第五单元“水”中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生命与水》、《古诗二首》和《一个苹果》课文《生命与水》是一篇说明文,第二课《古诗二首》分别是温庭筠的《过分水岭》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个苹果》则是一篇记叙文这三篇课文都是文学体裁不同但是所表达的主题却相同的文学作品三篇课文都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水的重要性及水在大自然中的魅力以该册第六单元为例,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方法”,共有两篇课文《他发明了什么》和《寓言二则》(《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第一课《他发明了什么》是一篇具有故事性的说明文讲的是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在急需大量毛瑟枪的情况下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这篇课文揭示了发明创造不仅表现在有形的创造上,还可以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第二课则是两则寓言,每个寓言都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两篇文体不同的课文却都在表达一个主题——方法由此可见,在同一单元中古代作品与现代作品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同时,每个单元不会仅仅编写古代作品这一种形式的课文,必然会与现代作品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并了解到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每个单元的意义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教科书中的各种类型编排特点 (一)古诗 1.古诗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地位 “研究语文教材,评判一套语文教材的得失优劣,首先必须研究它借以为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附录1优秀诗文推荐篇目”小学阶段的75首全部是古诗,由此可以见出古诗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对古诗的选编是教材编排的重要一环,也是落实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2. 古诗的编排情况 表3-1:古诗的编排情况序号古诗名称作者朝代所属册数所在单元及名称1咏鹅骆宾王唐一年级上册八:字与拼音(一)2画鸡唐寅明一年级上册九:字与拼音(二)3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一年级上册十:字与拼音(三)4画高鼎清一年级上册十一:字与拼音(四)5锄禾李绅唐一年级上册十四:劳动6长歌行(节录)汉乐府汉一年级下册十三:时间7早发白帝城李白唐二年级下册七:远行8元日王安石宋三年级上册十二:过年9绝句杜甫唐三年级下册二:春天的脚步10村居高鼎清三年级下册二:春天的脚步11鸟鸣涧王维唐四年级上册二:明月12暮江吟白居易唐四年级上册二:明月13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四年级下册三:花14游园不值叶绍翁宋四年级下册三:花15房兵曹胡马杜甫唐五年级上册一:马16马诗李贺唐五年级上册一:马17过分水岭温庭筠唐五年级上册五:水18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五年级上册五:水19登飞来峰王安石宋五年级下册三:角度20题西林壁苏轼宋五年级下册三:角度21秋浦歌李白唐五年级下册六:劳动22悯农李绅唐五年级下册六:劳动23凉州词王之涣唐六年级上册三:母亲河24浪淘沙刘禹锡唐六年级上册三:母亲河25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汉六年级上册六:战争26出塞王昌龄唐六年级上册六:战争27墨梅图题诗王冕元六年级上册八:岁寒三友28墨竹图题诗郑燮清六年级上册八:岁寒三友29苍松怪石图题诗李方膺清六年级上册八:岁寒三友30四时田园杂兴(一)范成大宋六年级下册一:乐趣31四时田园杂兴(二)范成大宋六年级下册一:乐趣32别董大高适唐六年级下册七:珍惜3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六年级下册七:珍惜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第一,古诗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古诗以课文的形式出现在教科书中的有33篇而在语文天地中出现的则有61篇,且多为“读一读,背一背”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