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基精气血津液.ppt

7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90872011
  • 上传时间:2024-09-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81.47KB
  • / 7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1 第一节第一节 精精§一、精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 物质 狭义之精: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狭义之精: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 精精 广义之精: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广义之精: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 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2 §人体之精,根据生成来源、分布部位的不同,分为:§1.先天之精: 生殖之精§2.后天之精:水谷精微§3.脏腑之精:先后天之精融合分藏于脏腑§4.生殖之精3 §精精是是由由禀禀受受于于父父母母的的生生命命物物质质与与后后天天水水谷谷精精微微相相融融合合而而形形成成的的一一种种精精华物质4 二、精的生成二、精的生成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禀受于父母,是构 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来源来源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 来源于水谷,是人来源于水谷,是人 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 动的精微物质动的精微物质 5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1.精的贮藏精的贮藏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 贮藏于肾贮藏于肾 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 经脾气的转运输送至各经脾气的转运输送至各 脏腑组织,化为脏腑之脏腑组织,化为脏腑之 精精——供给脏腑生理供给脏腑生理 活动需要活动需要6 2.2.精的施泄精的施泄 分藏于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分藏于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 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 能能 形式形式 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 衍生命衍生命7 三、精的生理功能三、精的生理功能(一)繁衍生殖(一)繁衍生殖生殖之精与生俱来,秘藏于肾而生殖之精与生俱来,秘藏于肾而不泄,具有生殖和繁衍后代的不泄,具有生殖和繁衍后代的作用。

      作用 填填补补肾肾精精是是临临床床治治疗疗不不孕孕不不育育的的重要措施重要措施精精 ((二)生长发育二)生长发育 人人由由精精而而成成形形,,随随着着精精气气的的盛盛衰衰变变化化,,呈呈现现成成长长壮壮老老已已的的生生命命活活动动规规律 临临床床常常用用补补益益肾肾精精的的方方法法治治疗疗小小儿儿五五迟迟等等生生长长发发育育迟迟缓缓和和成成人人早早衰衰的的病症 (三)生髓化血(三)生髓化血肾主骨生髓精生髓,髓化血“精血同源”临床常用血肉有情之品治疗血虚证血肉有情是中医药术语,即指人与动物等的血与肉之类的有情感之物这些有情之品可以补助人的精、气、神,填补人体之下元 10 (四)濡养脏腑(四)濡养脏腑 肾精充盛肾精充盛 机体生命旺盛、身体健康机体生命旺盛、身体健康、、 化气充足化气充足 功能正常、祛病延年功能正常、祛病延年 脏腑之精亏虚脏腑之精亏虚 肾精衰少肾精衰少 机体正气虚衰、抗病机体正气虚衰、抗病 化气不足化气不足和生殖能力下降和生殖能力下降11 第二节第二节 气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 极精微物质。

      极精微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2 二、气的生成二、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一)生成之源 先天之气(元气)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人源于先天之精,人 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水谷之气水谷之气——水谷之精化生水谷之精化生 后天之气(宗气)后天之气(宗气) 清气清气——来源于自然界来源于自然界§ 13 (二)(二)生成过程生成过程 精精 充充 则则 气气旺旺 1. 1. 肾为生气之根肾为生气之根 精耗则气衰精耗则气衰 2.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为生气之源: 14 肺肺主主呼呼吸吸之之气气,,吸入自吸入自 然然界界清清气气、、呼呼出浊气出浊气 3.3.肺为生气之主肺为生气之主 肺肺将将清清气气与与水水谷之气谷之气    结合生成宗气结合生成宗气15 § 三、气的功能三、气的功能§ (一)推动作用(一)推动作用§含义:1、气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16           推动和激发人体脏腑经络推动和激发人体脏腑经络     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a a 生理体现生理体现 气以自身的运动来推动精、气以自身的运动来推动精、 血和津液等有形物质的代谢血和津液等有形物质的代谢     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减退     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减退 b b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排泄障碍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排泄障碍 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气行则血行气行则血行17 (二)温煦作用(二)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 含义含义:是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是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 人体温暖,消除寒凉。

      人体温暖,消除寒凉 发挥温煦作用的气是人体之阳气发挥温煦作用的气是人体之阳气 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  阳气不足见虚寒性病变阳气不足见虚寒性病变————畏寒喜畏寒喜 暖、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脏腑生暖、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脏腑生 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 运行迟缓等运行迟缓等气有余便是火气有余便是火18 (三)防御作用(三)防御作用 含含 义义: 气的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气的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的作用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的作用 生理体现生理体现: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 入人体病邪入人体病邪 病理表现病理表现:易染疾病,病后难愈易染疾病,病后难愈19 (四)固摄作用(四)固摄作用 含义含义: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 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 作用,从而防止这些物质无故作用,从而防止这些物质无故 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 常的生理功能。

      常的生理功能20 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 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生理表现生理表现 固摄汗、尿、唾液、胃肠液,固摄汗、尿、唾液、胃肠液, 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和有规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和有规 律的排泄,防止体液丢失律的排泄,防止体液丢失 固摄精液,防止其妄加排泄固摄精液,防止其妄加排泄气能摄血21 气不摄血气不摄血——出血出血病理表现病理表现 气不摄津气不摄津——自汗、多尿、流自汗、多尿、流 涎、呕吐、泄涎、呕吐、泄 泻滑脱泻滑脱 气不固精气不固精——遗精、滑精、遗精、滑精、 早泄等早泄等22 (五)气化作用(五)气化作用 1.1.含义含义:是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是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  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 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过程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23 2.生理表现2.生理表现  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  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   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 同源互化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 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气的生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气的生 成与代谢等成与代谢等3.病理表现3.病理表现  影响饮食物是消化吸收  影响饮食物是消化吸收        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转化        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转化        影响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        影响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24 (六)营养作用(六)营养作用 含含 义义:指气为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指气为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 物质的作用。

      物质的作用 1.1.水谷精气提供营养物质水谷精气提供营养物质 2.2.卫气营养肌肉、筋骨、皮肤等卫气营养肌肉、筋骨、皮肤等 25 四、气的运动四、气的运动 (一)(一). .气机的含义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二)(二).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 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 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26 气的运动通畅无阻气的运动通畅无阻 气机调畅气机调畅 气气的的升升降降出出入入协协调调平衡平衡27 气运动的意义气运动的意义 先天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先天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 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    气的运动气的运动           是人体生是人体生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命活动的命活动的           根本根本 人与自然相联系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人与自然相联系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28 (三).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气的运动以脏腑经络为活动场所 又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具体体现 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 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 具体而言 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 六腑气机是降中寓升 一般规律:升已而降、降已而升、 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脏腑气机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29 (四). .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 入之间失去平衡协调入之间失去平衡协调。

      气机不畅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 气滞气滞——气机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气机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 表现表现 气逆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 气闭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30 五、气的分类与分布五、气的分类与分布 分分类类依依据据::根根据据气气的的生生成成来来源源、、分分布布部部位位及及功功能能特特点点的的不不同同而而分类别类别: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31 (一)(一)元元 气气含义:又名含义:又名““真气真气””是人体生命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根本、最重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要的气 根源于肾,包括元阴元阳根源于肾,包括元阴元阳生成生成:由肾藏的先天之精: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化生:赖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赖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分布分布: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腠理,无处不到  32 功能:功能:    1.1.推推动动和和调调节节人人体体的的生生长长发发育育和和生殖机能生殖机能2.2.推推动动和和调调控控各各脏脏腑腑、、经经络络、、形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33 2.2.宗宗 气气 含含 义义: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      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      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      之处称为      之处称为““气海气海””又名月亶中又名月亶中    生生 成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 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 清气结合而成。

      清气结合而成    分分 布布:宗气聚于胸中,上出息道,贯注:宗气聚于胸中,上出息道,贯注 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 身34 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走息道以行呼吸;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贯心脉以行气血;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宗气35 3.3.营营 气气  含含 义义: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又称      又称““营血营血””、、““营阴营阴””  生生 成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 精微中之精专部分)精微中之精专部分)   分分 布布:进入脉中,循行运行全身,内:进入脉中,循行运行全身,内 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 营周不休营周不休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营气36 4 4. .卫气卫气    含含 义义: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又称又称““卫阳卫阳””    生生 成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 (水谷之悍气)(水谷之悍气)    分分 布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 肓膜,散于胸腹,内至胸腹脏肓膜,散于胸腹,内至胸腹脏 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温养作用,调节作用,防御作:温养作用,调节作用,防御作 用37 营气与卫气区别表:营气与卫气区别表:38 第三节第三节 血血 一、血的概念一、血的概念       红色液态物质   红色液态物质    循行于脉中   循行于脉中血血                是构成人体和维是构成人体和维   富有营养        富有营养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之一基本物质之一。

        39 二、血的生成二、血的生成 (一)(一)血液生产的物质基础血液生产的物质基础 水谷之精——营气和津液 物质基础 肾精40 ((二)血液生成的基本过程二)血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脾胃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心 :心主血脉而行血:心主血脉而行血 肺:肺主气以化血肺:肺主气以化血 肾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 肾精化生元气,促进脾胃运化,肾精化生元气,促进脾胃运化, 有助于血液化生有助于血液化生 肝:藏血而化血肝:藏血而化血41 (二)血液循行的基本条件(二)血液循行的基本条件 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肺朝百脉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 及流量的平衡及流量的平衡 肝肝 藏藏 血血—— 防止血溢脉外防止血溢脉外 脾主统血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 血溢脉外血溢脉外42 三、血的功能三、血的功能 意意 义义: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 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 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 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43 §(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生理体现生理体现:血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血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 和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和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 动自如病理表现病理表现: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 涩、毛发不荣、肌肤麻木运动涩、毛发不荣、肌肤麻木运动 无力失灵无力失灵 44 (二)化神: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二)化神: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意义意义:人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人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 营养,只有物质基础的充盛才能营养,只有物质基础的充盛才能 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 生理体现: 生理体现: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 灵敏、思维敏捷灵敏、思维敏捷 病理表现病理表现: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 梦、烦躁、惊悸,甚至神志梦、烦躁、惊悸,甚至神志 恍惚、谵妄、昏迷。

      恍惚、谵妄、昏迷 45 第四节第四节 津液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含含 义义: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 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 其正常的分泌物其正常的分泌物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46 津液基本概念简图津液基本概念简图::津液津液体内一切体内一切正常水液正常水液的总称的总称体液体液分泌液分泌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的基本物质排泄液排泄液是津液所化生是津液所化生47 津与液的区别表:津与液的区别表:濡养濡养滋润滋润作用作用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之中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之中之中分布分布较稠厚,流动性较小较稠厚,流动性较小较清稀,流动性较大较清稀,流动性较大性状性状液液津津48 二、津液的代谢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代谢:津液的代谢:““饮入于胃,游溢精气,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49 脾胃运化脾胃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游:胃主受纳腐熟,游 溢精气上输于脾溢精气上输于脾 小肠主液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泌别清浊,吸收水 谷精微谷精微 大肠主津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吸收食物残渣中的 水液 胃、小肠、胃、小肠、大肠吸收水大肠吸收水谷精微及水谷精微及水液,上输于液,上输于脾生成津液脾生成津液( (一一) ) 津液的生成津液的生成50 (二)津液的输布(二)津液的输布   脾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脾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 降将津液布散全身降将津液布散全身脾气散精脾气散精 脾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脾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 散致全身各脏腑散致全身各脏腑51 通过宣发将津液向身体通过宣发将津液向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布散外周体表和上部布散通过肃降将津液向身体通过肃降将津液向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输布并下部和内部脏腑输布并将代谢后的浊液向肾和将代谢后的浊液向肾和膀胱输送膀胱输送 肺主宣降、肺主宣降、 通调水道通调水道 肺接受脾转肺接受脾转 输来的津液输来的津液 52 肾气对人体水液输布代谢具有肾气对人体水液输布代谢具有 推动和调控作用推动和调控作用肾主津液肾主津液 经过肾气的蒸化将清者重新吸经过肾气的蒸化将清者重新吸 收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化为尿液收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化为尿液 排出排出53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 促进津液输布的通畅促进津液输布的通畅三焦决渎三焦决渎: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 行的通道。

      行的通道54 1、、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经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经 汗液汗液 气的蒸腾激发形成汗液排出气的蒸腾激发形成汗液排出 肺肺呼气呼气 2 2、肺主呼吸,呼出水气、肺主呼吸,呼出水气(三)津液的排泄(三)津液的排泄55 尿尿:肾气蒸化,生成尿液,:肾气蒸化,生成尿液, 肾气推动激发作用下排出体外肾气推动激发作用下排出体外 肾气的固摄作用使尿液不会随时肾气的固摄作用使尿液不会随时 漏出 粪粪:大肠传化糟粕,带走一部:大肠传化糟粕,带走一部 分残余水分分残余水分 (三)津液的排泄(三)津液的排泄56 三、津液的功能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一)滋润濡养 布散于体表布散于体表——滋润皮毛肌肉滋润皮毛肌肉渗于体内渗于体内——濡养脏腑濡养脏腑输注于孔窍输注于孔窍——滋润官窍滋润官窍渗注骨、脊、脑渗注骨、脊、脑——充养骨髓、充养骨髓、脊髓、脑髓脊髓、脑髓流入关节流入关节——滋润骨节屈滋润骨节屈伸伸57 (二)化生血液(二)化生血液   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于脉   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于脉 中,化生为血液,滋润濡养全身。

      中,化生为血液,滋润濡养全身 津液可调节血液浓度,津血互化津液可调节血液浓度,津血互化  58 (三)调节体内外环境的阴(三)调节体内外环境的阴 阳相对平衡阳相对平衡 ( (四四) ) 排泄废物排泄废物59 第五节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关系60 二、气与血的关系二、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一)气为血之帅61 1.1.气能生血气能生血   机机理理::气气是是血血液液化化生生的的动动力力,,气气为为血血液化生的原料液化生的原料            生理生理:气充盛则血液充足:气充盛则血液充足   病理病理:气虚亏则血虚:气虚亏则血虚   治疗治疗:补气生血:补气生血62 2.2.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机理机理:气直接推动血行:气直接推动血行 气通过促进脏腑功能而推动血气通过促进脏腑功能而推动血 行生理生理:气行则血行:气行则血行病理:病理:气虚、气滞则血瘀,气逆、气气虚、气滞则血瘀,气逆、气 陷可出血陷可出血治疗治疗:补气、理气、降气、升提:补气、理气、降气、升提63 3.3.气能摄血气能摄血 机理机理: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 固摄作用。

      固摄作用 体现于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体现于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生理生理:气摄血,防止血液溢出脉外:气摄血,防止血液溢出脉外 病理病理:气不摄血则出血:气不摄血则出血 治疗治疗:补气摄血:补气摄血64 (二)血为气之母(二)血为气之母 1.1.血能养气血能养气 机理:机理: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液的濡养 生理:生理:血足则气旺血足则气旺 病理:病理:血虚则气虚血虚则气虚 治疗:治疗:养血益气养血益气65 2.2.血能载气血能载气   机理机理: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生理生理:血为气的载体:血为气的载体 病理病理:气随血脱:气随血脱 治疗治疗:补气固脱:补气固脱66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一)气能生津   机机理理::气气是是津津液液生生成成的的动动力力,,津津液液的的生生成成依依赖赖于气的推动作用。

      于气的推动作用 生理生理:气充盛则津液足:气充盛则津液足 病理病理:气亏虚则津液不足:气亏虚则津液不足 治疗治疗:补气生津:补气生津67 (二)气能行津(二)气能行津 机机理理::气气是是津津液液在在体体内内正正常常输输布布运运行行的的动力 生理生理:气行则水行:气行则水行 病病理理::气气虚虚、、气气滞滞则则水水停停,,即即““气气不不化化水水”” 治疗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行气与利水并用68 (三)气能摄津(三)气能摄津    机机理理::气气通通过过对对津津液液排排泄泄的的有有节节控控制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 生理生理: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 病理病理:气虚,固摄力量减弱则津液外:气虚,固摄力量减弱则津液外     泄     泄 治疗治疗:补气固津:补气固津69 (四)津能生气(四)津能生气 机理:机理: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     温化,可化生为气。

           温化,可化生为气 生理生理:津充气旺:津充气旺 病理病理:津液亏耗则气衰少:津液亏耗则气衰少 治疗:治疗:气阴两补气阴两补70 (五)津能载气(五)津能载气 机机理理::气气的的运运行行须须依依附附于于津津液液,,否否则则会会漂漂浮浮失失散而无所归散而无所归 生理生理:津液是气的载体:津液是气的载体 病理病理:气随津脱:气随津脱 治疗:治疗:益气固脱、补液养津益气固脱、补液养津 注意:注意:汗、吐、下,中病即止汗、吐、下,中病即止71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四、血与津液的关系(一)津血同源(一)津血同源 化源相同:由水谷精微化生化源相同:由水谷精微化生 功能相同:滋润濡养功能相同:滋润濡养 相互滋生、互相转化相互滋生、互相转化津血津血同源同源72  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心肺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心肺    作用下入脉中,与营气结作用下入脉中,与营气结    合化为血合化为血 津液是血液化津液是血液化 生的组成部分生的组成部分   分散于肌肉腠理处的津液分散于肌肉腠理处的津液,,   不断渗入孙络化生和补充血不断渗入孙络化生和补充血 津血互化津血互化     液以濡润脏腑组织和官窍液以濡润脏腑组织和官窍 脉中津液可渗脉中津液可渗 出脉外化为津液出脉外化为津液     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         “夺血者无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夺汗者无血”。

      73 你们好 思思 考考§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几脏有关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几脏有关?各起何作用各起何作用? §气和血在生理方面的关系如何气和血在生理方面的关系如何? §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如何如何? §何谓气机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在生理方面在生理方面如何体现出来如何体现出来? 7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