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77254495
  • 上传时间:2024-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6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研究 刘凌[*](深圳实验幼儿园 深圳518060)【摘要】一日生活皆课程,作为衔接一日各环节的 “纽带”,过渡环节是行程中间的 “驿站”, 它是中转与衔接,过渡环节的组织及实施应该做到自然合理, 衔接紧凑,彼此兼容,灵活安排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加强过渡环节实践反思,权衡幼儿自主性与教师指导在梳理、分 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分析过渡环节的价值、 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现状及问题, 结合本园十几例过渡个案教学,梳理并总结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的些许理念、 建设性意见及可操作性方法,以期对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组织及实施给予一定的借鉴与指 导进而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促使幼儿能在过渡环节的实践中充分体验自主与自然关键词】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 一、 引言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以及幼儿园课程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点就是一日活 动,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保证, 有序的一日生活能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与秩序感,而在每天反复的各项活动中,幼儿就建立了常规,就能进行有效地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彳T)»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 日生活”中写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这一规定的出台,源于长期以来在片面的集体教育、 强制行动大背景下,一日生活中的过渡(转换)环节所背上的种种十分糟糕的名誉 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延续了《纲要》理念,向幼儿园、向幼儿教师宣传正确的教育观、 儿童观,促使幼儿发展真正成为教育的出发点要贯彻“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的理念, 就要全面了解幼儿各年龄段和各领域的行为发展,重视学习环境的创设, 使幼儿真正能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学习, 细化一日生活的具体要求,保证幼儿自主与教师安排有一个基本平衡, 细化领域内容和建议, 努力使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得到具体落实一日生活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 而过渡环节作为一日生活不可缺少的 “纽带”,是教育工作者实现下一个教育活动目标的前提,也是上一次教育活动的延伸 [1]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的过渡被称之为过渡环节[2]过渡环节也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介于有明确目标和内容的活动组织形式之间、 用于转换的环节它是一种独特的,同其他环节一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教育资源, 能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其他的组织形式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交流互动 [3] 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早餐结束后至学习活动开始前, 学习活动结束后至户外活动前, 户外活动结束后至午餐前,午餐结束后至午睡前,起床后至有组织的活动前。

      不同的学者对于一日活动的过 渡环节都给予同样的重视,发展适宜性实践则更强调过渡环节需要成人进行最周密的计划[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朱细文( 2004)指出经过适度延长和调整后的过渡环节,其内在的、深层的世界观或工作机制是幼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思考和同时处理许多事 情,并且通过合理的分工,通过有机的分解和衔接,来提高行动的效率幼儿不必要等到一 件事情做完了才能够做另一件事情经过调整后的过渡环节既保证了不同活动的顺序发生, 又保证了整个一日生活外在的和幼儿体验内在的连贯性 [5]从幼儿的角度来说,过渡环节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 它有利于幼儿自主自律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过渡环节中一般会存在两种需求: 一是教学活动组织与安排的需求, 这一需求一直以来都处在显性的位置,大部分的活动安排都是从这一需求出发的;二是幼儿身心的需求 [6]过渡环节在整个相对比较正式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是教和学的时间和空间的空隙里的花絮, 这花絮可以被积极地建设成为幼儿积压的某种心理能量的释放空问、 成为不同学习风格的活动之间的铺垫和过渡,过渡环节可以帮助教师和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和在某些方面建立起积极的连续性教师可以借过渡环节来了解一些情况,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个别的、 “补课”性的指导;而幼儿也可以惜这个空间来完成一些他在前面的活动中没有完成的活动, 或是做一些调整改进。

      《纲要》写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 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如果单纯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和执行 《纲要》的精神,很可能导致的一个后果是人们将尽可能地压缩过渡环节中转换的时间, 通过与原来的集体和强制措施不同的另一些集体和强制措施来提高转换的效率[7] 二、研究述评及问题提出梳理已有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幼儿园过渡环节组织和实施存在如下问题:(1)教师对过渡环节欠缺教育意识, 表现为忽略过渡环节教育目标、 教育指导和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过渡环节形式乏味,没有采取幼儿喜欢的形式,教师语言平淡、简单,指令性 语言较多;(2)过渡环节消极等待和集中做一件事情的幼儿多, 幼儿常常无所事事;教师忙于准备下一活动,淡化对幼儿的观察、沟通和指导3)从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来看,过渡环节都是紧凑化的处理,但是从“以幼儿为本” 的角度来说,紧凑、频繁的活动转换环节,并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单一的紧凑化处理并没 有解决过渡环节的实质问题;(4)从教师的组织来看教师一般都是用如厕、 洗手等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环节, 环节之间的转换比较生硬,过多干预和催促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幼儿园过渡环节的转换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相关研究也较为稀疏。

      在梳理、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分析过渡环节的价值、 目前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本园十几例过渡个案教学, 梳理并总结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的些许理念、 建设性意见及可操作性方法, 以期对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组织及实施给予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进而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 促使幼儿能在过渡实践中充分体验自主与自然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组织(一)教师指导和幼儿自主的关系过渡环节中,教师的指导和幼儿的自主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好几种, 要依具体的情境而定人们既可以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尊重和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也可以在幼儿自主的前提下渗透教师指导的成分在本文中,我们认为这两条路都是可以走的, 也都是走得通的关键在于,教师不能片面强调其中的任何一方面, 也不能一次从两个角度同时进行 教师必须从其中一个方面出发,充分地发掘这一方面的内涵,然后再引进相对的另一个方面, 并且使这两个方面有充分的互动,如此循环往复无论我们预先从哪一个方面出发, 只要我们使教师的引导因素同幼儿的自主机制,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发生相互的作用, 我们就可以克服“非死即乱”的顽疾培养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和自立的生活习惯, 是幼儿园的一个工作重点和优势所在。

      一定程度上讲,教育的确具有规训的性质, 是充满着规训的力量 这种权力通过知识的 改造、情感的教化、内心的塑造使社会公认的真理和道德标准在被教育者的内心发生作用[8]福柯也曾说道:“人体是被操纵、被塑造、被规训的它服从,配合,变得灵巧、强壮 ” [9]幼儿园教育要确保幼儿能够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具有一定程度上行动的自 主性和自由选择的权力[10]过渡环节应是一个相对宽松的时空,在保证安全和基本秩序的前提下,幼儿可自主选择适应和调整的方式, 可以在各个活动区角进行探索, 也可以进行情感和经验的交流但从目前幼儿园教育实践来看, 教师对幼儿的规训在程度上过度, 在数量上过多,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在过渡环节中并没有得到尊重和体现, 整个过渡环节中幼儿的活动时刻受到教师严密的监督和控制 幼儿天生就是一个学习者和探索者, 他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 尊重和理解,使幼儿从丰富的积极体验中获得自信和自尊[11](二)过渡环节的适宜性实践观因教师的控制强调行动的效率,而幼儿的主动性强调幼儿心理的流畅和连贯, 即幼儿在教育因素规范下的自主调节 这种自主调节,一方面给了幼儿各自不同的个性以相当的空间, 使它们能够得以存在,得以表现和发挥;另一方面,它也从根本上改变了 “过渡 (转换)” 一词的含义,使它由人为的过渡转变为自然的过渡, 即由主动的“transfer”转变为自动的“flow”。

      过渡环节组织最强调将一日生活中进行不同环节转换的主体, 从教师的控制转向了幼儿自己的调节,将整个课堂生活的风格,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12]过渡环节教育意识要求教师在组织过渡环节的时候,应该正确认识以下问题:(1)打破原来严格的一次完成一件事情的教学时间进度表,取消那种将一日生活的整体时 间切分成为尽可能小块的时间的做法, 而增加弹性的时间, 增加幼儿有可能“长时间做一件事情”的机会;适宜的过渡环节实践应该适时延长过渡环节给幼儿自由活动和释放个性的时 间,为不同个性、兴趣的幼儿提供了空间, 同时也能给教师实现过渡环节教育价值的机会和时间如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让幼儿自由地给植物浇水、 说悄,悄话“尝试将故事和游戏 引入其中,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过来,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活动2)适宜的过渡环节实践应该调整作息时间,融合过渡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特点和 需求,自行安排活动的次序和时间的长度, 真正从幼儿的角度来灵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体现幼儿的主体位置板块式的作息使幼儿拥有了 “长时间完成一件事情”或 “跨时间完成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教师要讲究变通,仍要运用游戏、音乐、故事等方法与技巧,让板块之 间的过渡环节模糊、软化,边缘互相融合。

      3)过渡环节对于幼儿的一日活动来说是边缘的、不稳定的,从时间上来说也是非常 短暂的,经常界于两个活动之间因此, 需要采用弱化的方法来处理过渡环节,即将集体活动从高结构转化为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使前一活动顺利、 自然过渡到后一活动中去,使过渡环节与其他活动没有明显的区别虽然high/scope的成功经验在观念上提倡从教师的控制转向幼儿的自主调节, 但是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教师的指导和设计,也没有导致混乱无序的局面 四、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实施过渡环节的实施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过渡技能,唐华( 2007)指出衔接过渡技能包括活动式过渡、信号式过渡及线索式过渡三种活动式过渡是指以喝水、洗手、 入厕等短暂生活活动或小型游戏、娱乐、 操作活动衔接前后两个生活环节,实现活动转换过渡的方式; 信号式过渡是指教师利用音乐、琴声、铃声、动作、手势等作为信号吸引幼儿注意,将幼儿的兴 趣自然转向下一活动, 实现活动转换过渡的方式; 线索式过渡是指教师巧妙通过对前面活动 的总结而引出后面的活动,使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成为连接两活动的线索和手段, 顺利实现活动过渡的方式[13]在区角活动、自由活动、户外活动与室内集体活动之间的过渡中, 因存在人员数量的变化和等待的问题, 用各种短暂、有趣的活动来过渡最为合适。

      而两活动间正好需要幼儿入厕、洗手、喝水的,则用这些活动合理穿插,既是休息、调整 ,又是过渡、转换在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的活动过渡中,因需要幼儿转换情绪和心理状态,信号过渡不 失为最佳选择,已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会帮助幼儿立即兴奋或迅速安静 对于前后两环节知识联系较紧密或存在着知识、 技能迁移的更适合用线索式过渡, 这有利于帮助幼儿整合知识和技能,学会迁移,学以致用,并促进保教结合结合《纲要》和《指南》及相关研究,适宜的过渡环节应该是:(1)提前告知活动即将发生变化, 给幼儿一定预告信息和提醒; 教师在活动结束前可使用的两类信号:一类是可视信号;一类是听觉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