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晕轮效应案例分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209337019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6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晕轮效应案例分析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初期,总是先看到对方某一特殊突出的品质,它会像太阳的光线一样,遮掩住他身上其他的品质就似乎白天看星星时,虽然星星仍在那里,但是,太阳的刺眼光线使人们看不到星星的存在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特别好玩的试验,他让被试验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富有魅力,有的毫无吸引力,有的感觉一般,然后他让被试验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验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抱负的人格特征,如和气、镇静、好交际等这个试验的结果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做怪 晕轮效应带给人们在认知上的消极后果就是偏见所谓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个走进“晕轮效应”迷宫的人,势必会产生偏见例如,喜爱一件物品,就认为它什么地方都好,称心如意;假如不喜欢某件物品,就把它看得一钱不值在工作中,假如某个领导对你产生了晕轮效应,即使你以后做了好事,他也仍旧可能固执地认为你这是“别有专心”或“间或为之” 下面这个案例就是晕轮效应的很好证明 小林是一名旅行社的导游,有一次,他伴随一群来自中国X省的游客到西安游玩,其中一位阿姨叮嘱他说到了西安,一定要品尝“羊肉泡馍”这道风味名吃。

      可是到了西安,小林就把这事给遗忘了旅行的下一站是桂林,游客又提起这件事,小林这才想了起来,他抓紧向客人赔礼,并表示要增加其他节目作为补偿虽然他担忧游客还是会有意见,但没想到的是游客却反而把小林劝慰了一番 事后,他觉得特别惊奇,就把这件事讲给女朋友玲玲听玲玲也觉得有点惊奇,按道理说,旅行社的游客大多都是很挑剔的,对于这种事情多少都会有些意见,这位游客怎么会态度这么好呢?玲玲也是一名导游,她想了想,问小林:“你会不会是做了什么事,让游客特殊感动,结果连你的失误也包涵了呢?” 玲玲猜对了,团队入境不久,小林的确是做了件让游客特别感动、特别佩服的事那还是在南京中山陵巡游的时候,一个小偷偷了游客的提包,小林发觉后纵身从高台上往下一跳,截住了小偷的去路那提包是一对夫妇的,里面除了钱、信用卡之外,还有他们重要的证件及文件小林帮他们夺回了提包,这对夫妇自然是对小林感谢不尽全团的客人也都赞美不已,说是观察小林从那个高台上往下跳的时候,就像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一样 听完小林的叙述后,玲玲说:“遗忘订‘羊肉泡馍’当然是工作上的疏忽,但是,正是因为你之前的英勇行为,让客人对你产生了良好的印象,他们对你的评价一定是个大大的好人呀!既然是好人,那么失误就确定不是故意的。

      所以,这次的事情,还是你自己做的好事感动了客人呀!” 在本案例中,小林见义勇为抓小偷的举动,让游客们认为他是一位人格高尚的导游,这一光线遮掩了他漏订“羊肉泡馍”的失误晕轮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导游好的品质先被旅游者认知,后来的失误就会被遮掩;反之,一旦游客对导游形成了不好的印象,那么导游后来的优良品质和优质服务,旅游者也会视而不见,甚至还会放大导游的微小失误 在商业界,合理利用晕轮效应,也能成为商业促销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说,国外一些闻名品牌应用晕轮效应原则,不再将产品作为孤立的“光杆产品”来销售,而是通过为产品“打光环”、做广告,进一步提升产品形象、品牌形象及企业形象,使其成为“光环产品”、“明星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每日在上班高峰时,都会派出几名小姐站在路边向过往的行人鞠躬问好,并递上印有本公司字样的香巾为行人擦汗十几年如一日,为的就是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增加其产品的“光环” 由于晕轮效应会给人的认知造成障碍,影响我们正确地推断事情,因此,我们应当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影响,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知过程中不要戴空间上的“有色镜”、患时间上的“近视症”,当我们去评价、认知他人时,只有在感觉的材料非常丰富且符合于实际时,只有当这些材料和事实内部必定的、本质的联系充分显露出来时,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推断和结论。

      为克服偏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我们还需要熟悉以下几点 1.首次印象(首因印象)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首次印象首次印象是产生晕轮效应的“温床”,冷静、客观地对待首次印象特别重要比如,第一次见面时对方迟到了,我们可能会因此做出一个“此人不守时”的推断,但事实上或许对方真的遇到了某些不可抗力才会迟到这种状况下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对方的了解,不要以偏概全,以一次的失误推断整个人 2.刻板现象 刻板现象就是所谓的类化作用,即根据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的“贴上标签”比如,提起教师便使人联想到“文质彬彬”刻板现象是导致晕轮效应的一个原因,我们在认知中,千万别忘了人的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现象的作用所造成的印象 3.投射倾向 东郭先生尽管多次上当受骗,但仍不醒悟,原因是他本人有一副菩萨心肠,总认为别人和他一样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强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假如我们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留意,没有清醒、理智地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出现各种偏见 4.以貌取人 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常会不由自主地以外貌作为主要依据去评价人,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分。

      为此,我们在熟悉他人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受到表象的迷惑,注意了解对方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等深层次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