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清爽
  • 文档编号:599485601
  • 上传时间:2025-03-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0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近期,我国首次基于航空冰雷达技术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可以为河西走廊各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决策、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据介绍,航空冰雷达是一种搭载在飞机上对冰川进行透视观测的雷达,通过向冰川发射低频段电磁泼,例如P波段或VHF波段,接收冰川表面和冰底基岩的散射回波,经过处理和反演得到冰川厚度及储量信息此次调查是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建设的新舟60遍感飞机和奖状遥感飞机,搭载航空冰雷达与三维激光雷达,在甘肃省老虎沟12号冰川、七一冰川、宁缠河3号冰川开展了冰川透视探测。

      本次调查自2024年9月至11月,共有效飞行13架次,采集原始数据5.6TB,取得了冰川表面数字高程模型(DEM)、冰川底部基岩数字高程模型(DEM)、冰川剖面图、冰川储量、冰川三维透视图及3个典型冰川储量等成果,并结合探地雷达(GPR)测量数据完成了冰川厚度准确度评价验收专家组评价称,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复式山谷冰川冰厚测量,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摘自人民网赵竹青《我国首次采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材料二: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让人们一次次地在新闻中听到“冰川”这个曾经陌生的名词人们也愈来愈关心这些冰川的命运有些小伙伴还会好奇,这些远在山巅之上的冰川变化是如何被观测的呢?物质平衡是指单位时间内冰川上以固态降水形式为主的物质收入(积累)和以冰川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消融)的代数和这种方法是直接在冰川上布设测点,进行系统的定期观测,然后根据各测点的测量结果计算出整个冰川在全年或某一时段的物质平衡语文试题 第1页 共8页物质平衡观测侧重的是冰川本身高程的变化,而不仅仅是面积的变化由于冰川在不同位置的厚度差异较大,物质平衡观测在传统观测手段中是最为精确的一种方法由于冰川上遍布危险的裂隙和陡域,冬季还有雪扇的危险,物质平衡观测方式对于野外观测人员来说较为辛苦和危险。

      研究人员每年夏天在观测的同时,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如蒸汽钻对插在冰川上的花杆重新进行扦插在消融特别强烈的冰川下部区域,年纯冰消融深度可达10米多,如果错过夏天对花杆的维护,花杆可能会因为冰川消融而领倒,这意味着一整年的数据就此缺失因此,冰川的物质平衡观测需要每年不止一次地观测和维护,野外工作量极为艰巨且危险部分观测站还需要有人员整个夏季都驻守,他们不但要忍受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强烈的高原反应,还经常要面对来自野生动物的威胁是的,冰川上也有野生动物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工作的同事比较烦恼的是,在夏季,一到晚上就有棕熊跑到站上,闻进室内四处翻找一番后扬长而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环境保护卓有成效,棕熊的数量变多了遗憾的是,这种方法无法应用到冰川表绩较为发育的冰川,因为冰川表面都是大石头,花杆插不进去,如珠峰的绒布冰川同时,由于冰川不同海拔和坡向的积累、消融差异很大,物质平衡观测需要在冰川上合理布设较多的测点,所以此方法只适合于中小型冰川由于上述原因,全球能够坚持长时间且持续开展物质平衡观测的冰川少之又少,在中国,有连续10年以上持续观测记录的冰川不超过10条不少冰川物质平衡观测项目在持续几年后,往往因为后续资助中断等原因而被废弃。

      现今,在中国西部,仅有数个野外观测站的科研坚守者持续记录着冰川的变化,如天山的鸟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祁连山的老虎沟12号冰川和唐古拉山的冬克玛底冰川等这里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冰川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出气候变化,故对于冰川的诊断需要持续且更加精确的观测另一方面,现有的冰川观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残酷的结果,即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冰川正在逐渐消亡这对于每一位目睹该过程的冰川观测者而言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2019年,地处北欧的冰岛为一条冰川举行了一场独特的葬礼,以纪念该国一条叫作“Ok”的冰川的消亡本文谨将“Ok”冰川的墓志铭作为结尾:“在接下来的200年里,我们所有的冰川都将遵循同样的灭亡之路,这座纪念碑是为了承认我们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和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你知道我们做了什么摘编自高坛光《“问诊”冰川-浅谈冰川的观测》)材料三:中国的植物多样性可以跻身世界前三,植物家底的调查和保护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植物资源中有一颗被忽视的明珠-高山植物我国的高山植物多样性及资源异常丰富,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地区高山环境十分恶劣,土地贫瘠,植物生长周期非常漫长,种群规模非常小,分布范围狭窄,种群十分脆弱,对高山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影响大多是不可逆的,往往会导致物种灭绝。

      语文试题 第2页 共8页高山植物保护的分水岭在2021年,新出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纳入了大量高山植物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低海拔植物分布区逐渐上移,这使得许多高山植物的生存空间被挤压高山植物由于自身的特异性可适应极端环境,是许多高山贫瘠土地的“拓荒者”,而“掌爬”上来的植物直接“鸠占鹊巢”,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山植物首当其冲面临着生境被破坏的威胁依靠监管和宣传的被动保护都不足以有效应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和室内繁育等保护工作亟须积极推进摘编自张亚洲《高山植物的保护之路在何方?》)1.下列关于冰川“问诊”方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利用航空冰雷达技术观测冰川,需要向冰川发射低频段电磁波,并接收散射回波,才能得到相关信息B.航空冰雷达技术,填补了复杂山地冰川储量精确测量的技术空白,标志着国际冰川学研究进入新阶段C.物质平衡观测法,采用花杆测量,即在冰川表面安插花杆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局限于中小型冰川D.不论是采用物质平衡观测,还是运用航空冰雷达技术探测,这些实践都体现了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精神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采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在我国首次实现,因而此项技术称得上是我国的新兴技术。

      B.如果没有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强烈的高原反应带来的危险,物质平衡观测法不失为一种精确的测量方法C.冰川在不同海拔的积累和消融以及在不同位置的厚度差异较大,使得全球开展物质平衡观测的冰川很少D.只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有效保护受到冰川消融影响的高山植物,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四段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多次运用表达精确的数字,体现了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B.材料二在介绍物质平衡观测法的相关内容时,综合使用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C.材料二以冰川墓志铭结尾,发出保护冰川未来的呼吁,渗透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直击人心,引发共鸣D.种质资源保存是高山植物保护的有效措施,跨界者钟扬在西藏挑战极限,用行动做出了最好的注解4.材料三最后一段使用“拓荒者”“攀爬”“鸠占鹊巢”等词语,请简析其效果4分)5.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常说:“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语试题 第3页 共8页(二)现代文阅读目(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霞光记韩松落怎样才算“去过”一个地方,旅行家朋友尼佬的结论是:“至少待过一个白天或歇一晚路过当然不算在我看来,“去过”仍然可以分出许多层次,有浅度的“去过”,也有深度的“去过”,深度的“去过”里,应该有一条硬指标:是不是看见过一个地方的朝霞和晚霞因为,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景象,只有在一个地方停留得足够久,才有可能遇到上天的馈赠在西部,尤其在敦煌以西的地方,例如新疆,常常可以看到朝霞和晚霞因为,霞光是阳光和云层、水汽、尘埃联合生产出来的,西部的气候,特别适合生产霞光晴朗往往特别彻底,暴雨也经常猝不及防,干燥和湿润的对比来得非常强烈,霞光就在这种动荡里产生它是戏剧化的、激烈的、大开大合的,是天空最暴烈的情绪表达我在沿海地区生活过很久,从没看见过西北那样的霞光,因为那里常年水汽蒙蒙,阳光不够强烈,缺乏这种暴烈和戏剧性记忆里最美的霞光,是十五岁时看到的,那时我读高二,每天要上晚自习,晚自习是晚上七点开始,而西北的夏天和秋天,太阳是八点半以后才落山那天,我们在教室里自习,起初的一个小时,什么都很正常,落日的光芒,金灿灿地洒进教室里,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八点刚过,天空之上,似乎有什么机关被启动了,晚霞开始变换各种颜色,金红、火红、淡粉、深棕、黑红、灰红,艳丽浓烈的云,翻江倒海一样地在天上翻滚,云层的缝隙里,金光像探照灯一样照下来。

      起初,只有几个人发现了天空的异样,以为这异样很快会过去,只随意张望了几眼,十几分钟后,天空各种颜色的翻滚越来越剧烈,似乎有一场战争在天上发生我们全都涌到窗前去,又惊又喜地凝望,别的窗户里,也传来叽叽喳喳的语声,整座教学楼,慢慢喧闹起来直到九点,天彻底黑下去,天地交接的地方,镶着一点熔岩一样的金红色,算是霞光存在过的最后一点证据又一年的早晨,我醒得特别早,透过大大的玻璃窗,我看见秋天的天空,朝霞像疯了一样汹涌,微光中,什么地方的树在轰鸣,声音像海,鸟群惊慌失措,急雨一样从窗子外飞过去那朝霞非常有力量,地上的屋子好像被那力量带着,歪斜了向着一个方向斜过去,于是屋顶更尖峭,窗户变成菱形这景象只持续了几分钟,很快,朝霞消失了,天上甚至连一点死灰一样的痕迹也没有留下后来,我再也没遇见过那种近乎礼遇的霞光但一年四季,在这霞光地带里,我们还是经常会因为天空的暴烈戏剧,涌到窗前去,每一次都和第一次看到时一样惊奇天空的戏剧,还要地上的事物与之配合,所以,西部的最佳观霞点,应该是沙漠和丹霞地貌朝霞或者晚霞,映照在金色的沙丘、红色和赭色的山崖上,是非常壮丽的,只是,很多人在西部生活过好多年,却从来都没有遇见这种壮丽,只在别人拍摄的照片上,看到过那种情景。

      都是因为,那是一种可遇不可求之景语文试题 第4页共8页在这样霞光涌动的地方生活过,才会明白西部人性格的构成,那种幽暗和热烈共存,那种闷沌和激烈并具的性格,应该就是霞光、烈日、暴雨共同制造的吧西部人的性格,就是霞光和烈日的结晶,是长空和大地共同雕塑的形象,是天上的景象在地上具体而微的呈现所以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里提出“地理性格”这样的说法,用一个地方山川河流的形态,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为人们的性格做注解西部人和沿海人的性格差异,完全可以为这个论点提供证据只有见过西部的霞光,才算是“去过”西部,要见过一个地方那些近乎馈赠的景象,才算“去过”那个地方在这个意义上,我只“去过”西部,何等浅陋,又何等有幸我也只依恋那种被霞光映照的性格,熟知那种性格里的一切细节和缺憾,总有局限,却又让人心胸激荡6.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去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