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安徽地区玉米地老虎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农林学专业论文】.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8968113
  • 上传时间:2017-09-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安徽地区玉米地老虎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摘要总结了安徽地区玉米地老虎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提出其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地老虎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地老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安徽地区 地老虎是多种地老虎的总称,别名土蚕、地蚕、切根虫、截虫等,目前在玉米上危害严重的有黄地老虎(Agrotis seqetum Schiffermuller)、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g)、大地老虎(Trachea tokionis(Butler)),均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多食性害虫,为害高粱、甘薯、芝麻、向日葵、烟草、豆类、麻类、谷子、糜子、麦类、瓜类、蔬菜类等农作物对玉米地的危害主要是地老虎幼虫从地面咬断玉米幼苗的茎部,使整株死亡,玉米主茎硬化后该虫还可爬到上部为害生长点玉米缺苗会降低产量,使玉米成熟度不一致,浪费人力物力,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减少农民收入的同时又降低他们的种粮积极性,所以要切实抓好玉米地老虎防治工作,确保玉米丰收目标的实现安徽地区玉米地老虎危害主要就是小地老虎危害,现将其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16~23 mm,翅展 40~45 mm,体暗褐色,内外横线均为双线黑色,呈波浪形,将翅分成三等分。

      前翅中室附近有 1 个环形斑和 1 个肾形斑,肾形斑外侧有一明显的黑色三角形斑纹,尖端向外,在亚外缘线内有 2 个尖端向内的黑色三角形斑纹后翅灰白色,腹部灰色雄蛾触角为羽毛状,雌蛾触角为丝状卵散产,直径 0.4 mm,馒头形,顶部稍隆起,底部较平,表面网状花纹初产时乳白色,逐渐变为米黄色、粉红色、紫色,至孵化前转为灰黑色幼虫共 6 龄,老熟幼虫体长37~42 mm,体色为灰褐色至黑褐色,臀板黄褐色,有明显的八字黑褐色斑纹蛹体长 18~24 mm,赤褐色,有光泽 2 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 安徽地区由于地域气温有差异,地老虎可分为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 2 个区域(这 2 个区域只是虫害发生时间和全年发生代数不同),江北地区 1 年 4 代,江南地区 1 年 4~5 代小地老虎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8~32 ℃,最适环境温度为15~25 ℃,相对湿度 80%~90%,有效积温常数 504.47 ℃/d [1]蛹、老熟幼虫、成虫均可在土中越冬后,翌年 2 月底至 3 月成虫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对糖、醋、酒的气味敏感,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每雌虫平均可产卵 800~1 000 粒,卵大多产在土面或杂草叶背。

      幼虫共 6 龄,初龄、1 龄和 2 龄幼虫喜于菜株心叶或嫩叶上取食,吃成针状小孔洞,3 龄前昼夜活动,安徽地区 4 月中下旬为 1~2 龄幼虫的盛期,幼虫 3 龄后进入危害期,白天潜伏在作物或者杂草根部附近土中,傍晚活动,爬到蔬菜秧苗上危害,在土表 2~3 cm 初咬断秧苗嫩茎,对新鲜杂草及菜叶有嗜好趋性,会假死,并常将咬断的幼苗拖放在洞口,易于发现幼虫发育历期因温度而异,15 ℃时 67 d,30 ℃时仅 18 d蛹发育历期 12~18 d,越冬蛹则长达 150 d[2]小地老虎喜温喜湿,当玉米拔节,其基部茎秆木质化后,则危害渐少以第 1 代幼虫危害最严重,江南地区在 4 月中旬至 5 月初高龄幼虫的生发期,江北地区高龄幼虫的生发期则在 4 月底至 5 月初虫害的发生、危害程度和过冬害虫基数、天气、土壤、虫源迁飞等因素有关,如过冬害虫基数大,翌年虫害就会相对严重;3 月安徽地区如果有倒春寒和结冰天气出现,就会在一定程度减少害虫数量,降低危害程2度[3]3 防治措施 3.1 农业、生物及物理防治 一是锄地灭卵法为害棉苗的地老虎,习惯将卵产在田间土块和枯草棒上根据这一规律,春播前进行精耕细耙,或及时划锄中耕,或到田间踩坷垃,往往可使卵的孵化率大大降低。

      二是清除杂草法铲除杂草,减少地老虎适宜生存环境(尤其是刺儿菜),以减少虫源[4]三是糖醋液诱杀防治法糖醋液的调配方法为:糖 6 份、醋 3 份、白酒 1 份、水 10 份、90%敌百虫 1 份调匀即可,制成诱杀液四是堆草诱杀法地老虎喜食鲜嫩杂草特性,可将杂草、树叶直接散堆在田间,次日清晨翻开杂草、树叶捕捉五是泡桐叶诱杀法针对地老虎喜爱泡桐叶独特气味这一习性,将采集的新鲜泡桐叶用清水浸泡 20~30 min 后,于傍晚放入菜田中,放叶 900~1 200 片/hm2,次日清晨可将聚集在泡桐叶上的地老虎幼虫捕捉灭杀六是黑光灯诱杀法地老虎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在晴朗、微风、无月光的夜晚使用,能起到很好的诱杀效果在黑光灯下放一盆水,水中放农药,或倒一层废机油,也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七是人工捕捉法利用地老虎昼伏夜出的习性,清晨在被害幼苗周围的地面上,用小铁锹或小木棍挖出地老虎杀灭,此法用于虫害低发田块 3.2 药剂防治 一是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处理法播种前剂拌种是防治该害虫的有效措施,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 0.2%~0.3%,拌种前药剂加水量为种子重量的 5%~7%,或用 48%毒死蜱乳油 10 mL 加水 1 kg 拌种 10 kg,堆闷 3~5 h 后播种。

      二是撒施毒土、毒沙法用 50%辛硫磷乳油 7.5 kg/hm2 加水适量,喷拌 1 875~2 625 kg/hm2 细土,或用 1 份 20%速灭菊酯乳油拌 2 000 份细沙撒施,或用2.5%敌百虫粉,22.5~30.0 kg/hm2 拌细土 150 kg/hm2,撒在心叶里;也可用 5%毒死蜱颗粒剂 45 kg/hm2,加适量细沙土混合均匀,撒于玉米苗根基处三是药剂灌根法在虫龄较大时用 80%敌敌畏乳油或 50%辛硫磷 3 kg/hm2 对水 6 000 kg/hm2 灌根此外,1~2 龄幼虫期食量小、危害轻,抗药性弱且在植株上危害,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3 龄前可选用喷粉、喷雾或撒毒土进行防治,3 龄后可用毒饵或毒草诱杀具体做法如下:①喷粉用 2.5%敌百虫粉或 2%甲基异硫磷粉在翻耕时撒施用 40%辛硫磷 1 000 倍液、2.2%海正三令 3 000 倍液、10%除尽 1 500 倍液、0.5%绿卡 1 500 倍液喷雾等③毒饵诱杀防治 3 龄后的大龄幼虫,最好进行毒饵诱杀,可用 40.7%乐斯本或 90%敌百虫按 100 mL 药、500 mL水、5 kg 诱饵(麦麸或棉饼,炒香最好)的比例配制,用 37.5~45.0 kg/hm2 为宜;或用 50%辛硫磷乳油 750 g/hm2,拌棉籽饼 75 kg/hm2;或用 90%晶体敌百虫 7.5 kg/hm2 加水 45~60 kg/hm2,喷在 50 kg 碾碎炒香的棉籽饼或麦麸上;或用 50%辛硫磷乳油 750 g/hm2,拌棉籽饼 75 kg/hm2(或铡碎的鲜草)。

      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每隔一定距离一小堆(用泡菜水或发酵的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农药,也可制成诱杀液)④敌杀死特效法2.5%敌杀死乳油 600 mL/hm2,对水 1 125 kg/hm2 于日落后对整块玉米地幼苗喷洒,茎叶要喷湿(如对地全面喷洒,效果更佳),日落前不可施药,药液一旦蒸发防效就大大降低该法对小龄幼虫、大龄幼虫都有神奇效果 4 参考文献 [1] 杨主鹤.一代小地老虎卵、幼虫历期观察[J].上海农业科技,2004(6):11. [2] 杨建全,张玉珍.小地老虎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J].福3建农业大学学报,1998,27(4):510-512. [3] 向玉勇,杨茂发.小地老虎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636-14639. [4] 莫尚品.小地老虎的调查与防治试验[J].四川农业科技,1993(3):21-2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