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支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docx
35页五支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5.1场地现状稳定性及适宜性 105.2地震效应与地震稳定性评价 105.3路基岩土工程评价 115.4对周边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评价 135.5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 135.6特殊性岩土评价 135.7路基均匀性评价 135.8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145.9 路基.上干湿类型 145. 10地下水作用评价 146. Il水、土腐蚀性评价 146结论与建议 156.1 结论 157. 2建议 15附件、附图:序号附表名称附图号张数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11.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23.3重型动力触探统计表31.4边坡稳定性计算表41.序号附图名称附图号张数1图例1-11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113岩土工程剖面图3-1-3-994钻孔柱状图4-1-4-1212序号附件名称附件号份数1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报告1目录1前言 11.1 工程概况 11.2 勘察等级 11.3 勘察阶段及勘察范围 11.4 勘察目的与任务 21.1 6勘察收集利用资料 31.7 勘察方案布置 41.8 勘察方法及工作质量评述 52自然地理概况 62.1 行政划区及交通现状 62.2 气象条件 62.3 3水文条件 63岩土工程条件 61. 1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62. 2地层岩土特性 63. 3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74. 4地质构造 75. 5水文地质条件 76. 6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77. 7特殊性岩土 78. 8岩、土可挖性分级 89. 9地震 8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810. 1室内岩石试验成果统计 811. 2重型动力触探N635 912. 4波速测试 913. 5设计参数取值原则及建议值 95岩土工程问题评价 10场地类别划分表 表L2-1判定因素场地环境情况场地复杂程度地形、地貌地貌单元单一,地形角一般I〜10°简单岩层倾角C)14°中等夏杂岩体完整性岩体较完整简单岩土特征种类较多,较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中等复杂土层•厚度(m)0~40.OOm蜕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简单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强烈程度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15m中等第杂岩质边坡<15m洞顶覆岩厚度与河跨之比无地下洞室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与无采空区相邻建筑影响程度小简单综合确定中等复杂1.2.3工程勘察等级本道路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中等复杂,确定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3勘察阶段及勘察范围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渝建[2013]345号、渝建[2013]346号文件,对本工程的勘察范围与勘察阶段进行判定,判定结果为勘察范围满足要求,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判定表见表表1.3-21前言1.1 工程概况为解决周边居民出行问题,经地产集团公开招标(业主,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我院中标“翠云片区D区五支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项目,本项目的设计单位是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贲任公司道路名称设计道路长度(m)设计路面高程(m)设计车速 (Km/h)路幅宽度(m)道路等级工程安全 等级翠云片区D区五支路392. 145321. 754〜334. 28320.0016. 00城市支路二级道路设计情况一览表 表1.1-1据设计方案,本次拟建的翠云片区D区五支路位于重庆市中央公园南侧,拟建的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起讫里程K0+000〜K0+392.145,起点设计标高334.283m,终点设计标高321.754m,设计车速20km∕h,道路标准横断面宽16m,双向2车道,道路全长392.145m,道路全程为新建段,道路设计情况见一览表LIT根据道路设计方案,D区五支路道路涉及挖、填方边坡:最大岩质挖方边坡高度约5∙20m(5-7-5-7,剖面);地大土质挖方边坡高度约10.60m(5-3—5-3’剖面),破坏后果严重,安全等级为二级。
1.2 勘察等级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3章3.2.1、3.2.2、3.2.3、3.4.14条例与第4章4.L2、4.1.4条例;以及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BG50330-2013第3章3.2.1条例与第四章4,1.4、4.1.8条例判定如下:1.2.1 工程重要性等级本工程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支路,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边坡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1.2.2 场地类别划分本工程场地地形地貌中等熨杂,地貌单元的单一,地形坡角整体呈1〜10°;岩土种类较多,包括素填土、砂岩、砂质泥岩和页岩,性质变化较不均匀,存在特殊岩土(素填土);岩体较完整:素填土层厚度0.0〜40.0m;地表、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较小;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不强烈本工程场地类别为中等豆杂场地,见判定表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圉判定表 表1.3-2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无该类边坡/2对于有外帧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
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用线已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同时勘察范围招过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上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圉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L5倍边坡高度场地内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L5倍边坡高度.满足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闹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朋边坡前^边界(即剪出口位置).无该类土质边坡/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无该类基坑边坡/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该类基坑边坡/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圉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该类基坑边坡/1.4勘察目的与任务1.4.1 勘察目的根据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收集已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水文资料,对工程部位实施勘察,以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岩土工程、环境地质及特殊地质条件,为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依据与必要的相关设计参数。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初步勘察)判定表 表1.3-1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项目1在曳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皱为一级的建设顼目.本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不需要其他建设场地1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不需要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地貌单元单一,地形角一般1~10不需要3三峡库区175In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葩闹内的建设场地不属于三峡库区范国内不需要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不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不需要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要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要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OO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要4主跨跨径15Orn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
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要(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5)《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15;(6)《中国地震动峰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D2009版;(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9)《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10)《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11)《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12)《士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1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技术标准(1)《公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GC20-2011);(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2020);(8)《建筑岩土工程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5.4 执行的重庆市建设技术标准(1)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2)《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5)《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
1.6勘察收集利用资料拟建工程场地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翠云片区D区,本次勘察借鉴和引用的资料主要有:(1) 1975年~1977年由四川省地质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完成1:20万重庆幅区域水文地1.4.2勘察任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要求及拟建物的结构特点,本次勘察的任务有:<1)收集拟建工程场地相关资料2)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3)查明拟建工程场地内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并提出处理建议,评价场地的整体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4)查明拟建工程场地、路基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类别、结构构造、厚度、分布、工程特性等,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5)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为路基选择及边坡治理等提供依据6)查明是否存在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