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前期的词简介与赏析.ppt
13页宋 词(一)北宋前期词坛状况学习导航:宋词的分期• 北宋前期词坛晏殊、欧阳修、柳永、 • 北宋后期词坛苏轼、晏几道、秦观、周邦彦 • 南宋前期词坛李清照、张元干 • 南宋后期词坛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张炎北宋前期词坛一、宋初五十年的创作概貌 1、词坛极度冷寂 2、主力军是降宋的南唐君臣3、宋代文人几乎创作二、追随南唐:宋初台阁词人1、代表人物:寇准、宋祁、晏殊、欧阳修等 2、创作取向 这批词人延续了南唐词的 创作风气,好作小令,措辞华 美,言情缠绵,反映出温和含 蓄、柔软婉丽的审美情趣 3、晏殊、欧阳修• 冯煦称:“宋初大臣之为词 者,独文忠与元献学之既至 ,为之亦勤,翔双鹊于交衙 ,驭二龙于天路 • 晏殊和欧阳修对后代的影响 较大,并称“晏欧” (1)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 西抚州)人,• 所著为《珠玉集》,是宋人流传 后世的第一部词集,被称为“北 宋倚声家初祖”• 晏殊词的特点:主题以“艳情”与“闲情”为主具有“真”的特质用语警炼,描摹细腻• 赏读:《浣溪沙》、《蝶恋花》(2)欧阳修 •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 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 安)人。
有《六一词》、《醉翁 琴趣外编》 • 欧阳修能熟练地运用“新声之调” ,吸收民间市井音乐的影响• 他的词于婉丽之余充满深挚之情 ,有别于晏殊的舒缓雍容有别 • 赏读:《踏莎行》、《蝶恋花》 (3)晏欧词与南唐词风• 晏殊、欧阳修的词作,尤其是受冯延巳 的影响特别大 • 三者的词基本都是以言情为主,但内在 意蕴不同 • 冯延巳词中的闲愁隐含着些许无奈哀痛 ,身为人臣,不得言明,须怨而不怒, 故而多采用寄托手法,含而不露 • 晏殊词中的惆怅忧伤,是惊见繁华盛世 流逝之后的敏感睿智,含蓄而不深厚 • 欧阳修词境虽不阔大,但寄真情于其中 ,深得冯延巳婉约缠绵的韵味三、开拓词境: 范仲淹、王安石、张先 1、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2、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 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 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3、这两位词人都身居要职,用心不 在词,作品传世也不多,但个别 佳作具有开拓词境的重要意义4、赏读:《渔家傲》(范仲淹)、 《桂枝香》(王安石) 5、张先• 张先,字子野,吴兴人,有 《安陆词》 • 张先在词的体式和功能上, 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 他创作了大量的唱和词、赠 别词,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 其次,他作词好写题序,改 变了以往词作有调无题的传 统格局四、转变词风:柳永 1、市民气十足的叛逆文人 • 柳永(984-1053),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
先世河东人,后南迁于闽,定居崇安(今属 福建)五夫里有《乐章集》• 无论是柳永其人,还是其词,都 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叛逆性 2、柳永词的新变(1)大量创制曲调,以长调慢词为主 要表现形式 赏读《八声甘州》 (2)表达鲜明的市民意识、以都市生 活为题材 赏读《望海潮》 (3)以赋为词,工于白描赏读《雨霖铃》思考并讨论:唐圭璋 先生称这首词“余恨无穷,余味不 尽”如何理解? (4)语言风格以俚俗为主要特征 4、柳词俗调俗情的时代意义 • 首先,都市风光、市民情态被纳 入词中,是文学反映社会的需要• 其次,采用长调慢词,是迎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需要• 再次,柳永创制慢词,促成慢词体制成熟与兴盛的举动,正与宋 代文学发展的大趋势相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