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民族头饰及其功能.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5891272
  • 上传时间:2018-03-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民族头饰及其社会功能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民族头饰及其社会功能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阳 550001)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清代贵州各民族的发型和装饰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多样性和原始性, 但总体上各民族头饰以男子薙发、女子高髻、以布缠头等为主要特色各民族 头饰既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也是婚姻和贫富状况的标记竹枝词给我们展现了 各民族的头饰演变发展过程,为民族头饰研究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关键词:清代清代; ;贵州贵州; ;民族头饰民族头饰; ;功能功能贵州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贵州斑斓多彩的民族服饰, 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清代竹枝词对贵州的民族服饰多有题咏,是研究民族 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 一、清代贵州民族头饰类型一、清代贵州民族头饰类型 从竹枝词看,各民族头饰丰富多彩,展示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头饰包括 发型和装饰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年龄和婚否的差异而导致各民族头饰 千差万别,从一侧面反映少数民族观念形态的变化过程 清代贵州各民族头饰从发型看,虽然多种多样,以“锥髻”最为普遍 “锥 髻”即将头发盘于头顶如锥状,谓之“盘髻” 、 “挽髻”或“绾髻” 。

      具体发型样 式有螺蛳髻、牛角髻、羊角髻、螃蟹壳等如尤侗《土谣》 “螺髻斑衣马镫冠” 是记载龙家的螺髻尖顶是彝族的传统头饰,俗称“天菩萨” ,并影响白额子、 尖顶苗等族群如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 “尖顶螺蛳髻上翘,白衣同类喜相 邀” ,是指白额子的尖顶螺蛳髻毛贵铭又载“仲冬初一早过年,尖顶苗家忙下 田” ,是指贵阳府的尖顶苗“男女皆梳尖顶髻” 牛角髻见于田榕《黔苗竹枝词》 “黄杨梳插银簪亸,角髻峨峨一尺量” ,是说“蔡家苗妇人髻甚高,若牛角然” 羊角髻见于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载“苗妇梳完羊角髻,教儿莫向鬼堂行” 是记载楼居苗的羊角髻 《百苗图》中记载楼居苗“妇人以羊角为髻” ,但因语 焉不详,刘锋猜测这是用一种羊角形的小木梳挽发髻1其实根据竹枝词看,与 牛角髻类似,指发髻形状似羊角余上泗《蛮峒竹枝词》 “椎髫浑如螃蟹壳,两 簪横绾压乌云” ,作者反映了土人“妇人髻如太平冠而色黑,故人戏为‘螃蟹 壳’ ” 舒位《黔苗竹枝词》载“一梳飞上昆仑月,便是君家黑牡丹” 原文注: 东苗“挽发盘头,笼以木梳故用唐人墨池、雪岭之事为咏” 这是指东苗妇女 的发型是将头发盘于额头上,笼以新月形的梳子,其新月形头饰即诗中的“昆 仑月” 。

      这些锥髻的组成多杂马鬃、牛鬃及人发等物如余上泗《蛮峒竹枝词》 “石 路参差行步缓,含梳鬃髻半边垂”说明花苗“妇人以马鬃盘髻上,垂于半边, 笼以木梳” 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载“汉儿不识巧妆梳,笑说苗家多大头; 左髻盘盘龙戏水,右髻盘盘狮滚球” 原文注:大头龙家“女着土色衣,以牛马 鬃尾杂人发盘髻如盖,故名‘大头’ ” 而高坡苗“妇女以木板尺许绾髻上” ,故 又名顶板苗正如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载“高髻苗娃顶板多,问郎家住 哪山坡” 以布笼头盘髻最典型的是侬人,如舒位《黔苗竹枝词》载“暮雨匆匆1刘锋《百苗图疏证》 ,民族出版社 2004 年,第 218 页过绿塍,朝来入市发鬅鬙;生愁女伴多轻薄,新压青花布一层” 原文注:侬人 “妇人私一男则髻上蒙青花布一方,布愈高而意愈得凡入市交易,髻上布有 积累至数十层者,同伴皆啧啧艳指称之”2 以上诗歌多咏女性“锥髻”的发型,其实清代贵州少数民族男女流行 “锥髻”的发型,男性“锥髻”的发型也常见如田榕《黔苗竹枝词》 “黄杨梳 插银簪亸,角髻峨峨一尺量”与“髻顶如椎刚不翦,髭根似草却频芟”等诗句 反映翦头仡佬“男女俱挽髻顶心,四围翦之才蓄寸许”3。

      余上泗载“晓出山头 结髻尖,负煤归去更担盐”4的竹枝词指的是六额子“男结尖髻” 毛贵铭《西 垣黔苗竹枝词》载贵阳府的尖顶苗“男女皆梳尖顶髻” 除了发型外,各民族头饰的装饰也丰富多彩,大致包括天然装饰物和人工 装饰物两类天然装饰物有海蚆、野花、薏苡、绿珠、鸡羽毛、狐尾等,人工 装饰物有银饰、头帕、花帽等各民族头饰具有护身的物质功能和审美的精神 功能 贵州民族头饰中装点海蚆、野花、薏苡、绿珠、鸡羽毛、狐尾等天然装饰 材料,表现出粗犷、古朴的美感海蚆即产于热带地区的海贝串珠据考证在 明代是云南地区各民族的货币5古代贵州各民族与云南各民族有贸易往来,但流入贵州的货币因商品率不高,很快成为装饰品明代郭子章《黔记》载龙里 一带“妇人杂海蚆、铜铃、药珠,结缨络为饰” 以海蚆为头饰在披袍仡佬中最 突出田榕《黔苗竹枝词》载“海蚆倒插红緌好,花树前头玩月生” 作者注明 “夭苗妇女戴海蚆,缀以红緌” 乾隆时期余上泗《蛮峒竹枝词》载“装头环缀 海蚆牢,裙染羊羔五色毛;却怪男儿毡一片,匪袍翻得号披袍” 作者注披袍仡 佬“妇人首缀海蚆”6张澍《黔苗竹枝词》载“青布衣巾缀海蚆,方袍阔洞似 袈裟;奇装自是蛮方制,乐府从翻苏布遮” 。

      也是说明披袍仡佬女子“以丝扎发, 披青巾袋,上缀海蚆”7再如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载“线扎乌云巾袋飘, 方袍赤脚画难描;上街笑语成群过,头上海蚆如步摇” 原文注明披袍仡佬“女 子以线扎发,蒙以青巾袋,上缀海蚆”8易梧冈《黔苗竹枝词》有诗云“布袋 披身缀海蚆,羊毛五色织裙花”9也是记载披袍仡佬以海蚆作头饰特点此外, 竹枝词也记载壮族、苗族以海蚆作头饰如刘韫良《牂牁苗族杂咏》歌咏生僮 诗有“花布龙头海贝嵌,绿纱轻软别衣衫”10,说明壮族也有以海蚆作头饰的 习俗今天贵定的苗族仍保持以海蚆为饰的习俗,且被人称为“海蚆苗”11 清代贵州有些族群以野花为头饰余上泗《蛮峒竹枝词》记载彝族头饰是 “髻插山花死不饶,盘龙双绾妒云翘” 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 “顶营西堡 住苗娃,不是张刘即赵家;缁布冠儿如马灯,上头斜插一枝花” 原文中注明马 灯龙家“妇女缁布为冠,若马灯状,加髻,上以簪束之,上插花” 刘韫良《牂 牁苗族杂咏》记载谷蔺苗的头饰是““翠髻慵梳散发拖,笠尖斜插野花多” 李世 钧《苗俗杂咏》 “采得山花杂不分,盈头斜插馥氤氲” ;张国华咏黎平府竹枝词2(清)舒位《瓶水斋诗别集》卷 23(清)田榕《碧山堂诗钞》卷末《附录》 ,黔南丛书本4道光《大定府志》卷 58《文征八》5江应梁《西南边疆民族论丛》 ,珠海大学出版社 1948 年第 89 页6道光《大定府志》卷 58《文征八》7(清)张澍《养素堂诗集》卷 3,清道光刻本,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藏8(清)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一卷本,清光绪刻本9雷梦水等《中华竹枝词》 (五)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7 年10(清)刘韫良《牂牁苗族杂咏》 (1 卷本) ,民国手钞本,贵州省图书馆藏11刘锋《百苗图疏证》 ,民族出版社 2004 年,第 11 页“归来汗浸红妆润,折得山花插鬓斜” 。

      廖大闻《黎峨杂咏》 “流寓客民行杖竹, 赶场苗女坐簪花” 诗中注:“其有以兰蕙成枝插鬓者苗女也”12作者特意描 写其头饰是以兰蕙之类的野花或香草装饰 女性头饰插野花,而有些族群男性未婚青年则头插白鸡尾或锦鸡、野鸡尾 以为美,也作为未婚的标识尤侗《土谣》载苗人“身披木叶插鸡羽,铜鼓家 家赛斗牛” 田榕《黔苗竹枝词》 “日上翩跹插鸡羽,风飏左翼着羊裘” 作者注 明黑苗和白苗“男子插羽于首,婚则去之” ;齐周华《苗疆竹枝词》 “一阵苗蛮 走绿陂,阿谁无室已先知;试看头上标儿在,高插鸡毛缚楮皮” 作者注“镇远 之苗,多插鸡毛,便示未婚” 余上泗《蛮峒竹枝词》载黑脚苗“额边高插白翎 儿,出入那曾问崄陛”原注:“黑脚苗头插白翎”13胡奉衡《黎平竹枝词》 “头插鸡翎齐跃舞,岁时相庆祝升平” 石凝极《黎平竹枝词》 “一翎鸡尾当头 插,十部芦笙响未央” 14欧阳朝相《都匀竹枝词》 “金钱盘子绾鹅筒,斜插鸡 翎一剪绒” 今天六盘水苗族男子节日依然以雉尾翎羽为头饰贵州民族羽毛装 饰体现了对羽毛的偏爱,是古老狩猎生计方式和鸟崇拜的原始文化遗存 天然装饰物体现了贫富之分有的族群以五色药珠为饰,贫困者则以薏苡 代之。

      如龙家苗和狗耳龙家等尤侗《土谣》 “螺髻斑衣马镫冠,药珠薏苡并珊 珊” ,作者注龙家“妇人缁布为冠,名马镫斑衣,以五彩药珠为饰,贫者代以薏 苡” 田榕《黔苗竹枝词》 “浓妆只爱悬珠好,雾豰争如绘蜡精”的诗是反映狗 耳龙家“衣用五色药珠为饰”15余上泗《蛮峒竹枝词》 “螺髻轩轩狗耳殊,斓 斑衣彩自为都;满头薏苡如编贝,更羡邻家五色珠” 其下注龙家妇人“满头穿 薏苡围之,富者用五色珠” 舒位《黔苗竹枝词》龙家苗“狗耳苕亭绾髻螺,鬼 竿影里两婆娑;明珠薏苡偏相似,肠断征蛮马伏波” 原文注:龙家苗“衣以五 色,药珠为饰,贫者代以薏苡” 吴振棫《黔苗杂咏》 “龙家苗裔几时添,盘发 鬖髿一笠尖;贫女绝怜妆薏苡,春来不避鬼竿嫌” 作者注狗耳龙家“妇人辫发, 以五色药珠为饰,贫者以薏苡代之” 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载“薏苡为珠 挂满腰,发如狗耳亦妖娆;鬼竿相逐唱歌去,明日赎身牛几条” 作者也是说狗 耳龙家妇人“以五色药珠为饰,贫则代以薏苡” 外,罗汉苗与白仲家有以狐尾为装饰品的习俗如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 词》载“小郎狐尾满头飞,小妹新装正启扉;五色布襦红绣履,云花裙子浅蓝 衣” 原文注,白仲家“男子头戴狐尾” 。

      而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也载 “歌舞禁烟供佛龛,狐毛披发发鬖鬖;龛中弥勒低眉笑,好个蛮村三月三” 作 者注罗汉苗“男子排头戴狐毛,披发于后” 在人工装饰物中,最值得一提还是头帕和银饰,特别是苗族的银饰 先说头帕头帕在各民族的头饰中最普遍,其用料多为自织的蓝布、红布、 青布或格子花布从竹枝词看,以蓝布为头饰有紫姜苗、伶家苗、硐苗等民族 或支系如田榕《黔苗竹枝词》载“帕裹蓝花髻样新” ,是指紫姜苗“妇人用蓝 毛帕裹髻”16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 “长帕哥儿长帕妹,回亲时节小娃啼” ,作者是指伶家苗“男女皆以蓝布花帕蒙首,未婚者帕稍长”17王锡晋《黔 苗竹枝词》 “仲家首帕锦屏张,蓝布花巾银粒镶” 原注:硐苗“女子戴蓝布巾,12民国《兴义县志》第十三章《艺文》13道光《大定府志》卷 58《文征八》14光绪《黎平府志》卷 2 下《风俗》15(清)田榕《碧山堂诗钞》卷末《附录》 ,黔南丛书本16(清)田榕《碧山堂诗钞》卷末《附录》 ,黔南丛书本17(清)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一卷本,清光绪刻本镶以银粒”18以红布为头饰的民族或支系如清江苗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 词》载“蒙头红布耳环明” ,指的是“清江苗男以红布束发,绾钱于上”19。

      有 的民族或支系以青布为头饰,如仲家、罗鬼苗等易梧冈《黔苗竹枝词》歌咏 仲家子“束首一方青色帕” 、 “髻蒙青布顶先摩” ,罗鬼苗“缠头青布几重弯” 等20以花布为头饰的有红苗、尖尖苗、箭傜等如李祖章《黔中竹枝词》 “娇娃项系千家锁,花帕笼头别样妆” ,这是指苗族的花帕刘韫良《牂牁苗族杂咏》 21歌咏红苗“攒花绣帕裹头尖” 、尖尖苗“绣帕尖缠翠髻高” 同时,刘韫良《牂牁苗族杂咏》还载“儿家髻挽翠云妍,绣帕缠头亸两肩;行近花阴频侧首, 惹他蝴蝶影翩翩” 作者注箭傜“绣帕迎风为蝶两翅” ,诗句把箭傜的头饰迎风 招展如蝴蝶飞翔的姿态描写很生动银饰是贵州民族头饰中最高贵的装饰苗族银饰冠于中国各民族大约在明、 清两代,苗族普遍采用银饰,并获得巨大发展,种类之多,制作之精,在国内 实属罕见苗族银饰是苗族服饰的灵魂和符号,在苗族服饰文化中占重要的地 位正如蒋攸銛《黔阳竹枝词》引言载“黔之苗种类甚多,向但知青布裹头, 短裙、赤脚及坠大环,带银项圈者为苗”22 苗族银饰中以银冠最华贵,但苗族银饰有男饰和女饰之分清代爱必达《黔 南识略》卷十三载清水江一带苗族妇人“项戴大银圈,插簪长尺许” , “富者饰 以银花……戴银冠,插银羽” 。

      徐家干《苗疆闻见录》卷下载,苗人“喜饰银器, 无论男妇,戴用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