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风险管理.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17236340
  • 上传时间:2022-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4.5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级银行专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1. 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可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来应对)、非预期损失(利用资本金来应对)、灾难性损失(可购买商业保险来转移 风险、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 2.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通常为: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补偿 3.风险对冲可分为 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4.风险转移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5.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战略风险 6.市场风险包括 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商品风险 7.操作风险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 8.与法律风险密切相关的还有违规风险和监管风险 9.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①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②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③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④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10.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是吸收损失 11.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①资本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②吸收和消化损失;③限制业务过度扩张和承担风险,增强银行系统的稳定性;④维持市场信心;⑤为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

      12.商业银行资本主要有 ①账面资本、②经济资本(风险资本)、③监管资本 13.监管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其中一级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 一级资本 14.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15.其他一级资本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如优先股及其溢价)、少数 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16.二级资本的受偿顺序列在普通股之前、一般债权人之后包括二级资本工具 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17.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5%、6%、8% 18.储备资本要求2.5%,逆周期资本要求0~2.5% 19.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1% 20.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 和10.5% 第二章 风险管理体系 1.三道风险防线:业务条线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合规部门、内部审计 2.制定风险偏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①风险偏好与利益相关人的期望;②银行需考虑该行愿意承担的风险,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③监管要求;④充分考虑压力测试。

      3.风险偏好的维度包括:资本类,包括一级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等指标; 收益类:包括相应置信水平下的经济资本、收益的波动水平等;特定风险类 的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包括零容忍)的指标 4.按约束的风险类别,限额主要分为信用风险限额、市场风险(包括银行账户和 交易账户)限额、操作风险限额、流动性风险限额、国别风险限额 5.风险限额管理包括风险限额设定、风险限额监测和风险限额控制三个环节6.风险管理流程:①风险识别/分析;②风险计量/评估;③风险监测/报告;④风险控制/缓释 7.风险识别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 8.风险报告要具有准确性、综合性、清晰度和可用性,并满足报告频率和分发的 要求 9.风险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常用的事前控制有限额管理、风险定价 和制定应急预案等常用的事后控制方法有:①风险缓释或风险转移;②风险资 本的重新分配;③提高风险资本水平 10.巴塞尔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将内部控制过程的主要目标概括为三个方 面:效率与效益、财务与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遵守法律及管理 条例的情况 11.银监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 工参与的,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动态过 程和机制。

      12.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①内部环境、②风险评估、③控制活动、④内部监督、 ⑤信息与沟通13.控制活动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 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核控制等 14.内部监督主要包括 监督活动、缺陷认定和责任追究 15.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 信息搜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和反舞弊机制 16.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审计服务内在价值的根本 17.内部审计的对象: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第三章 信用风险管理1.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估/计量大致经理了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 违约概率模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2.专家系统在分析信用风险是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①与借款人有关的因素, 包括借款人的声誉、杠杆、收益波动性②与市场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周 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 3.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信用评分模型有 线性概率模型、Logit 模型、Probit 模型和 线性辨别模型 4.比较常用的违约概率模型为RiskCalc 模型、KMV 的Credit Monitor 模型、KPMG 风险中性定价模型、死亡率模型(分为边际死亡率和累计死亡率)等。

      5.在内部评级法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分类一般可分为:主权类、金融机构类、 公司类、零售类、股权类和其他类 6.公司风险暴露细分为 中小企业风险暴露、专业贷款风险暴露、一般公司风险 暴露 7.专业贷款具体可分为 项目融资、物品融资、商品融资和 产生收入的房地产贷款 8.零售风险暴露分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其他零售风 险暴露 9.违约概率一般被具体定义为借款人内部评级1 年期违约概率与0.03%中的较高者 10.违约概率的估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单一借款人的违约概率;二是某一信用等级所有借款人的违约概率 11.违约频率是事后检验的结果,而违约概率是分析模型做出的事前预测,两者 存在本质的区别 12.客户信用评级主要针对交易主体,其等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而 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 能的损失率 13.在内部评级法下,债项评级与债项的违约风险暴露(EAD)、违约损失率LGD、 有效期限M密切相关 14.计量违约损失率的方法主要有:①市场价值法;②回收现金流法(LGD=1-回收率=1-(回收金额-回收成本)/违约风险暴露。

      15.商业银行采用初级内部评级法,除回购类交易有效期限是0.5 年外,其他非零售风险暴露的有效期是2.5 年16.信用风险缓释是指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监管资本是,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 17.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下,合格保证的范围包括:①主权、公共企业、多边开发银行和其他银行;②外部评级在A-级及以上的法人、其他足值或自然人;③虽然没有相应的外部评级,但内部评级的违约概率相当于外部评级A-级及以上水 平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18.信用衍生工具的范围包括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等 19.预期损失EL=违约概率PD*违约风险暴露EAD*违约损失率LGD 20.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信用风险组合模型包括CreditMetrics 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 模型、Credit Risk+模型等 21.组合风险监测:①传统的组合监测方法主要是对信贷资产组合的授信集中度 和结构进行分析监测② 资产组合模型,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估计各暴露之间 的相关性,从而得到整体价值的概率分布,二是不处理各暴露之间的相关性,而 把投资组合看成一个整体,直接估计该组合资产的未来价值概率分布。

      22.风险监测主要指标:(1)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余额*100% (2)关注类贷款占比=关注类贷款/各项贷款余额*100% (3)逾期贷款率=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 (4)贷款风险迁徙率:①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②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 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③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 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④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 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⑤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期 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5)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6)贷款拨备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各项贷款余额*100% (7)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8)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 *100% (9)关联授信比例=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23.在需要风险预警的内容上,大概有几种:①适应监管底线的风险预警管理; ②适应本行内部信用风险执行效果的预警管理;③适应有关客户信用风险监测的预警管理。

      24.行业风险预警包括:行业环境风险因素;行业经营风险因素、行业财务风险 因素、行业重大突发事件; 25.行业环境风险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因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家产业政 策、法律法规 26.区域风险预警包括:区域政策法规的重大变化、区域经营环境恶化;区域商 业银行分支机构出现问题 27.法人客户风险预警可分为财务风险预警和非财务风险预警两大类 28.从报告的使用者来看,风险报告可分为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两种类型 29.从类型上划分,风险报告通常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两种类型 30.商业银行制定客户授信限额需要考虑的因素:①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②银行的损失承受能力 31.组合限额分为授信集中度限额和总体组合限额两类 32.贷款最低定价=(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贷款额;(资金 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经营成本包括日常管理成本和税收成本;风险成 本指预期损失,即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资本成本主 要是指覆盖该笔贷款的信用风险所需经济资本的成本,在数值上等于经济资本与 股东最低资本回报率的乘积) 33.信贷审批或信贷决策应遵循的原则:①审贷分离原则;②统一考虑原则;③ 展期重审原则。

      34.贷后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贷后审核、信贷资金监控、贷后检查、担保管理、 风险分类、到期管理、考核与激励即信贷档案管理等 35.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按季计提,年 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2%,次 级类贷款25%,可疑类贷款50%,损失类贷款100%,其中次级和可疑贷款损失 准备的计提比例可上下浮动20% 36.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和以资抵债按照是否 采用法律手段,清收可分为常规催收、依法收贷等按照对于债务人资产等处置 的方式,处置可分为处置抵质押物、以物抵债及抵债资产处置、破产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