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复习二图标信息能力培养.doc
6页班级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学案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姓名编号:主题复习二 图表信息能力培养专题学习 目标 评价 设计目标及要求1. 掌握获取图表信息的基本技巧2. 分析图表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思路3•总结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运用编制审核识记理解运用知识 回扣高考题题型 训练学生笔记_自学质疑案 案[方法指导]图表类所谓图表信息包括试卷中的地图、图片、表格各种数据、符号、漫画等 做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试题要求、考查意图,其次是提取、分解、归类、整合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并组织答案1 •认真观察图片、图表1) 快速扫视试题中的图表,明确图表所反映的主题2) 认真观察图表,把注意力集中到图表的重点部分这里所说的“重点 部分”,是指与试题所提问题直接相关的部分3) 如果试题以图表群的形式出现,要注意图表间的关系2 •注意与图表相关的文字1) 要注意图表的名称图表的名称往往概括了全图的内容或揭示了图的 核心内容2) 要注意图表的说明文字3) 要注意表内文字(横向与竖向)的信息3 •从图表中得出结论必须集中精力从图表(尤其是重点部分)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 来组织答案,4.运用所学知识支撑和补充图表图表一般只能反映某一历史瞬间或某一历史侧面,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对知识的反映是很有限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说明、分析。
答 案的组织往往从这一事件相关的时代特征出发来组织训 练提升案笔 记时期秦汉魏晋南北 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 区州路行省布政使 司省统县政 区郡郡州州路、府、 州府、直隶 州/州府、直隶 州县级政 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题型训练】1. (2014四川卷).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2. (2014北京卷)右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①墙上画作的风格上 ②人物的发型③照明手段④饮食方式B.②③rm3. (2014泰安一模)右图为《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 唐代选官制度A.B.C.D.4.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仍然是世卿世禄制度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014四川卷)(30分)E3 士族子第13小妊于第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一阅读材料,回答地理大蟲I早期翟扩张近代工厂酌蛊— 改爰益的推广世界蟲组织豈I 畫总疊■立— 雷顿森林体 養组织的蛊I 发电严内燃机— 的刖制与使用1500 年 1600 年1700年1800 年1900 年2000 年【题型训练】(1)经济全球化呈现“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参照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材料二诸机火¥机牟n打牟火柴■ 11.眇村L图4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材料三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训练提升案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 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 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观点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 动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 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 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 什么?(6分)按照这一原则,任选上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分)选择题 1—-5: DACAA 6—9DDBC(1)仅限于局部世界的认知;受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以本民族为中心。
4分,答出其中两 点即可)(2)变化:从局部地区扩大到整个世界1分)原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形成有机整体;汉朝以来,中国对外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鸦 片战争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军事实力的差距和抵御外侮的需要,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将眼光投 向世界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 变化:由西方中心史观发展到全球史观1分)评析: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是进步的, 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1分)二战后欧洲丧失霸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第 三世界国家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些因素使得以西方为中心的史观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扩展,信息时代的 到来,也论证了全球史观的正确性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 世界史观带有主观性;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受到宗教思想、民族意识、科技水平、交往程 度等方面的影响;世界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参考答案1-3: CBD6. (1) (10 分)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 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 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2) (10 分)整理:图4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 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 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3) (10 分)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人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 命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 英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