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初-教育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9751120
  • 上传时间:2021-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6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初 >>   摘要:本文在核心素养视阈下,通过营造尚德乐学的班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自主管理的能力、完善多元评价的机制等,促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论设计,在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班级落到实处,从而探讨普通高中班主任实践工作的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普通高中;班主任;尚德乐学  分类号:G635.1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学界已经针对核心素养的落实问题进行诸多探讨,“就实践的经验总结而言,现阶段还主要集中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或学校发展上”[1]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核心素养需要通过构建更有效的班级建设模式加以落实因此,笔者拟对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班主任工作实践路径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聚焦核心素养的内涵,打造尚德乐学的班级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 “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其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我国21世纪人才核心竞争力”,从而提供了新的关照学校改革的视角。

      立德树人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应该实实在在贯穿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在核心素养终极价值追求的宏观视野内,高中班主任可以尝试如下探索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能力的可行路径和策略  (一)树立“学习是美德”的理念,引导学生乐学善学  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教育都将立德树人摆在重要的位置,且不同的国家对此有不同的表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引导人们“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4],并把培养治国人才与培养美德联系起来犹太人认为,“喜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3]在犹太人年幼的时候就被告诫知识是可以随身携带的最可靠的财富,崇尚知识和智慧因此成为犹太人成功的重要文化机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建构起了非常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强调立德是修身的根本和价值的基础,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是全部德性的基础  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他们极易接受外界信息的影响,而且我们还必须承认,当前高中教育存在着悖论:一方面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升学需求凌驾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之上,从而成为教育的真正事实导向;一方面倡导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内涵原本丰富的教育活动依然被应试行为所主导其结果是,学生迫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要无奈地应付一次次阶段目标,却不一定有助于培养起对学习持久的热爱。

      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乐学尚学?学生核心素养为我们提供了指导价值  首先,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人为什么要学习?”的讨论,明确高中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是高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长文化积淀、充实人文内涵、提高审美情趣、具备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的能力,通过学习让自己更具备人格魅力和吸引力另外,学习的内容不应拘泥于课本,学习的场所也不应固定在学校,社会、生活、劳动、人际交往,对于有心人来说,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开放式的作为高中生,学习的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学会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针对学习目的问题与家长统一意见引导家长淡化学习的功利性,更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更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长以身作则,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终身学习的意识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要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或批评如此,家校合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学习  (二)树立“人无德不立”的理念,引导学生重德崇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教育的本真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公民个人层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道德标准与自律要求如何通过正面引导,消解目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班主任可尝试以下策略:  首先,着眼细小之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視本国家、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加以细化,教育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进而爱家乡、爱祖国同时利用时事热点事件,及时引导学生理智爱国告诉学生爱国主义不是形式主义、不是高大上,而是一种最基本的对于国家的认同、维护、归属而产生的最朴素的情感,纠正学生对爱国认识的偏差  其次,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所谓互助合作精神,是一个人的互相合作意识、服务大众意识和服从大局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在一个集体当中,“伙伴效应”永远都是不可忽视的,互助合作意识应在日常小事中强化比如:每天离校前每个同学将自己的座椅推到课桌下以方便卫生值日同学清扫,各科上交的作业本封面上的名字要大方清晰以便于课代表的收发等等。

        再次,落实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它反映在一个人怎样认知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当今的高中生个性强,思想变化快,做事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牢牢筑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上,其核心包括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不能硬性灌输这些理念,而是要依托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二、利用高考备考机会,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