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年级上 数学定义(精编).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_****候
  • 文档编号:161071426
  • 上传时间:2021-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年级上 数学定义一、大数的认识1、 四年级上 数学定义占的位置叫做数位2、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3、 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4、 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 ①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5、 有时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6、 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7、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8、 个(一)、十、百、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9、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10、 亿以上数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或“万”字。

      11、 亿以上数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2、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可以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改写13、 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2、 公顷和平方千米1、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2、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3、 公顷和平方千米1、 ①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②把线段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的 ③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手电筒或探照灯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做射线2、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3、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4、 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5、 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6、 1直角=90 1平角=180 1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①、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②、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③、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7、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8、 画角的步骤:1、 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 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3、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顶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线段4、 三位数乘两位数1、 计算多位数乘法时,能口算的就用口算,不能口算的再用笔算2、 因数末尾若有0,先把0前数相乘,再看末尾0几个,就在积末添几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也要相乘,与0相乘后,加上进上来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3、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的位数最少是四位,最多是五位 提示:在求积时,先观察哪个因数不变,再观察另一个因数是乘以几还是除以几(0除外),就将积也乘几或除以几4、 把0前面的数相乘后,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要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5、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6、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7、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3、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①不相交----平行 ②相交----垂直和不垂直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5、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6、画垂线的三个步骤:边线重合、平移到点、画线标号7、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8、画长方形的方法:①画已知长度的线段作为长方形的长;②以画出的长的两个端点为垂足,向同一方向画两条长度相等且与这条长垂直的线段作为长方形的两条宽;③把两条宽的另外两个端点连接起来,画出长方形的另外一条长9、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10、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能画出无数条高,同一底边上的高都相等平行四边形最多能画出两种长度的高11、 平行四边形特征: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12、 平行四边形特性:容易变形13、 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中,直角所在的腰就是梯形的高14、 垂线画法:①边线重合;②平移到点;③画线标号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例如:30149 63182、 有些除法题,按照“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次数比较多,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①四舍商大下调“1”例如:43062 9834②五入商小上调“1”例如:19728 ③同头无除商“7、 8、 9”例如:10812 42544 52458④取中数试商例如:24026 (可把除数看成15、25、35、45......)⑤折半商“4、5”例如:36472 24248 188363、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商;③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4、 商的变化规律:①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0除外)②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乘或除以几(0除外)。

      ③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7、 条形统计图1、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直条越高,所表示的数据越大;直条越短,所表示的数据越小2、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代表数据的大小3、 1格代表多少个数据要看数据的大小4、 形式:横向条形统计图,纵向条形统计图 作用:可以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的预测8、 数学广角1、 合理利用时间:找到闲置时间,并加以利用2、 烙饼:每一次尽可能地让平底锅中按要求放最多的饼 烙饼最短时间=饼的张数烙饼一面用的时间3 / 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