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册全).docx

4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63350835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4.62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点汇总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课  沁园春  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 分fèn外 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惟余莽莽 惟:只2) 须晴日 须:等到3) 略输文采 输:差、失4) 俱往矣 俱:都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2、解释下列句子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  雪》下阕词的内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第二课 我爱这土地一、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二、写作艺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三、写作手法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使人浑然不觉诗以“假如”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当然,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鹤鸽等)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诗人特殊的个性与气质(艾青自称是“悲哀的诗人”)以及诗人特殊的表达需要等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到时代的氛围、诗人的个性和气质,更能感到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著、坚贞和顽强第三课 乡愁一、创作背景: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二、文章赏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第四课 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字词解释:⑴娉婷(pīngtíng):女子容貌姿态娇好的样子。

      ⑵鲜妍(yán):光彩美艳的样子⑶冠冕(guān miǎn):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第一,体面,光彩⑷呢喃(ní nán):象声词,形容燕子的叫声二、文章整体赏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三、语言艺术《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

      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画面和声音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鹅黄和白莲之间有人们笑的声音、风舞动的声音、雨滴洒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和阳光一起浮动的流水的声音、树儿花开的声音以及那春天最不可缺的燕子的声音,在下面两节转入春天和人的双重赞美,这实际上是诗的主题地呈现,即歌颂心目中的“你”,把“你”的喜悦和春天的“轻、娉婷;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揉在一起,那春的特质便是“你”的面貌,于是“你”获得了“鲜妍、天真、庄严、柔嫩喜悦”的赞美,最关键的两组意象在这里出现“你是夜夜的月圆”和“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第五节的声音很清晰、很明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会注意到,在这一节中,不同的意象得到了统一,“树的花开”、“你”还有“四月天”,他们统一在“爱”、“暖”和“希望”这三个词中,而“燕”的形象出现了,如果把它比喻成“家的怀想”———缘于“燕子”的驻巢本能,可能略显牵强,但是,燕子的另一种经典意象也可以达到与此同等的归旨,“双飞燕”与“春燕”都是与爱情相关的意象梁间呢喃”才是“诗眼”,声音的秘密便隐藏在这个词组之中诗歌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第五课 你看一、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翻译家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二、文章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生命的春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的欢乐、忧戚之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第六课 敬业与乐业一、文章分析:课文共9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其中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第二部分(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①(2~5段)有业之必要②(6~7段)敬业之重要③(第8段)乐业之重要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发展中领略乐;奋斗中感知乐;竞争中体味乐;专注中享受乐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安其居,乐其业”的本意:使人民安居乐业 提炼成语:“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二、分析感知: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