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兵老师浅释肌肉.doc
4页徐文兵老师浅释肌肉“肌”和“肉”虽然是同义词,但是还是有区别的《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有着么一段话:“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既然说肌肉若一,说明肌和肉非一 那么“肌”、“肉”的区别在哪儿呢?首先“肉”的内涵要广泛一些,不光指动物的肌肉组织,同时也泛指蔬菜、水果果实的皮下肥厚的纤维组织《齐民要术·种竹》:“取笋肉五六寸者常用的中药龙眼肉、山萸肉就是取其皮壳里、果核外的果肉另外古代祭祀用的玉璧,形状象一个中间有圆孔的圆盘,两个同心圆中间的玉体也被称为肉,大概和古人认为神以玉为食有关 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漢書˙卷七十四˙丙吉傳》:“介之推割肌以存君 后世肌肉混用,都用来形容人,肉的使用范围仍然广泛,几乎泛指人的所有软组织肉也就是月,成为了一个偏旁部首,所有涉及到人体组织的字,都要使用它 除此以外,肉还做为形容词和副词使用形容质地柔软、性情柔顺、行为懦弱比如“肉瓤儿的西瓜”有人开车反应慢、动作迟缓,常常被称为“肉”、“真肉”“肉得慌”、 “做事真肉”。
做事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的人,也被称为“肉脾气”、肉蛋、肉头也就是说肉是刚硬的反义词 明白了肉的这层含义,就不难理解肌和肉的区别了简单的说,肌就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本质相同物质,会因为运动速度、方向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结构同样是H2O,遇寒成冰,遇热成水,过热成汽同样是水,有一潭死水,有经过反复搅舀而成的滴水成珠的甘澜水虽然同饮一江水,但是水在三峡不同的阶段,流速缓急不同,因此“气”也不同,用来沏出的茶也不同盛开的鲜花,古人称为华古人重视气,也就是注重物质的运动状态,所以就用不同的字词来形容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肌肉也是如此很多人由于长期、过度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柔软的肉先是成为绷紧的肌,久而僵硬,进而出现纤维化,条索状,严重的会压迫神经、牵引关节这些人即便是在身体休息睡眠的时候,肌肉也是僵硬紧崩的,难以放松,影响心理、情绪、精神,出现紧张、焦虑、失眠 长期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的人,使胃平滑肌抽搐、痉挛、萎缩,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息肉、粘膜萎缩在球场上奔跑过度的人出现的抽筋,也就是肌肉挛缩;服用春药壮阳,导致阴茎长久充血,阳强不倒,也属于这一范畴。
简单地说病因就是有肌无肉,古人称为肌痹或者死肌 寒性凝滞,受寒以后的肌肉,会出现紧张、僵硬疼痛,《伤寒论》专设了桂枝汤、葛根汤、芍药甘草汤,干姜甘草汤等“解肌”的方剂来来治疗对于肌痹,死肌,一般采取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方法治疗,《神农本草经》久记载了很多“去死肌”的药物,比如白术、乌梅、蛇等等;针刺、艾灸、按摩的效果比内服中药效果更快一些,静坐站桩也是辅助缓解紧张的有效方法 相反过于安逸,缺乏锻炼运动的人会出现肌肉的松弛、无力、甚至萎缩尤其在一些瘫痪的病人身上比较常见,古人称之为肉痿,也就是有肉无肌,弛而不张阴茎不能勃起,或者举而不坚,坚而不久,被称为阳痿现代医学的康复锻炼也是有效的方法,中医的导引应该是首要选择,比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形意拳等等 肌肉在松弛的时候,经络通畅,气意神容易沟通,能化解外力,能持久出内力,缠绵旋转肌肉紧张的时候,气血郁闭,容易激发暴力,有利于攻击返回到我们开始说的肌肉若一,其实就是肌肉张驰有度,刚柔相济 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引用在此,全当肌肉的一个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