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21540823
  • 上传时间:2022-08-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7.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目录1 总则 21.1 适用范围 21.2 结构简述 21.3 技术性能 22 完好标准 22.1 零、部件 22.2 运行性能 22.3 技术资料 22.4 设备及环境 23 设备的维护 23.1 日常维护 23.2 定期检查内容 2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23.4 紧急情况停车 3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34.1 检修周期 34.2 检修内容 35 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 35.1 轴 35.2 齿轮 35.3 机壳 65.4 轴承 75.5 联轴器 76试车与验收 76.1 试车前准备 86.2 试车 86.3 验收 8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8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8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8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8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渐开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减速器的维护与检修1.2 结构简述 本机由机壳、齿轮、轴和轴承等组成结构形式为剖分全封式1.3 技术性能1.3.1 高速轴的转速不大于3000r/min,工作环境温度为-40~+70℃,适用于正、反两向运转。

      1.3.2 传动比为2.5-502 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减速机主体零、部件完整齐全2.1.2 各部连接螺栓齐全,连接紧固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牢固2.1.4 各部配合、安装间隙均符合要求2.2 运行性能2.2.1 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温度正常,电流稳定2.2.2 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轴承温度符合规定 2.2.3 性能参数达到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2.3 技术资料2.3.1 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及易损配件图 2.3.2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a.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说明书、使用说明书o b.检修记录及验收记录; c.设备缺陷及事故记录2.4 设备及环境 2.4.1 器体油漆完整,清洁光亮、外表无灰尘、油垢2.4.2 基础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2.4.3 各连接面、油位计、视镜、轴封处均无渗漏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保持设备和周围场地洁净,无积次、无油垢 3.1.2 随时注意减速器在运转中有无异声3.1.3 检查有无不正常的振动,温度是否合乎规定。

      3.1.4 注意观察减速器的上、下结合面和轴端,有无渗油现象,如有渗漏及时消除3.1.5 通过油标尺或油面镜,检查油面应在规定位置,加油时严格执行“三级过滤”3.2 定期检查内容3.2.1 每月测定减速器各轴承部位的振动情况,并做好记录3.2.2 大、中修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状态监测分析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1表1故 障原 因处 理 方 法运转时有杂音1.滚动轴承坏2.齿轮磨损严重1.更换滚动轴承2.更换齿轮结合面或轴端漏油1.油面过高2.上下结合面螺栓没拧紧或平面变形3.上下结合而密封失效4.轴封损坏1.将油放到规定位置2.拧紧螺栓或研磨平面3.更新密封4.更换轴封机壳温升高1.缺润滑油2.轴承损坏3.超负荷运转1.加油至规定值2.更换轴承3.降低负荷3.4 紧急情况停车表2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3~612~2424~36注:检修周期可随主机的检修周期变更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急停车 a.减速器内发出严重的不正常声音; b.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不下降; c.其他任何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2。

      4.2 检修内容4.2.1 小修4.2.1.1 紧固松动的螺栓4.2.1.2 检查更换联轴上的易损件4.2.1.3 消除漏油现象4.2.1.4 调整传动轴的轴间隙4.2.1.5 修理安全防护装置4.2.2 中修4.2.2.1 包括小修内容4.2.2.2 检查、修理或更换被磨损的主动齿轮或铀4.2.2.3 检查更换滚动轴承及修理挡油板4.2.2.4 清洗机壳、更换润滑油4.2.2.5 测量啮合间隙,修理齿轮齿面及轴4.2.3 大修4.2.3.1 包括中修内容4.2.3.2 检查、修理或更换从动齿轮或轴4.2.3.3 对磨损的轴承座进行修复4.2.3.4 修理研刮上、下机壳的结合面或更换壳体5 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5.1 轴5.1.1 轴中心线直线度为∮0,02mm5.1.2 轴颈处过度磨损,可用堆焊、喷涂、电镀等方法修复5.1.3 键槽磨损后,在结构和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可比原设计放大一个级别,或在原键槽的180º处重新开键一次5.2 齿轮5.2.1 齿轮内孔圆度、圆柱度、粗糙度必须符合图样要求磨损过大可用扩孔镶套法进行修复5.2.2 齿轮一侧齿面发生磨损或疲劳点蚀后,如果结构上许可,可成对调向使用。

      5.2.3 如果经济上许可,齿轮也可以用堆焊法、镶环法、镶齿法进行修复5.2.4 键槽磨损后同本规程5.1.3条同样处理5.2.5 齿轮与轴的装配多数采用压力机压入也可以用加热法进行装配;加热温度一般不大于359℃5.2.6 渐开线圆柱齿轮表4 µm分度圆直径mm精度等级7~89~12125≤>125~400>400~`900182232283650表5 名称精度等级789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少于,%沿齿长不少于,%45(35)6040(30)503040注:括号内数值用于轴向重合度εβ>0.8的斜齿轮 5.2.6.1 齿轮与轴装配后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用于分表法测量径向和端面圆跳动应符合表3和表4规定表3 µm分度圆直径mm法向模数mm精度等级789125<≥1~3.5>3.5~0.l>6.3~1050627163809080100112 >125~400≥1~3.5>3.5~6.3>6.3~10>10~16567180907190100112 90112125140>400~800≥1~3.5>3.6~6.8>6.3~10>10~166371801008090100125100112125160 图1 圆柱齿轮各种表面的啮合接触面积分 布示意图a—正确啮合;b—中心距过大;c—中心距过小;d—扭斜 5.2.6.2 两齿轮啮合时,齿面的接触面积应符合表5规定。

      接触部位必须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上下(见图1) 5.2.6.3 用压铅法测量齿轮副的顶间隙应为c=0.2-0.3mn(mn为法向模数)5.2.6.4 用塞尺法、压铅法和千分表法测量齿轮副的侧隙应符合表6规定5.2.6.5 齿轮副中心距在齿宽中间平面内的误差公差应符合表7规定5.2.6.6 齿轮副轴心线应平行,在等于全齿宽的长度上测量轴心线;在水平方向的公差fy和在垂直方问公差人应符合表8规定5.2.6.7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应符合表9规定5.2.7 圆锥齿轮5.2.7.1 齿轮与轴装配后不得有歪斜现象,用千分表测量、齿顶圆锥的径向圆跳动应符创表10规定5.2,7.2 在节圆锥母线长度上齿轮副轴线垂直度应符合表11规定5.2.7.3 齿轮副轴线的位置度应符合表12规定5.2.7.4 同涂色法测量齿轮副的接触面积应;符合表13规定接触面必须均匀地分布在节线上下,一般空载时接触面应靠近锥齿轮小端5.2.7. 5 用塞尺法、压铅法或千分表法测量;齿轮副侧间隙应符合表14规定表6 mm名称中 心 距~5051~8181~120121~200201~320321~500501~800801~1250侧间隙0.0850.1050.1300.1700.2100.2600.340.400表7 mm中心距精度等级中心距精度等级7~89~107~89~10120~180180~250250~315315~4000.03250.03600.04050.04550.05000.05750.06500.0700400~500500~630630~800800~10000.04850.05500.0625表9 mm圆周线速度m/s≤2>2>6最大允许磨损值0.24mn0.16mn0.10mn注:mn为法向模数。

       0.07000.07750.08750.10000.1150表8 µm齿宽mm精度789fxfyfxfyfxfy≤40>40~100>100~1601116205.5810182532912.5162840501420255.2.7.6 用压铅法测量齿轮副的项间隙为2-0.3m大(m大为大端模数)5.2.7.7 齿轮因啮合不贴实,可在大齿上修正齿形来调整,其修正极限面积应符合表15规定表10 mm公称尺寸精度等级公称尺寸精度等级789789大端分度≥40~100>100~2000.0250.0300.0500.0600.0800.100圆直径>200~400>400~8000.0400.0500.0800.1000.1200.150表11 mm名称节圆锥母线长度≤50>50~80>80~120>120~200>200~320>32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