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试卷】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生物五校联考试卷.docx
17页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联考阶段测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单选题(本题共14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细胞外液和甲、乙、丙、丁4大系统的参与,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循环系统,①②③中所含物质种类和含量完全相同B.乙是消化系统,相对于①③,②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丙是呼吸系统,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导致②的pH明显降低D.丁是泌尿系统,能排出尿素、尿酸、脂肪等代谢废物2.将电位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黑色区域为兴奋部分,阴影区域为被损伤部分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K+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正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电位计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人在情绪压力下,5-羟色胺(5-HT)含量会降低。
图示为5-HT在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间传递信号的过程,5-HTIA是5-HT的受体,该过程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从而增加抗压能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时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B.适量补充蛋白质有利于产生愉悦情绪,增强人的抗压能力C.5-HT可与5-羟色胺能神经元上的5-HTIA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5-羟色胺能神经元可通过胞吐的形式分泌和回收5-HT4.下图表示寒冷时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细胞为下丘脑神经细胞,①处效应为抑制作用B.缺碘时,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会增加C.严寒环境下,激素C分泌量增加,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加产热D.激素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较准确、范围局限B.某些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反映了激素调节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6.人体有三道防线保护自身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B.存在于食物中的微生物,会遇到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胃酸,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则不会遇到C.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机体会启动多种非特异性细胞和化学物质来保护自己D.γ干扰素由白细胞产生,它可以对抗感染并抗击肿瘤7.人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新发现的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医学工作者为探究药物A对该病的治疗作用,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相同量的hMPV感染两组小鼠,然后向甲组注射生理盐水,向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抗体、吞噬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结合病毒并对其进行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B.药物A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强对hMPV的特异性识别C.hMPV入侵机体后,B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均能抵御病毒D.药物A也能提高抗体的数量,抗体与hMPV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8.传统工艺酿酒过程中,会出现“酿酒不成反酿醋”的现象,即酿出的酒水变酸。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酿酒前将酒缸高温消毒一定能够防止酒变酸B.“酸酒”产生的原因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C.“酸酒”产生的过程中,糖类被分解成为乙酸D.酿酒用的菌种主要是酵母菌,其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9.某同学被要求配制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并对酵母菌进行纯培养,则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应为( )①用马铃薯、琼脂和蔗糖配制培养基②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③将接种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④将培养基转移至锥形瓶中,放入高压蒸汽锅中灭菌⑤通过接种环连续划线,将酵母菌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A.①④②⑤③ B.①③②④⑤C.①④⑤②③ D.①②④③⑤10.青枯病是马铃薯的常见病害之一,少数马铃薯野生种对青枯病有抗性,但野生种难以与马铃薯栽培种直接杂交繁育为获得抗青枯病的马铃薯栽培种,研究人员进行了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常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低渗溶液中去除A、B的细胞壁B.过程①是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采用物理法或化学法C.细胞C含有A和B的遗传物质,因此培育的杂种植株一定有抗性D.过程③历经了脱分化和再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1.下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B淋巴细胞是从小鼠的胸腺中提取的B.②促进细胞融合时可以利用活病毒C.⑤中细胞群可以无限增殖和产生单一抗体D.⑥进行大规模培养只能在体外培养液中进行12.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①~③表示相应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则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B.若甲为成年母羊,乙为植入甲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则③是胚胎移植C.若甲为外植体,乙为愈伤组织,丙为胚状体,①②过程的培养基成分相同D.若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则③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13.下列关于利用洋葱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研磨液加入切碎的洋葱,充分研磨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后续实验B.DNA不溶于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而某些蛋白质可以溶C.玻璃棒上出现的白色丝状物是粗提取得到的DNA分子D.将白色丝状物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待试管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14.Bt抗虫蛋白能破坏棉铃虫的消化系统,科研人员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体内获得了Bt抗虫蛋白基因,拟利用大肠杆菌生产Bt抗虫蛋白下图是选用的质粒及几种相关限制酶的识别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启动子是D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启动基因转录的位点B.Bt抗虫蛋白基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均为目的基因C.可以选用EcoRV和BglⅡI构建基因表达载体D.可以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Bt抗虫蛋白基因是否翻译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5.高浓度的谷氨酸在组织液中对神经细胞有毒害作用,因此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兴奋性递质),作用于AMPA/NMDA受体后会迅速被突触后神经元和突触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摄取清除大脑某些癌细胞可以占据星形胶质细胞的位置形成三边突触结构(如图所示),同时替代星形胶质细胞摄取清除多余的谷氨酸用来完成去极化(膜电位改变),促进自身生长和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谷氨酸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在突触间隙的扩散需要细胞供能B.三边突触结构的任意两个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是双向的C.AMPA/NMDA受体接收信号能够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突触前神经元和癌细胞间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16.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细胞,a、b、c代表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神经递质和血糖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调节胰岛素分泌B.图中甲表示胰岛A细胞,乙表示胰岛B细胞C.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D.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17.如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细胞。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图中④辅助性T细胞B.细胞⑤增殖分化出细胞⑥和⑦,细胞⑥能分泌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物质②C.与细胞⑤相比,细胞⑥含特有的与分泌物质②相关的细胞器D.无论机体再次接触何种抗原,细胞⑦、细胞⑨都能迅速增殖和分化18.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对细胞的粘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图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给图中小鼠注射S蛋白,一段时间后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B.经HAT培养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扩大培养,便可大量生产出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C.单克隆抗体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诊断D.与血清抗体相比,该方法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灵敏度更高19.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一种单链一RNA病毒,下图是构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组载体的示意图,下表是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限制酶BclⅠEcoRⅠXbaⅠBamH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T↓GATCAG↓AATTCT↓CTAGAG↓GATCCA.过程②需要逆转录酶和TaqDNA聚合酶的参与B.HRSV入侵细胞后在D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C.过程③需要用XbaⅠ和BclⅠ酶切割质粒AD.过程④将质粒B导入大肠杆菌,有利于质粒B准确复制、稳定保存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20.(12分)下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2)轴突末端释放ACh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在ACh释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2分)神经递质尽管是小分子物质,但仍通过图示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3)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ACh,骨骼肌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2分)5)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