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5628465
  • 上传时间:2018-06-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6.3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 兼谈中国古代都城的木材和燃料供应程 ? 遂 ? 营? ? 内容提要? 木材和燃料的供应是关乎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大事北宋定都开封时期, 都城人口超过汉唐, 而附近却没有森林, 因此, 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便成为紧迫的问题文中认为, 北宋东京的木材供应仍远求于隋唐以来就在不断利用的西、西北山地,因而延续了对那里森林资源的破坏局面;燃料供应在北宋初期还以薪炭为主, 但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和使用, 北宋中后期东京居民和部分手工业作坊开始把煤炭作为主要的燃料来源这标志着我国燃料应用的一大进步关键词? 东京? 木材? 燃料? ? 严格的等级制度, 使我国古代都城成为首善之区的同时, 也成为人口最为集中之地这就带来了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宫殿、官署、寺观、庙宇等大型建筑用材的来源, 二是居民和冶炼、制酒、印染等官营手工业作坊所需燃料的供应北宋定都豫东平原的东京 (开封) ,周边没有森林资源; 而都城人口和汉唐相比, 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宋人张洎曾谈及东京的人口说: 今天下甲卒数十万众, 战马数十万匹, 并萃京师,悉集七亡国之士民于辇下, 比汉唐京邑, 民庶十倍 !∀张洎的话虽有些夸张, 但一般认为, 北宋东京的人口数量在 150 万左右是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 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便成为北宋政府必须关注的大事一、木材的供应? ? 传统上,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绝少使用石材为建筑材料古代大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建筑用材多取自附近的山林这样, 秦汉以来, 建都长安的朝代, 建筑用材便以秦岭、陇西山地为主; 建都洛阳的朝代, 则以邙山、熊耳山、太行山等山地林木为主自秦始皇大修阿房宫, 西汉、隋、唐营建长安, 东汉、曹魏、北魏、隋炀帝营建洛阳, 数百年间,长安、洛阳周边山地的林木遭到了持续不断的采伐到隋唐时期, 秦岭的北坡已无巨木可供采伐, 洛阳周边原来林木葱郁的山地也变成了濯濯童山到唐天宝年间 (742~ 756年), 长安附近山地, 已无巨木∃太平广记% 卷二三九记载: 开元、天宝中, 近处觅五、六丈木, 皆须岚、胜州采造 !∃资治通鉴% 卷二三五, 德宗贞元十五年 (799 年)条也记述说: (上) 欲修神龙寺, 须五十尺松, 不可得, ( 裴) 延龄曰: 到北宋建立三十年后, 采伐地点已推移到秦州以西百公里的今甘肃武山县, 以至秦州当地居民连烧木炭都没有柴薪可采了歧山的森林被砍伐殆尽,112以至于山岭变成了赭色吕梁山区汾河流域的今山西岚县、离石、汾阳等县境的森林, 都是宋代修宫殿的重要砍伐区。

      宋大中祥符年间, 在这一带伐木的工人有三至四万之多)据记载, 汾阳县砍伐的木材是由汾阳附近的一条小河漂流到汾河再由陆路运出来的,北宋末年, 由于这一带大旱, 川流涸竭, 修楠巨梓, 积之境内者不啻数万计!∗到金中期完颜亮重建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开封时, 则只有到唐宋不能到达的深山采伐了, 对此 ∃金史% 卷七九∃张中彦传% 曾作了记载:正隆 ( 1156~ 1161 年) 营汴京新宫, 中彦运关中材木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唐、宋以来不能致中彦使构崖架壑, 起长桥十数里, 以车运木, 若行平地由于缺乏详细的材料, 我们很难对北宋建都开封时对木材的消耗情况作出准确的统计赵冈先生对明、清大规模营建北京时消耗木料的概况统计是:嘉靖三十六年 (1557 年) , 从蜀中得木枋 15712根, 以修建三殿万历二十四年 (1596年) , 从四川采木 5600 根; 三十六年 ( 1608) , 又得楠杉大柏枋24601根清康熙六年 ( 1667 年) , 为建太和殿, 令江西、浙江、湖广、四川督抚访求巨材,得合式楠木 4503根, 合式杉木 4056根从中可以反观北宋建都开封期间木材的消耗情况。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具有涵养水分、促进水的正常循环、调节生态平衡的功能,同时, 森林的树冠和根系还可以截留降雨, 防止水土流失 历史时期初期, 黄土高原分布着广大的森林, 森林之间, 间杂着草原, 应该说是属于森林草原地带 ,,在森林最茂盛的时期, 绝大部分的山间原野, 到处都是郁郁葱葱, 绿荫冉冉!−史念海先生描述的黄河中游森林经秦汉、隋唐、北宋持续不断的采伐而所剩无几,随之而来的环境灾难则主要表现为黄河泥沙增加和泛滥加剧二、燃料的供应? ? 东京的燃料供应前后期有很大的变化宋初东京的居民、手工业作坊所用燃料仍以柴薪、木炭为主, 11 世纪以后, 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 东京的居民和部分手工业作坊大都以煤炭为燃料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发现和使用煤炭的国家, 考古和文献资料都证实, 至迟在两汉时期, 煤炭已开始被用做燃料.只不过当时称之为 石炭!, 唐宋都沿用了这个称谓, 直到明代陆深 ∃燕闲录% 才明确指出 如用不足, 以苑内蒿根柴兼之0竟至于把皇城禁苑内的柴草作为补充, 配给百官, 称为蒿根柴!, 可见其薪炭供应的紧张状况北宋薪炭的主要供应地与其建筑用材的供应地一样, 也是隋唐以来一直在开采利用的陕西、山西、河北、河南西北部等山地。

      宋代延续了唐代长安、洛阳新炭供应紧张的状况, 并且由于东京人口比唐两京人口还要众多而愈加严重沈括曾在 ∃梦溪笔谈% 卷二四 ∃杂志一% 中对宋初松林的破坏情况感叹说:今齐、鲁间松林尽矣, 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百姓为了生存, 不惜砍伐桑、枣树, 以充薪柴庄绰 ∃鸡肋篇% 卷上记载:河朔、山东养蚕之利, 逾于稼穑而村人寒月盗伐桑枝以为柴薪, 为害甚大其实不只河朔、山东,这是包括东京地区在内的整个黄河下游地区的普遍现象有些人 岁伐桑、枣,鬻而为薪!?? ?, 把桑枣作为薪柴拿进市场销售甚至出现了军队辄入村落伐桑、枣为薪!?? 的现象发展到后来, 连一些古圣先贤的灵迹、庙宇, 帝王、功臣陵墓区的林木也成了被砍伐对象为此, 北宋政府曾多次下诏禁止滥伐桑枣和在陵墓等禁伐区砍伐树木如: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 年) 诏令 禁民伐桑、枣为薪!?? !仁宗时对于违犯禁令 盗剥桑柘! 的课以重罪: 枯者以尺计, 积四十二尺为一功, 三功已上抵死 !?? ∀而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中禁伐陵寝林木的诏令更多达十几个, 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年) 诏令: 历代帝王陵寝申禁樵采, 犯者所在官司并论其罪。

      ! 宋神宗熙宁十年 ( 1077 年)有诏:113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唐太宗) 昭陵, 木已翦伐无遗!, 下令: 前代帝王陵寝并禁樵采 !东京乏薪缺炭的问题, 往往又因冬天雨雪、百姓苦寒而显得更加突出大中祥符五年 (1012年) 冬天, 民间乏炭, 其价甚贵, 每秤可及二百文虽开封府不住条约, 其如贩夫求利, 唯务增长 ! 为此, 令 三司出炭四十万, 减半价鬻于贫民!?? #大中祥符八年十二月,三司以炭十万秤减价出卖, 以济贫民!?? ∃庆历四年 ( 1044年) 正月, 京城积雪, 民多冻馁, 其令三司置场, 减价出米谷、薪炭以济之!?? %嘉四年 (1059 年) 的情况更为严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八九对此记载:今自立春以来, 阴寒雨雪, 小民失业, 坊市寂寥, 寒冻之人, 死损不少, 薪炭、食物, 其价增倍有投井、投河不死之人, 皆称因为贫寒,自求死所今日有一妇人冻死, 其夫寻亦自缢窃惟里巷之中, 失所之人, 何可胜数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东京居民的正常生活; 而对周边植被的滥伐、滥采, 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基本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北宋对新的能源的需求远比隋唐还要强烈。

      对于煤炭何时以较大的规模进入东京市场, 为居民用作基本的燃料, 史籍并无明确说明但从以上对宋初薪炭供应的紧张情况来看, 起码在北宋初年, 煤炭还没有在东京广泛被使用朱弁 ∃曲洧旧闻% 卷四载:石炭不知何时始, 熙宁间初到京师,东坡作∃石炭行% 一首, 言以冶铁作兵器甚精, 亦不云始于何时也予观前汉 ∃地理志%,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隋王邵论火事, 其中有 石炭! 二字, 则知石炭用于世久矣然今西北处处有之,其为利甚博,而豫章郡不复说也照朱弁的说法, 石炭在宋神宗熙宁年间 (1068~ 1077年)才在东京开始被用作燃料但是,∃宋会要辑稿1食货%一七之一五说, 大中祥符二年 (1009年) 有诏令: 如闻并州民鬻石炭者, 每驮抽税十斤,自今除之 ! 这就是说, 并州 ( 即今太原一带) 在大中祥符二年以前,已开始开采石炭, 政府对于民间出售石炭者已有征税措施1959年, 考古工作者在原属宋代相州的今河南鹤壁市发掘了北宋时期的一个大型煤矿遗址, 当时的开掘方式为圆形竖井,井深 46 米, 井径 2?5 米, 回采工作面共 10个, 井下有完整的巷道和排水系统, 说明了煤矿含量之丰富和开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第二条史料则谈到东京的窑务用碳也来自怀州; 西河! 指的是位于城西的 永济、永富二仓,受怀、孟 ( 今河南孟县)等州所运!?( ∀。

      很明显, 怀州漕运来的就是石炭所以,北宋东京的石炭主要是怀州供应的为了储存所需石炭, 东京设立了许多炭场, 上面的永济、永富二仓就是其中的两个,∃东京梦华录% 卷一∃外诸司% 也有 河南北十炭场! 的记载, 邓之诚先生考证 十炭为石炭之讹!?( #∃宋会要辑稿1职官% 五六之四八又提及此事说, 河南第一至第十石炭场, 河北第一至第十石炭场,京西软炭场、抽买石炭场、丰济石炭场、京城新置炭场 ! 可见东京的确有二十多个大型的石炭场, 以供应京城用碳随着石炭的开采规模越来越大,北宋的冶炼、烧制、造酒等手工业作坊已采用石炭作为燃料, 这在盛产石炭的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北部、淮北等地区已十分普遍?( ∃ ∃宋会要辑稿1食货% 五五之二一记载, 熙宁七年 (1074 年) , 勘会在京窑务, 所有柴数于三年内取一年最多数增成六十万束, 仍与石炭兼114社会科学战线12004 年第 5 期1唐宋史研究用 ! 这还是熙宁年间石炭没有大规模进入东京市场时,柴薪、石碳兼用的情况以后, 随着石炭的供应量的增大, 东京的手工业作坊所用燃料中, 石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乃是必然的趋势煤炭燃烧所产生的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 柴薪燃烧则主要产生二氧化碳, 相对而言,前者对于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大一些。

      北宋时期,在今山西煤矿的一些地区, 由冶炼而燃烧煤炭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已初露端倪如,沈括在元丰年间 ( 1078~ 1085年) , 曾在延州 ( 今延安地区) 任职, 他对当时因煤烟造成的影响记载说: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 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 ∃延州诗% 曰: 二郎山下雪纷纷, 旋卓穹庐学 塞人化尽 素衣 冬未 老,石烟 多似 洛阳尘 !?( %从沈括 墨人衣!、 洛阳尘! 的描述, 足见延州空气污染的程度东京手工业作坊及居民用碳的规模和比例应不会大于煤炭产地, 其空气污染的程度当然也会小一些,但无疑, 东京空气的洁净程度比煤炭使用以前有所下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实东京的石炭绝大部分由官方垄断经营, 民间自由买卖的数量是有限的, 所以,尽管北宋中期石炭已大量进入东京, 由于市场上数量有限、价格昂贵, 一般居民还是不能轻易得到这就是前文提到的, 终宋一代,百姓始终不断砍伐北方地区的桑、枣等树用作燃料, 以及官府在冷冬雪寒时出官方石炭贱卖给普通市民的原因由此看来, 学术界经常引用的南宋人庄绰在 ∃鸡肋篇% 卷中里所说: 昔汴都数百万家, 尽仰石炭, 无一家然薪者!, 是有明显的夸张成分的。

      注释:? ? ∀ ? ∃宋史% 卷九三 ∃河渠三1汴河上% ? 参见周宝珠: ∃宋代东京研究%,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第 348 页; 吴涛: ∃北宋都城东京%,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第 38页 ? ∃资治通鉴% 卷二六四, 唐纪八2 , 昭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