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导读.ppt

28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50076272
  • 上传时间:2018-08-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55M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生平图片展1836年1839年1861年1867年1869年1872年1875年1882年马克思家人图片展Jenny Marx 1844-83.1Jenny Von Westphalia-81Laura Marx1845-68Edgar Marx47-55Eleanor Marx1855马克思的足迹l德国1818-1835:特利尔  1836-1841:柏 林、耶拿  1841:《莱茵报》  1842 :科伦 l法国 1843-1844:巴黎l比利时 1845-1846:布鲁塞尔英国 1847 :伦敦返回《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一、写作背景: l旧译《费尔巴哈论纲》马克思于1845 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 11条提纲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 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 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 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l《提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 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 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 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 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 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提纲》和《德意志意 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 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二、《提纲》的地位:l《提纲》是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 质或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基本文献 该文是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 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该提纲简明 扼要,思想深刻,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 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三、《提纲》的基本思想:l 《提纲》共有11条,其基本思想是通过 对旧唯物主义哲学批判,提出马克思新 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和新唯物主义的 哲学路线 提纲的整个中心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 世界,实践是理解问题的出发点一l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 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 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 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 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 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 、感性的活动本身的l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 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 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 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 ,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 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 判的”活动的意义二l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 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 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 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 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 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 院哲学的问题三l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 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 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 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 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 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l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 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 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四l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 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 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 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 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 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 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 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 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 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 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 ,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 中被消灭。

      五l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 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 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 感性的活动六l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 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l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 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l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 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 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l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 ”,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 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七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 到,“宗教感情”本身是 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 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 定的社会形式的八l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 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 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 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九l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 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 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 直观十l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 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 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 的人类十一l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 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 于改变世界。

      思想内容的基本要点l第一条: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 要缺陷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l第二条:马克思把真理问题从传统的理 论领域中解放出来,提出了实践是检验 真理标准的观点l第三条:批判旧唯物主义在人同环境、 教育关系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指出 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革命的实践”l第四条: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上 的不足之处,即没有看到宗教的根源是世俗基 础本身的自我分裂,进而阐明了宗教的产生和 消亡途径l第五条: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在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上的错误观点l第六条: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 题上的抽象的、非历史的观点,提出了人的本 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 l第七条: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爱”的 崇拜,指出费尔巴哈哲学所研究的对象 ,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l第八条:马克思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这一根本观点出发,指出宗教思 想和唯心主义哲学,都是人类实践因历 史性而形成的特定方式l第九条: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能 认识社会本质的错误l第十条:马克思提出了新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 上的出发点的不同l第十一条:马克思强调了哲学应把理论和实践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 的哲学观。

      概括地说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特点、 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思考题:l 1、什么是直观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缺点 是什么,马克思是怎样论述的? 2、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与费尔巴 哈的分歧是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4、如何理解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不 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 践的呢? l首先,因为物质生产是社会的起源 和基础 l其次,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本 内容 实践之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l第一,实践决定了自然存在方式与 社会存在方式的本质区别 l第二,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 部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l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 领域,这些基本领域可以合理地理 解为社会实践在各方面的展开 l第四,社会实践构成了社会动力的 基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