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沪教版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教师版)》.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sh****na
  • 文档编号:258845801
  • 上传时间:2022-02-2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61.4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82017 沪教版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教师版)一、 师说 (韩愈)1.荀子 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存,师之所存也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 ”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或师焉,或不焉” ,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 “小学而大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遗,吾未见其明也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无惑也难矣,其中, “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 “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9.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10.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择师而教之” ;对自身“则耻师焉则耻师焉” 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12.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4.师说中说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二、 劝学 (选自荀子)1、荀子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同时也说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学不可以已已”的观点,活到老学到老,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为之,而寒于水”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这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4、“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5、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 ; 人要改造成为“知 2 | 8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6、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7、“君子生非异也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善假于物也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8、 劝学一文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作者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来作结,皆宜说明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是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的道理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1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无过矣12、只有坚持,才会成功是正如荀子.劝学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之穴无可寄托者”的“用心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1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用好马劣马的比喻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三、 蒹葭1、蒹葭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道路曲折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的一部分2、蒹葭写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溯洄从之,道阻且右白露未曦溯洄从之,道阻且右3、反映追求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艰难险阻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反映追求的道路高阻的:溯洄从之,道阻溯洄从之,道阻且跻且跻4、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四、 采薇1、 采薇中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 诗经采薇中写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然而他们没有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他们忧伤地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而今天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五、 饮酒(其五) (陶渊明)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 | 8六、 梦游天姥吟留别1、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虎鼓瑟兮鸾回车”令人叹为观止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向来之烟霞7、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8、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谢公宿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1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11、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写山之夜景,诗人正迷恋花石美景,千岩万转,忽然夜幕降临了,诗人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叫声,龙的吟啸声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发抖。

      此时“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天气也急剧地变化,黑沉沉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恰似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12、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几句写仙境的石门轰然打开,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广阔无边,望不到边际,在日月的光辉照耀下,金银的亭台楼阁发出夺目的光彩七、 登金陵凤凰台1、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2、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两句寄予深意,沉痛地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慨八、 终南山1、“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3、“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4、“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写为了入山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