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doc
5页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摘要:文章就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在 Campa 和 Goldberg 提出的成本加成理论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文章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然后建立 VAR 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两年内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传递效应大于 1,之后影响逐渐减弱关键词:汇率传递;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进口价格指数 我国于 2005 年 7 月 21 日�M 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的几年内,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实现从 8 到 7 再到 6 的不断突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的进口价格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会缓解我国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额?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一、 文献回顾 对于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最初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假定国际贸易发生在完全竞争市场里,汇率对目的地价格的传递是完全的随着大部分发达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主要贸易国外部账户对于汇率波动的反应远远低于预期,这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例如Branson 和 Magee。
最初,研究者假定对账户调整的延迟是短暂的,可以由完全竞争市场暂时的价格刚性来解释随后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完全汇率传递是长期现象,而对汇率传递的早期研究并不能有效解释这种现象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研究者转向微观层面,开始研究定价行为,企图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找到原因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汇率长期不完全传递通过对边际利润的调整而发生,出口商通过改变汇率传递弹性使战略优势最大化,如 DornbuschKrugman 的“依市定价”理论发展了上述模型,强调国际贸易中市场分割的存在,进口国需求曲线的不同导致汇率传递效应的不同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研究重点再次转向宏观层面,研究汇率对一国的通胀、消费、产出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Obstfeld 和 Rogoff 提出了粘性价格模型,在动态模型中融入了不完全竞争和价格粘性因素Taylor 认为低通胀会导致较低的汇率传递效应,从而做出开创性贡献 我国学术界的研究起步较晚,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我国学者开始研究这一领域毕玉江和朱钟棣认为,长期来看,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非常敏感李颖认为,汇率冲击发生一年后,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基本稳定,且大于 1。
但是许伟和傅雄广的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传递是不完全的 二、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根据 Goldberg 和 Knetter,汇率传递弹性是指进出口国之间汇率变动百分之一所导致的以进口国货币表示的进口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汇率传递效应是汇率传递弹性的绝对值,表示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程度 根据 Campa 和 Goldberg,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可以用方程来表示 其中 pt 是当地货币表示的进口价格,wt 是主要控制变量代表出口商的成本,et 是汇率,yt 是其他控制变量,如目的地市场的 GDP结合中国的情况,pt 是人民币表示的我国进口价格,wt 是外国出口商的生产成本,et 是人民币汇率,yt 是控制变量,本文选取我国的 GDP 本文运用 Eviews8.0 软件受数据可得性的制约,本文选取 2005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的季度数据具体的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如下: 1. 我国的进口价格指数我国的进口价格总指数来源于海关总署在海关统计资讯网所公布的全国进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 2.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名义有效汇率是以进出口贸易总额为权重而编制的,反映了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
本文采用国际清算银行 BIS 公布的月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其权重包含 61 个国家和地区该汇率数值提高代表人民币升值,数值降低代表人民币贬值 3. 我国的 GDP我国的 GDP 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上所公布的当季值 4. 外国出口商的生产成本由于没有直接的数据来度量对我国出口的所有贸易伙伴国的生产成本,所有的相关文献都是找到一个替代变量本文采用毕玉江和朱钟棣以及王琼和曹伟的做法,以世界出口价格指数作为替代变量世界出口价格指数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网站所公布的数据 由于 IPI 和 NEER 都是月度数据,本文将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得季度数据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WEPI 是年度数据,本文将采用年度数据作为本年的各季度数据以上所有的数据均换算成以 2005 年第一季度为基期的定基数据,使用 Census X12 方法进行季节调整,然后取对数根据以上的变量选择,本文的模型可进一步表示为: 其中,IPI 是我国的进口价格指数,NEER 是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GDP 是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WEPI 是代表外国出口商生产成本的世界出口价格指数 三、 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 1. 平稳性检验。
检验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 ADF 检验本文对 lnIPI、InNEER、lnGDP 和 lnWEPI 进行 ADF 检验,采用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的模型,SC 准则自动选择滞后期,结果表明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除 InNEER 外其它变量是非平稳的本文又对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进行 ADF 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表 1 总结了所有变量及其一阶差分的 ADF 检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