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pdf

25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5736682
  • 上传时间:2018-06-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3M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1 跳侧滴虫(Pleuromonas) 本体长 6---10 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 3---5 微米 【形态】 身体很小,一般呈肾形,两端浑圆,具有2根鞭毛.短一些的一根鞭毛无休止的摆动,对溶解氧 缺乏比较敏感,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作很快的旋转行动 【生态】滴虫以细菌为主要食料,就生态环境来讲适合在中污性和多污性的水体.大量的游离细菌在水中是 其大量繁殖的基础条件,所以它的大量出现往往是高污泥负荷,污泥解体,菌胶团分解,处理水质透明度降 低,COD,BOD 指标上升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2 波豆虫(Bodo) 本体长 11----15 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 5-----7 微米 【形态】身体很小,呈卵圆形,前端有一少许弯转的突出“尖角”,后端浑圆两根鞭毛起源于前端从胞口内伸 出鞭毛是活动器官同时也是食物收集器官,因此其活动性很强 【生态】主要以细菌为食料,就生态习性而言它是 a-中污性和多污性的种类是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代 表, 经常出现在BOD负荷高并且溶解氧低的时候, 它若数量上占优势则处理水浑浊, 多半BOD在30mg/l 以上。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3 肾形虫(Colpoda) 本体长 32---48 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 22---30 微米 【形态】身体呈肾形,右缘是半圆形均匀弯曲,后端比较圆,在饥饿时后端比较细,口位于身体中间偏 前的左缘中部,口前庭成一个较浅的洼窝;在口全身纤毛均匀,分布较稀.体内有分散的食物泡 【生态】食物的来源以细菌为主,肾形虫喜好食大肠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锯杆菌(Serratia marcescens)最常出现在BOD负荷在 0.7KG 左右的高负荷条件下. 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较少.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4 草履虫(Parmecium) 本体长 180---300 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 42---75 微米 【形态】草履虫在原生动物中属体形较大的一种,身体呈圆筒形,后半中间最宽阔,前半部腹面有一下凹 的口沟,中沟底部有一椭圆形的胞口身体周围都均匀地布满着纤毛.后端的若干纤毛少许长一些;表膜 下面外质比较透明,内质充满着颗粒状物质,食物泡比较多,伸缩泡两个一个位于体长四分之一处,另一 个位于体长四分之三处。

      【生态】其主要以细菌为食料,最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中污性和多污性.大量出现在几乎测不出溶解氧浓度 的环境中,在活性污泥中每当净化程度较差的时候它会较多的出现.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5 表壳虫(Arcella) 壳直径:100---150 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壳高:50---75 微米 【形态】壳的背腹面观呈圆形,而似表盖;侧面观则腹部扁平,背面很平稳地高度凸出而使整个壳呈半圆形; 壳的高度约为它直径的二分之一,壳通常呈褐色也有黄色的,偶然也有无色透明的壳,有指状伪足,从壳孔 伸出,数目不会超过 5 个或 6 个;内质含有不少食泡和贮藏粒体 【生态】表壳虫以植物性鞭毛虫和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食物寡污性水体是它最适宜的生存环境,经常大量的 出现在活性污泥低 BOD 负荷,污泥停留时间过长的情况下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6 尾丝虫(Uronema nigricans) 本体长:30---50 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15---24 微米 【形态】身体呈细长的卵圆形,长度和宽度比约为 2:1,通常前半部较后半部为狭;前端平截而常有少许下 陷,是全身最狭处,后端宽阔较浑圆;外质表膜具有纵长的条纹,全身纤毛行列,在后端有一根很长的尾毛。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物来源,具有较高的生态耐性,在自然界中属于中污性种类;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出 现在溶解氧低与高负荷的情况下,一般处理水 BOD 也较高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7 豆形虫(Colpidium) 本体长:60---95 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20---25 微米 【形态】身体呈长卵圆形或近似长的豆形,后半部往往比前半部要宽阔,前端的腹面弯转并使腹面前部三分 之一处略形成一凹陷,后端浑圆;分布在全身的纤毛相当密而均匀;内质比较透明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物,同时也兼食微型鞭毛虫;在自然环境中存在于中污性水体,在寡污性水体中很 少发现;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在高 BOD 负荷且低溶解氧的情况下出现,与此同时也能观察到波动虫,滴虫等, 是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8 扭头虫(Metopus) 本体长:120---160 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30---60 微米 【形态】体形成纺锤状,中间腹部较膨大,口缘从前端背面开始,以对角线方向向腹面扭转;周身纤毛稀疏, 排列宽而明显,有一个伸缩泡位于末端。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来源,经常出现在只能检测出微量溶解氧的活性污泥,对活性污泥系统而言,如果扭 头虫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则处理水质大多浑浊,BOD 增高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9 卑怯管叶虫(Trachelophyllum) 本体长:40---55 微米 指示分类: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10---14 微米 【形态】身体纵长,长度约务宽度的 4 倍,呈矛头状或形似针叶片,高度扁平,柔韧易变,经常作滑翔式 的游泳;三分之一的前部突出地细削,形成一“颈部” ,前端截断而平直或少许凸出形成一圆顶;最宽处常 在三分之一的后部后端少许瘦削而钝圆;纤毛分布全身,内质含有不少贮藏粒体 【生态】卑怯管叶虫以细菌为主要食物,亦掠食小的原生动物;它在活性法泥中出现的环境条件比较广泛, 主要出现在活性法泥处于非最佳状态阶段,是判断活性法泥从坏转好或是转向恶化发展的重要参考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10 裂口虫(Amphileptus) 本体长:120---150 微米 指示分类: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35---45 微米 【形态】体形侧扁呈烧瓶状,前端有一微向侧弯的长“颈” ,胞口在“颈”的腹缘,裂缝状;全身纤毛分布 均匀,沿裂缝状的胞口处有较长的纤毛;体质较透明,伸缩泡分布不规则。

      【生态】以纤毛虫,累枝虫,聚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为食物来源的肉食性原生动物;经常出现在水质 BOD 比较低的时候,是判断水质是否良好的指示生物但会消耗对水质有澄清促进作用的固着类纤毛虫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11 漫游虫(litonotus) 本体长:80---110 微米 指示分类: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体宽:14---15 微米 【形态】身体细长的片状,或柳叶刀状,多会变异;最宽处位于中部,从中部向前后两端瘦削; “颈部”相当 长,在全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前端朝着腹面弯转,胞口在“颈部”的腹面;纤毛分部在身体单侧, 内质相当透明 【生态】是一种肉食性的纤毛虫,以鞭毛虫和其它小纤毛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在自然环境中最适宜是在中污 性或多污性水体,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出现在活性污泥系统恢复期间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12 斜管虫(Chilodonella) 本体长:78---250 微米 指示分类: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36---124 微米 【形态】身体较透明,呈不规则椭圆形,后半部比前半部要宽阔;背面或多或少凸出,少许向左弯转形 成一个不十分突出的尖角;胞口圆形位于腹面靠近前端,在取食时胞口能少许突出到体外;伸缩泡比较 多,不规则地分布在身体周围。

      【生态】以藻类和细菌为食物,环境适应能力很强,主要出现在活性污泥由恶化到恢复期间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13 沟内管虫(Etosiphon) 本体长:25---30 指示分类: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18---22 【形态】身体呈宽阔的卵圆形,前端平直或少许下陷,后端浑圆,背腹面扁平,表膜比较坚硬而不大会改 变形状;具有 7 或 8 根纵长的沟;胞口位于前端下陷处,有管状的胞咽,两根同样细长的鞭毛从靠近胞口 处伸出, 一根总是在前方划动,另一根拖在后面,可能有滑翔作用 【生态】沟内管虫很可能是依靠植物式腐生性营养进行生活的,它是否能吞食细菌尚未有定论;它的出现 处理水 BOD 多半较低,沟内管虫已接近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14 粗袋鞭虫(Peranema) 本体长:30---80 指示分类: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12---28 【形态】身体静止时变动较大,无一定形式,行动时总是纵长,后端比较宽阔而呈截断状或浑圆;身体自 后端渐细削;一根粗状的鞭毛从前端伸出,和本体几乎是等长度,行动时笔直地指向前方,另一根细而短 的鞭毛伸出后即徊后弯转,附在本体的表膜上,不容易看出。

      【生态】食物来源比较广泛,摄食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生态环境也比较广;在 BOD 负荷低,溶解氧 浓度高处理水质时候出现接近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15 尖毛虫(Oxytricha) 本体长:30---156 指示分类: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宽:54---65 【形态】身体呈长的卵形,比较柔软而容易变动,体长约为体宽的 2.5 倍,前端三分之一细狭,从此向后浙膨大, 腹面扁平背面或多或少凸出;口缘区较大,前触角 8 根,5 根在前,另 3 根倾斜排列成行;腹触毛 5 根,臀触毛 5 根;内质含有少量食泡 【生态】以细菌,单细胞绿藻,和小型鞭毛虫为食物;生态耐性较强,对寡污性或中污性水均能忍受;在活性污 泥中出现不多,与游仆虫相比尖毛虫出现在处理水 BOD 较高的时候,是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16 【名称】楯纤虫(Aspidisca) 【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APP NBZH 环境监测科 【本体】体长:25-40µm 体宽:18-29µm 【形态】体形小,甲呈三边的圆形,前端最狭小,后端最宽阔而平直,少许钝圆,背面凸出,前触毛 4 根,倾斜的列成一行,腹触毛 3 根,列在前半部,臀触毛 5 根,相当长而细,倾斜的排列在后部。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生态范围较广,但对化学物质极为敏感,可作为有毒物质判定的生物指标楯纤 虫可作为水质处理良好的指示生物, 大量出现时, 处理水 BOD 大多在 15 ㎎/l 以下 但楯纤虫过多时, 2000 个/ ml 以上,不断地在活性污泥翻来翻去,也会影响污泥的沉降效果 【图片】 废水处理指示生物图谱 17 【名称】板壳虫(Colepidae) 【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长:55---65 微米 宽:28---32 微米 【形态】身体呈圆桶状榴弹形,中间少许膨大,体长和体宽的比率约为 2 比 1形态固定不变,或多或少呈 棕褐色;由外质形成的板壳有 15---20 行,板壳由横沟分成六段,每段形成一定形式和数量的“窗格” 纤 毛均匀地分布在全身,胞口位于最前端,为纤毛所围裹不易看到 【生态】板壳虫能捕食藻类,小型鞭毛虫,以及小的纤毛虫,也吸食已经死亡的轮虫经常出现在 BOD 负荷较低,溶解氧浓度高,处理水 BO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