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翡翠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36507217
  • 上传时间:2022-0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2.5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翡翠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参考答案:D“天子”、“子民”等字眼意在强调在秦汉以后的政治统治是在借助于人伦秩序进行统治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宗教权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和材料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天子”、“子民”是和人伦秩序密切相关的2. 辛亥革命后,一款中西合璧的新式服装开始在中国社会流行,它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参考答案:C略3.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参考答案:B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辛亥革命提倡民主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旗五色旗故选B符合题意4. 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和发展 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法、德等国确立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④参考答案:B5.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A.分散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B.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选拔人才参考答案:A6.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参考答案:B7. 材料一《金薯传习录》是一部引种、推广、种植和传播甘薯的农业科学史料汇编,是一部珍贵的科学史文献。

      金薯,即甘薯(学名:Dioscoreaesculenta(Lour.)Burkill)又名甜薯,番薯,地瓜《金薯录》为清陈世元所撰其先辈及本人尝经商海外该书上卷详细记述了其四世祖陈振龙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从吕宋引进甘薯经厦门到福州,试栽成功由福建巡抚金学曾通过行政命令在全省推广栽植,收到救荒效果,因此,众呼“金薯”土产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询之夷人,咸称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乃伊国之宝,民生所赖,但此种禁入中国,未得栽培,纶父时思闽省隘山阨海,土瘠民贫……朱薯功同五谷,利益民生,是以捐资买种,并得岛夷传受法则,由舟而归,……”——摘编自《〈金薯传习录〉及其他》吴亦鹏《金薯传习录》【清】陈世元材料二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亭",百姓在福清建立报功祠,以纪念陈振龙引进甘薯和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绩——摘编自《福州市政府志》(1)根据材料一,说明甘薯在我国能够引种推广种植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陈振龙引种推广种植甘薯的意义参考答案:(1)商人陈振龙推动了甘薯的引种、推广,个人心系民生;政府的倡导促进了了甘薯的迅速传播;甘薯适应性较强,易种植客观原因)。

      2)甘薯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粮食作物;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土地开发与人口增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详解】本题考查甘薯在我国能够引种推广种植的原因,以及引种推广种植甘薯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甘薯在我国能够引种推广种植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该书上卷详细记述了其四世祖陈振龙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从吕宋引进甘薯经厦门到福州,试栽成功”“由福建巡抚金学曾通过行政命令在全省推广栽植”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陈振龙引种推广种植甘薯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朱薯功同五谷,利益民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缓解粮食短缺、推动土地开发与人口增长、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方面来回答8.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的信息反映了九鼎随着夏商周政权更迭,在夏商周流转,说明了九鼎代表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等级制度(九鼎)9. 高一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明显错误的是A.《浅议商代的政治制度》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 D.《试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浅议商代的政治制度》没有明显错误,故排除A;分封制实行于商周时期,所以《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没有错误,故排除B;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隋唐时期,所以《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没有错误,故排除C;明代就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清代的军机大臣主要是跪受笔录,没有决策权力,所以清代不可能有丞相和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所以《试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明显错误,故选D10.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没有国王的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握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参考答案:D11.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参考答案:考点:明朝的内阁.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废丞相,设内阁,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对基本史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从材料“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在明成祖时正式设立,故A项错误;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B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丞相,排除C、D两项.故选B.12.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哲主专制的产物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参考答案:D 材料中要注意两点信息:一是“公天下”的因素,二是“现代行政”的特点AB表述错误,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不表示就是民主制度,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只能说有某些合理性,C在材料中没有谈及,因此选D13. 古代有位帝王写过这样的诗句:“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被下列叙述对诗句理解正确的是A.秦始皇规定皇权至高无上,一切大权都要总揽 B.唐太宗健全三省制,实行群相制C.宋太祖用分化事权的办法来加强集权     D.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集君权、相权于一身参考答案:D14. “这些新工业部门中的大企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他们在竞争中往往居于十分有利的地 位’使中小企业被他们排挤和吞并’这些新技术和新部门的出现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间的兼 并现象,促使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新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B.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的不断扩大 D.工厂规模不断膨胀参考答案:C根据关键信息“…这些新技术和新部门的出现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间的兼 并现象,促使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不断扩大.故选C.15.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参考答案:D16.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此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律例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郡县制,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的材料大意为:天下之所以战斗不止,大家受苦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诸侯存在依赖祖宗积德,现在天下刚刚稳定,如果又去分封诸侯国,这不是在树立敌对势力吗?要想达到安宁,那就难了这反映了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的史实排除均与此表述不符的A、C、D三项,故选B17. 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在宣布苏联解体时发表演讲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已经结束“冷战’,曾对我国经济、社会意识和道德起破坏作用的军备竞赛和国家极度军国主义化已经停止,世界大战的威胁已经解除。

      此时苏联A.开始否定斯大林模式B.已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C.开创了革命建设新道路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考答案: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开始否定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苏联的解体意味着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恢复了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正确,C项错误;苏联解体后,国家实行了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18. 学者陈晓楠曾说:“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著作,既没有能够在太平天国内部化作征伐江山的动力,也没能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任何的影响,……但依然给这个腐朽的农民起义运动,带来了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材料所评论的著作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临时约法》D.《共同纲领》参考答案:B【详解】《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施政纲领,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自然经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