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docx
33页无锡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无 锡 市 水 利 局二O—一年七月第一章“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1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1二、水资源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地方性配套水法规不断完善第二章“十二五”水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三、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工作,主要水域水质有所好转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迫切需要一个安全的水环境 6二、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一个优美的水环境………7三、 全社会越来越关注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为加快推进水利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7四、 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农田水利和民生水利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8五、 国家的太湖治理方案的实施为无锡水利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 8第三章 水利发展的思路、原则和布局 9•>发展思路二、 规划原则 10三、 总体布局 11第四章 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12一、 扌旨导思想 12二、 总体冃标 13第五章水利发展主要任务 15一、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建设 15(一) 工程措施 15(二) 非工程措施 16二、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体系建设 17(一) 工程措施 17(二) 非T稈措施 17三、 农村水利现代化工程体系建设 19(一) 工程措施 19(二) 非工程措施 19四、 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20(一) 工程措施 20(二) 非T稈措施 20五、 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21(一) 工程及资源管理 21(二) 水利科技人才 22(三) 水利法制建设及水行政执法 22(四) 水利职工队伍建设 23第六章“十二五”期间投资计划及资金主要来源 24一、 “十二五"期间投资计划 24(一) 城市防洪工程 25(二) 流域治理工程 24(三) 区域治理工稈 24(四) 水环境综合隸治工稈 25(五) 农村水利建设 25(六) 工稈管理及运行经费 26(七) 水利信息化建设 26二、 投资來源分析 26第七章 保障措施 27一、 理顺体制,完善职责,强化管理,规范运作 27二、 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资机制,管好、用好水利建设资金 28三、 坚持“科技兴水二建立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机制 29四、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水法规体系及执法体系 29附表附表1:无锡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建设经费汇总表附表2:无锡市“十二I?,水利发展规划流域治理工程投资计划表附表3:无锡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区域治理工程投资计划表附表4:无锡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城市防洪工程投资计划表附表5:无锡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农村水利建设投资计划表附表6:无锡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水环境整治工程投资计划表附表7:无锡市“十二IT水利发展规划信息化系统建设投资计划表附表8:无锡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工程管理及防汛设施建设投资计划表附图附图1: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十二五”工程布局图(流域治理、城市防洪、区域治理)附图2: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十二五"工程布局图第一章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的无锡水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水利部门的关 心指导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紧紧囤绕无锡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Fl标,突出安全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和环境水利四大任 务,全市水利发展取得重要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基础保障,为 无锡市的现代化建设、为无锡在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全市人 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水环境。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1、 城市防洪工程全面推进,运东大包围基本建成运东大包围8大枢纽工程先 后完成,运东大仙羽上的其它小型口门控制建筑物等也基本建成,外围堤防加高加 固已完成三期工程建设,运东大包围己基本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7座排涝泵站 排涝能力达到415m3/s,加上其它直接外排的泵站,其排涝能力基本达到了 20年一 遇标准运西片的山北北土于、山北南土于、盛岸联土于也按200年一遇防洪标准、20年 一遇排涝标准实施到位山洪防治工程也已基本完成2、 流域、区域治理及地方水利基建工程取得新进展1991年冬~1992年先后开 工建设的武澄锡引排工程的湖四引排工程通过了太湖局和江苏省水利厅的竣工验 收,太湖流域十大骨干工程在无锡市境内的四项工程全面完成;走马塘拓浚延伸工 程、宜兴市油车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宜兴市横山水库溢洪河道、堆径河、惠山区锡 北运河、锡山区九里河、江阴市富贝河、青祝河、新区伯渎港、滨湖区直湖港等一 批骨干河道进行了整治,提高了河道的排水能力;对马歼南大堤、惠山开发区堤防、 西联土于等重点土于区堤防进行了加固,增加了防洪保安能力3、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展开,太湖水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2007年 春末夏初的一场供水危机,揭开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序幕,水利部门积极 参与,开展以太湖生态清淤、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等为重点项H的环境治理,3年多吋 间内,完成了贡湖生态清淤一、二期工程,梅梁湖生态清淤2008、2009、2010年度 工程,月亮湾清淤一、二期工程、宜兴西部沿岸清淤一、二期工程等,完成清淤而 积50.7km2,清淤量1418万m3无锡市境内的13条入湖河道完成了整治规划的编 制,正按规划确定的方案分期进行整治4、 农田水利建设向深度、广度发展十一五"期〕'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的宏伟H标,以农村歼区防洪保安、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与农业节水工程为重点,狠 抓农村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设取得新的成效,都市 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步推进累计完成水利总土方11398 万立方米,其中农村河道疏浚土方9279万立方米;完成加高加固土于堤554.8公里, 新建、改造防洪闸198座、泵站1069座,配套小沟以上建筑物5338座,修建防渗 渠道1299.4公里,新增喷、滴灌面积7650多亩,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 里。
全市农村水利共完成投资23.34亿元5、 继续开展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区水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在完成第 一轮城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二轮城区河道综合整治,重点对梁溪 河、古运河、环城河等城区骨干河道实施了综合整治,清除了多年沉积的淤泥,封 堵了排污口,整治了河岸环境,既恢复了河道的汕洪排涝能力,乂改善了水环境6、 宜兴山区山洪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结合水利血防 工程建设,宜兴市对张渚园田涧、太华杨店涧等重点防洪涧沟进行系统整治,并对 75座蓄水库塘进行除险整治,防洪能力显著增强,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建设高潮迭起,各级都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每年水 利建设资金都有所增长,特别是市级政府投入较“十五"期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据 不完全统计,全市在“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投资48.53亿元,比“十五”期间完成的投资 増加了 1/3,其小:农村水利完成投资23.34亿元,区域治理及地方水利基建完成投 资6.11亿元(不包括各市县区自行实施的基建工程),城市水利共完成投资24.05亿 元经过持续不懈的水利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水资源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地方性配套水法规不断完善1、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确保饮用水安全2007年太湖水危机发生后,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的决 定》、《关于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开展环保优先“八大”行动的决定》,水环境、水资源 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全而封堵排污口,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全而实 施退垦还林、还湿,水利部门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对非法排污、超标排污行为进 行严肃查处通过水政执法和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强化了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的依 法管理和保护2、 地方性配套水法规逐步完善根据无锡市河道管理的现状,通过调研,制订 T《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通过了市人大的审议并颁布实施同时编制完成了《无 锡市区水系规划》并通过了市政府的批准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合理开发利用 和保护水源、防治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提供了法律保障3、 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学校和社区通过广泛宣 传,在全社会初步形成节水意识,全市已累计创建完成了 86家省级节水型企业、105 个省市级节水技改示范项H、6家节水型高校、5个节水型灌区、6个节水型社区。
通过节水技改建设,实现了循环用水、串联用水、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回用、雨水 利用、一水多用,实现年节水3亿立方米4、 编制完成了水资源综合规划,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依据通过编制水资源综合 规划,摸清了无锡市的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现状、污染负荷等基本情况,提出了 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为无锡市的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三、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工作,主要水域水质有所好转1、 全而完成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五里湖水质持续改善经过5年时 间的施工,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通过综合整治,五里湖水质持续 改善,据有关部门的水质分析资料表明,五里湖水质已从整治前的劣V类,提高到 III〜IV类2、 继续进行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到2006年止,第一轮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共完 成整治大小河道114条,从2007年开始,我市又开始进行第二轮城区河道综合整治, IT前已完成17条河道整治任务,其余河道整治正在进行中通过城区河道的综合整 治,河容河貌得到极大改观,河道水质也明显改善,同时也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一个 休闲的场所3、 持续开展调水引流,为改善太湖水质作贡献2007年太湖水危机发生后, 梅梁湖调水泵站紧急启动,配合望虞河引江济太,拉动梅梁湖水体流动,改善梅梁 湖水质。
2007年调水近8亿m‘,2008年调水9.5亿m‘,2009年调水7.1亿m',通 过持续调水,梅梁湖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确保了水源地的水质,做到安全度夏4、全力开展蓝藻打捞及资源化处理工作从2007年夏季开始,水利部门负责 太湖蓝藻打捞及处理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我市在蓝藻打捞处理上走出了一条 新路,探索形成了一条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科学 合理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机制;取得了机械化打捞作业、藻水分离和资源化利用的三 大技术突破;实现了由人工打捞向机械化打捞转变,由群众打捞向专业化打捞转变, 由堆场堆放向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转变,由政府包揽向政府政策推动与企业市 场化引导相结合转变,由应急应对向科学监测预警转变的五个转变两年来共建成 投运5座藻水分离站,初步形成蓝藻打捞处理产业链仅2009年,全市打捞蓝藻70.9 万吨(含藻水分离站自吸处理蓝藻16.9万吨),相当于从水体中清除了 189.1吨的氮 和47.3吨的磷,为治理太湖、保护水源,确保太湖安全度夏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水利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地 位进一步确立,水利工程在抗御自然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益,在改善城乡水环境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经验有: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2007年春夏Z交的太湖供水危机,既给无锡地区百 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太湖流域口趋恶化的水环境敲响了 警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委通过充分调研编制了《太 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国务院批准了该方案水利部门抓住太湖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