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校园论坛创新初探.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9200216
  • 上传时间:2022-0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7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校园论坛创新初探    杨莹仙本文从当前大学生思政治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趋势,关注校园论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点亮人生青年论坛”为例,试图解决传统校园论坛线下育人功能不足的缺憾,为创新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推动校园论坛模式创新,发挥校园论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借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报告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担当培养青年重任的中国高校来说,这意味着高校必须思考“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这一命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这意味着必须思考“如何做好95后、00后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课题1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贵州高校为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是一个系统而伟大的工程。

      高校必须统筹推进课程育人、着力加强科研育人、扎实推动实践育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创新推动网络育人、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切实强化管理育人、不断深化服务育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积极优化组织育人各育人环节相互促进,方能使高校育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高效展开但是,纵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出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教书与育人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以贵州高校为例,笔者对贵州省56所高校80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抽样调查,在80份问卷调查中发现,贵州高校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学生接受性不强、兴趣低落”现象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真心喜欢、愿意参与、乐于接受?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走出一条非传统思政课堂、非说教形式又非纯网络式的思政教育新模式?这是摆在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首要问题2 高校思政育人新模式--校园论坛的现状(1)网络化育人成为趋势在网络化普及、互联网便利、客户端等迅猛发展的今天,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网络育人成为当下思政工作者思考最多的领域基于此,国内外许多高校也不乏从网络渠道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主要的形式为运用网络化手段进行思政课教学、开设学生网络党课、运用网络开展各类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开设校园公众号、微博等形式2)校园论坛(BBS)成为重点在对高校网络育人的研究中,校园BBS(校园论坛)成为普遍流行的一种高校网络育人模式校园论坛即校园BBS,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简称校园论坛通过网络社区,提供给人们一个虚拟的空间释放压力校园虚拟的社区能够创造一个学生全新的展现自我的舞台,能够在其中做许多平时不能完成的事情,发泄一下内心的郁闷校园论坛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港湾,它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在这里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平时难以接触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喜爱结交新朋友,寻找有共同兴趣的人交流讨论,校园论坛为这些有共同爱好的年轻人创造了另一片交流的空间,深受大学生青睐,因此网络上涌现了以各所高校为背景的大量优秀大型校园论坛3)传统校园论坛存在的问题校园论坛在满足大学生释放压力、结交朋友、涉猎知识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信息化的今天,人们利用网络发布信息、传播知识的途径加快,校园BBS在满足学生交流的同时,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把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习惯的监管难度加大。

      由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健全,看问题尚不成熟,导致其在网络上在表达情感、看待问题时会出现较多偏激、甚至错误的言论,如若没有科学、缜密、细致和严谨的舆情把控和教师的时时引导,校园BBS很容易成为不良思想的传播利器因此,校园BBS无疑是一把双刃剑2)虚拟空间渐渐挤占了面对面交流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网络校园”里的“陌生人”由于网络教学的普及,师生之间线上交流渐渐增加,“键对键”交流越来越普遍,使得师生之间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对于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师与学生除了日常的教学接触外,几乎鲜有课堂之外的面对面非正式沟通师生距离更为疏远,育人难度更为加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而不是教师,使得高校思政教育陷入了网络与现实两难的境地3 “校园论坛新模式”探究—以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点亮人生青年论坛”为例为了解决传统思政教育比较枯燥,学生参与度较差的问题,解决校园论坛育人难度加大问题,解决传统思政课育人效果不佳和师生非正式沟通少的问题,同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点亮人生青年论坛”尝试以一种全新的校园论坛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它区别于传统的校园论坛(BBS)模式。

      是以师生定期线上线下交流为形式的一种校园论坛新模式,对于推动校园论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一定借鉴3.1 “点亮人生青年论坛”的主要形式围绕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通过线下现场论坛和线上论坛,“点亮人生青年论坛”定期邀请院内外嘉宾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运用网上报名,现场抽奖,留言等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试图从“非正式的渠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开通全校师生网上论坛公众号“点亮人生青年论坛” 公众号现开通“百花园”、“敢发声”、“论坛区”三个栏目其中,“百花园”主要是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定期发布师生人生感悟、优秀文章、好人好事、多彩活动等,通过精选的文章,给学生人生启示,正向引导,同时丰富学生知识面敢发声”栏目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家、身边小事,定期针对社会热点或校园话题、青春話题、争议话题在网上发布讨论,对学生留言进行网上总结和点评,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论坛区”即对现场论坛的网络直播、预告、总结论坛区是对现场论坛的补充,更是对现场论坛教育效果的持续深入展开,通过网络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网上论坛对于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渠道增进师生交流途径,突破传统思政课育人效果不理想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二是定期开展全校师生线下现场论坛通过组织全校师生定期线下论坛,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开放的格局现场论坛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为议题,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刻板的印象,邀请校内外专家、优秀代表、具有典型意义的模范人物等作为嘉宾参与现场论坛,以嘉宾为指引,聆听学生的心声,设置较多的互动、奖励环节,力求建设受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同时以电视和网络为媒介,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应3.2 “点亮人生青年论坛”取得的成效论坛开通一年来,其对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显著工作先后写入学院2016年工作报告和2017年思政工作中得到院党委高度重视乌蒙新报、六盘水日报先后报道,得到地方电视台、新闻媒体报道三次论坛主要成果为:一是师生参与思政话题讨论人数明显增加这得益于论坛的将高大上的思想教育融入亲和的教育形式中:例如邀请学院党委书以普通党员身份和同学们“谈信仰”,邀请市骨髓捐助第一人与学生谈“助人”,现场既有嘉宾讲述,也有音乐、歌曲、视频等方式还有现场互动、留言等。

      亲和的方式与正能量的话题的契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二是学生关注校园、关注公众号人数急剧增加校园论坛公众号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坚持每周推出原创文章,严格审核,文风清新,涉及面广,使得师生乐于看、乐于传、乐于投公众号文章来源多是师生的踊跃投稿,将教育转化为行动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益得以发挥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辐射到周边地区,引领当地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难点点亮人生青年论坛”在利用社会资源进校园的同时,也积极将高校人文精神传播到当地,依靠媒体的力量,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例如,论坛选择十九大黨代表到校园与师生共话“青春”,得到六盘水电视台、乌蒙新报、六盘水日报报道,邀请社会优秀青年到高校参与现场讨论,使得论坛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更接地气学生与优秀嘉宾面对面,使得思政教育能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辐射周边在论坛主题的选择上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民生热点,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当地青年的同时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4 “校园论坛新模式”思考总之,无论是基于传统模式的校园BBS,还是以“点亮人生青年论坛”为例的校园论坛模式创新高校思政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不断思考,积极结合高校实际,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贴近中国实际、贴近高校生活、贴近青年学生、贴近时代特点。

      点亮人生青年论坛”区别于传统校园论坛,实现了在高校范围内师生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目的,弥补了当前校园论坛线下育人功能不足的缺憾,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思政大课堂创新研究—以点亮人生青年论坛为例” (2017fdy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