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15页可以真题 何必模拟 祝您考上理想学校 加油!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史记·周本纪》载:“平王立,东迁洛邑,辟戎寇与这一记载直接相关的史事是() A.周武王实行分封制 B.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C.周公旦东征平殷乱 D.周厉王时国人暴动 参考答案B 2.图1是汉代画像石的纪念邮票,牛耕犁头的主要材质是() A.石质 B.木质 C.骨质 D.铁质 参考答案D 3.郭沫若曾撰写楹联称颂古代的一位诗人:“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位诗人是() A.屈原 B.杜甫 C.王维 D.李白 参考答案B 4.《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曹操“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这里所说的“田官”的主要职责是() A.推行屯田 B.分配土地 C.招兵买马 D.运输粮食 参考答案A 5.图2所呈现的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①促进江南经济的开发;②加速北方民族大交融; ③确立南方经济重心地位;④完成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6.古人云:“成由俭,败由奢。
",下列帝王属于前者的是() A.宋徽宗 B.唐玄宗 C.汉文帝 D.汉武帝 参考答案C 7.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是()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御史台 D.枢密院 参考答案B 8.图3~图5均出自中国古代的一部名著,这部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C 9.梁启超说,中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与引文直接相关的史事是() A.虎门销烟 B.永安建制 C.甲午战争 D.同盟会成立 参考答案C 10.图6是民间画币沈蓉圃绘制的包括程长庚、谭鑫培、杨月楼等著名演员在内的《名伶十三绝》,该画反映了() A.风俗画在北宋十分兴盛 B.写真画在明朝臻于极致(选项不确定) C.徽剧在乾隆年间风光一时 D.京剧艺术在晚清走向成熟 参考答案D 11.蔡元培在幅挽联中写道:“为地方兴教养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以文学名光宣两朝日记,日记若在,用裨征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他所缅怀的是() A.严复 B.张謇 C.陶行知 D.盛宣怀 参考答案B 12.1928年,江西遂川地区流传着一首歌谣:“又分谷子又分田。
你拿斧子我拿镰,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土地改革运动 C.土地革命 D.大生产运动 参考答案C 13.1938年4月,美国战地记者卡帕美国《生活》杂志撰文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这个“新的名字”是() A.宜昌 B.宛平 C.延安 D.台儿庄 参考答案D 14.日本驻通化宪兵队在1943年3月3日《思想对策月报》中写道,满洲拓殖公社根据第二次五年计划,从佐贺县迁移二百户升拓团进入辉南县该档案材料印证的是() A.日本在伪满洲推行移民政策 B.日本在中国东北部署关东军 C.日本财团在中国东北进行投资 D.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政策 参考答案D 15-25暂缺 二、简答题 26.简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基本过程 参考答案:(1)1944年7月,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为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4)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5)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7.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老师可采取那些应对办法?(题干不全) 参考答案:(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些逻辑思维的引导,启发学生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回忆,通过启发帮助学生成功回答问题; (2)小组讨论法,如果问题缺失有点难,可以让小组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这样就化解了学生回答不出的情况; (3)问题教学,历史学科的内容经常会涉及历史原因、历史过程和历史影响等,知识之间富含内在逻辑性,教师可以将问的问题细化,通过有意义的问答,层层拨开答题迷雾 28.假设你到中学求职,学校让你准备15分钟的说课,请写出说课有哪些主要环节 参考答案:说课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在授课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主要作用是考评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教育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等说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本节课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二、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本节课的学习困难点等; 三、说教学目标(三维)和重难点,根据上面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四、说教法,本节课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依据; 五、说学法,本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所采用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具体说各个教学环节,环节设置的意图,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的处理方法;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反思,如果是上完课后的说课,还要有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进行的教学反思,主要是好的效果,不足,改进设计等。
三、材料分析题 下面为某教师为《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设计的教学过程: 问题 (1)请概述该教师的教学步骤和设计意图8分) (2)历史教师在讲述概念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8分) 参考答案:1)略 2)①定义应简明,不能过完或过窄②定义不能与概念同语 重复③概念的定义不应是否定的④概念的定义不应使用比喻 四、教学设计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和课文内容,设***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示范环节,教师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题干不全) 参考答案:—、导入环节 前段时间,—位娱乐明星参拜靖国神社照片的新闻在网上引起舆论,民众被激怒,民族感情被伤害大家如果了解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知道为何民众情绪激愤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起燃烧我们的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社会热点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并引起学习思考抗日战争的艰辛,更好的导入新课。
二、新授环节 环节—:中共七大谋宏图 教师活动:出示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形势资料,展示战争时间轴线,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明确中共七大召开的原因 学生活动: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教师活动:请学生观看—些中共七大召开的照片和档案资料,并且总结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①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②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教师活动:展示《毛泽东选集》中对抗日战争的具体观点,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直观了解抗日战争的阶段,通过地图和时间轴设计,落实时空观念;通过数据、资料佐证,学生能够提取中共七大的关键信息,提高史料分析能力,感悟中共七大的伟大意义,落实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 环节二:日本投降喜开颜 教师环节:请学生简要概括日本投降的时间过程,并且以时间轴的形式绘制出抗日战争的重要时间节点。
教师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史实材料 学生环节:学生根据材料绘制出抗日战争的重要时间节点 【设计意图】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辛,也能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落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环节三:抗战胜利新征程 教帅环节:展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法的历史图片,抗战时期历史图片和史实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史实,之后分析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分小组进行回答 教师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史实材料,同时引导学生从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学生环节: ①国际: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②民族: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教师环节: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杆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四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不同的谜底反映了人民对抗战胜利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请同学根据导学案资料,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学生活动: ①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进行持久战根本原因) ②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③国际: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有力配合和世界人民的支援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和胜利原因,能够落实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三、巩固提高 为了让学生更牢固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向学生展示东京审判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史实,思考东京审判的意义和不足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对历史知识有准确的把握,对历史事件有着准确的评价 四、课堂小结 这—阶段,教师请学生思考,简要概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