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学年甘肃省天水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0页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所示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图解下列所述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与细菌的细胞膜相似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存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均呈环状D.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有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2.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部分方式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 )①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②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③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④图2中甲是靶细胞,乙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3.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酒精发酵阶段需要多次补充氧气利于酵母菌的繁殖B.老醋生产工艺流程只存在酵母菌、醋酸杆菌两种微生物C.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可促进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D.醋酸发酵阶段需要通气的原因是促进醋酸杆菌通过有氧呼吸产生醋酸4.为了治理蝗灾,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最初有N0只,以后每天增加3%,则t天后蝗虫数量为1.03tN0只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直接导致种群密度立即降低5.下图为人体胰岛分泌激素的作用机理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 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起催化作用B.若激素是胰岛素,与 A 结合会加速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A 参与激素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靶细胞的肝糖原、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6.下列有关遗传的分子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的多样性不仅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还与其双螺旋结构有关B.RNA不仅可作为遗传物质,还具有构成细胞结构、传递信息、转运物质等功能C.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大于1D.与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相比,遗传物质是RNA的病毒更容易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7.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使Na+逆浓度进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进入液泡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C.液泡膜上水分子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D.液泡膜与细胞膜构成了原生质层8.(10分)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B.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C.在窗台上久不移动的植物弯向窗外生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题中[ ]表示标号,__表示结构名称或者其他的内容):(1)判断B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异物,如细菌等的外排过程体现了⑤的______________性3)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 ]______________中,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4)在一个植物细胞内由⑥产生的某气体物质扩散到⑩中被利用,最少要穿过___________层生物膜5)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6)若B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___________;若A是人的大腿肌肉细胞,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是因为此细胞的____________中产生了使肌肉细胞疲劳的物质;若B是洋葱鳞片叶肉细胞的一部分,则与其渗透作用有关的细胞器[ ]______;A细胞中由于[ ]_______的存在,决定了其呼吸作用方式不同于蛔虫10.(14分)研究人员为了研究日温和夜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进行实验,每昼夜给予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2为用培养液培养番茄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得到的结果,请据图回答:(1)为完成图1实验,研究人员至少要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分为_________________组,并将其置于相应的条件下进行培养2)图1中A在夜温10℃和20℃条件下,茎生长速率不同的原因是白天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强度相同而夜间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强度不同3)图1中最有利于番茄茎生长的温度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速率也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5)在光下,根尖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6)图2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是________________;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5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11.(14分)下图表示某植物在红光照射下,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图中的SSU、LSU和LHCP表示三种不同的蛋白质)请分析回答:(1)完成图中的过程①时,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与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由图分析,过程②发生在位于______________的核糖体上2)若图中的LHCP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基因b中供转录用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
从图中分析,LHCP合成后转移至____上发挥作用,影响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至少答两点)3)图中的SSU和LSU组装成Rubisco酶,说明Rubisco酶的合成受____控制从其分布位置推断,Rubisco酶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有关12.下图表示某生物的育种过程,A和b为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1)经过①、④、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和①、②、③育种过程相比,其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⑥所需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⑧育种方式的原理是__________,该方式诱导生物发生的变异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所以为获得优良品种,要扩大育种规模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好氧型细菌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目前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功能、成分等方面与细菌存在相似之处,支持了“内共生起源”学说。
题目详解】在膜的化学成分上,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膜的蛋白质与脂质比远大于外膜,接近于细菌质膜的成分,这些特性都暗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起源于最初的共生体(好氧细菌和蓝细菌)的细胞膜,支持了“内共生起源”学说,A项不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叶绿体在植物中的分布情况,不能说明它们与细菌的关系,故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均呈环状,细菌的也含有环状的DNA分子,支持了“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于细菌,而有别于真核生物,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D不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为问题情境,提供相关的信息,让学生根据已占有的知识为依据,对该学说提出的观点加以评价,考察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对考生的创新精神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说明两者都含有核酸(DNA与RNA)和核糖体在必修1的教学与复习中,归纳总结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时也可联系半自主性与中心法则2、B【答案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此种方式中没有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①错误;二是如图2所示的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就属于此种方式,②正确;三是如图1所示的通过[A]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再与[B]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③正确;图2中甲是发出信号的细胞,乙表示靶细胞,④错误。
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3、C【答案解析】分析流程图可知,糖化阶段就是淀粉在淀粉酶以及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葡萄糖的过程,因此在糖化阶段需要控制反应温度;酒精发酵阶段需要利用酵母菌,条件是无氧;醋酸发酵阶段需要醋酸菌,条件是需氧,据此分析题目详解】A. 酒精发酵阶段需要无氧环境,A错误;B. 老醋生产流程中,酒精发酵主要是酵母菌,醋酸发酵主要是醋酸菌,此外还有其他微生物的存在,B错误;C. 据分析可知,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可促进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C正确;D. 醋酸菌好氧性细菌,根据题图可知,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D错误4、C【答案解析】图甲中:蝗虫的K值大概为N2图乙中:根据曲线图可知,蝗虫是被捕食者,鸭是捕食者题目详解】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错误;B、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B错误;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最初有N0只,以后每天增加3%,则增长倍数为1+3%=1.03%,t天后蝗虫数量为1.03tN0只,C正确;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直接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降低出生率,可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错误。
故选C5、B【答案解析】胰岛A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