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7课《寓言两则》集体备课.doc
6页课题27《寓言两则》课时二课时班级编写者郑红霞一、教材内容分析读罢寓言两则,感悟出几个“好”,几个“真” 好焦急——禾苗长得太慢;“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好辛苦——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好”结果——“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枯死了;好愚蠢——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真痛苦——种田太无味、干活太劳累;真幸运——野兔撞桩,啥力也不费;真敢想——每天捡一只,野兔肥又美;真耐心——日出桩边等,日落茫然归;規伤悲——野兔没再来,农田尽荒废;真愚蠢——死守旧经验,丝毫不知变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低年级孩子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但思考不够深入,引导寓意必须在直观的基础上,用通俗的语言揭示寓意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建议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寓言、拔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守株待兔、乐滋滋、锄头、撞死、树桩、从此等词语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生字、生词卡片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揭示课题,弄清题意第 一 课 时(学习《揠苗助长》)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学习课文,理解寓意理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第 二 课 时(学习《守株待兔》)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2.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3.揭示课题,释题a.揭示课题,正音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1.学习第1、2自然段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2.学习第自然3段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b.齐读第3自然段3.理解寓意a.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c.老师总结寓意d.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e.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练习拓展活动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2.出示要求写的9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3.指导写字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板书设计: 见课件七、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