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pdf

27页
  • 卖家[上传人]:灯火****19
  • 文档编号:360118634
  • 上传时间:2023-09-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14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 择 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L 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115和 皿11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m d 6(5 b8 9 10 11A.该病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 l b 不带致病基因,则 H I”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LC.若口7带致病基因,则 H Lo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D.若口3不带致病基因,口7带致病基因,1口9和 IIL o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 是 1/18参考答案:C2.下面有关实验和实验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B.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应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D.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流动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及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都需要保持细胞的生理活性参考答案:C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A正确;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B正确;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错误;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流动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及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细胞都要保持活性,D正确。

      3.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 述,正 确 的 是()A.无氧条件下,光 合 作 用 是 细 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 粒 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 胞 质 中 消 耗 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参考答案:B4.酶工程应用的千余种商品酶,大多数是利用下列哪种方法生产的?.()A.微生物发酵 B.动物细胞培养 C.植物细胞培养 D.人工合成参考答案:A5 .下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基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该动物是雄性B、1 与 4的片段变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乙细胞表明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参考答案:C6 .有关下列四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生物自交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相同的概率为1/4B.乙图所示为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为三倍体,其基因型可能为Aa a BBb CCCd d dC.丙图所示W个体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丁图可表示pH或光照对酶活性的影响参考答案:C7.下列关于淋巴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淋巴因子可诱导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B.淋巴因子可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C.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D.淋巴因子主要是通过加强各种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参考答案:答案:D8.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 和 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 种叶绿体色素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参考答案:D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 正确;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为3/4,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4,B 正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C 正确;乙醇提取的叶绿素只要结构没有被破坏,仍是可以吸收光能的。

      综上,本题选D9.将 蚕 豆 根 尖(细 胞 含 6 对 染 色 体)制 成 装 片 后,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A.复制后形成的24个DNA分 子B.位于细胞中央的赤道板C.染成深色的1 2条染色体 D.细胞膜的中部向内凹陷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周期的扇形图,根据箭头方向可知,bf a表示分裂间期;a玲b表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b玲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据此答题.【解答】解:A、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不到DNA分子,A错误;B、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因此无法观察到,B错误;C、该生物含有6对染色体,因此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可以观察到染成深色的12条染色体,C正确;D、蚕豆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而不是细胞膜的中部向内凹陷,D错误.故选:C.10.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 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 i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蝴蝶数(只)I n II I紫 遗黄翅绿眼白眼性状类型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XPPgg005000500752B.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XppggC.F l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D.F i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2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紫翅:黄翅=3: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PpXPp;绿眼:白眼=1:1,说明绿眼的基因型为Gg;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PpGgXPpgg.F i紫翅白1眼基因型为Ppgg或P P gg,比例为2:1,Ppgg自交后代杂合体的比例为5;PPgg自交后2 1 1 1 2代全部是纯合子;则 杂 合 体 的 比 例 即 为 号 则 纯 合 体 也 就 是1互=,【解答】解:A、紫翅:黄翅=3:1,可知为P p X P p,绿眼:白眼=1:1,可知为G g X g g,故亲本基因型为PpGgXPpgg,A错误;B、紫翅:黄翅=3:1,可知为P pX P p,绿眼:白眼=1:1,可知为G g X g g,故亲本基因型为PpGgXPpgg,B错误;1 2C、F i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F l紫翅白眼自交,即可PPgg自交和P pgg自 交.F2中纯1 _ 2 1 2合子概率为巨+互2=5,C正确;1_ 2D、F i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F l紫翅白眼自交,即互pPgg自交和与Ppgg自 交.F2中纯1 2 1 2合子概率为5+5 x 5=5,D错误.故选:C.11.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无毒的环境培养基需加血清无菌的环境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需 要。

      2,不 需 要C02 需C 02,调节培养液pHA.D.B.C.参考答案:D1 2 .D N A 复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复制的引发、D N A 链的延伸和D N A 复制的终止三个阶段如图 所 示 为 DNA复 制 的 部 分 示 意 图结 合 该 图,下 列 对 遗 传 的 相 关 叙 述 正 确 的有()在 D N A 复制过程中,与 D N A 母链相配对的碱基种类共有4种D N A 解旋后,单链结合蛋白的作用可能是防止母链间重新形成氢键图中a过程表明引物发挥作用后将会被切去,使子D N A 碱基纯化完成图中b、c 过程应需要D N A 聚合酶和其他酶的催化才能完成 与 D N A 复制过程相比,转录过程所需模板、原料、酶的种类等均不同A.一项 B.二 项 C.三 项 D.四项参考答案:D13.如 图 表 示 物 种A与 物 种B的关系,则 物 种A与 物 种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A.信 息 只 能 由A传 递 给BB.信 息 只 能 由B传 递 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参考答案:C14.图中表示部分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元素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叶绿素复丹且血红蛋白核酸.ATP三;生甲状腺激素A.图中所示为大量元素,为微量元素B.人体缺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C.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等从细胞中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D.图示化合物合成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参考答案:C【分析】据图可以知道,为合成叶绿素的元素,故为镁元素,为合成核酸、ATP的元素,故为磷元素,为合成血红蛋白的元素,故为铁元素,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故为碘元素。

      详解】A、图中所示为镁元素,属于大量元素,为P元素,属于大量元素,为铁元素,为碘元素,均属于微量元素,A 正确;B、人体缺,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造成氧气运输能力降低,故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B正确C、内 蛋 白成 过 程为血红 蛋白胞不 属于 分泌蛋白,C错误;中 都D 、图 示 化合物 合需 要 消耗能 量,D 正确;故选Co15.下图是同种生物4 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生物的杂交可得到两种表现型、六种基因型()A.图 1、图 4B.图 3、图 4C.图 2、图 3D.图 1、图 2参考答案:D16.在某动物种群中,假如基因型为AA占25%,A a占 50%,a a 占25沆 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图中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 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情(参考答案:)A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生产胚胎技术B.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克隆过程C.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D.胎胚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参考答案:B1 8 .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变途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C 0 2-C 3 化合物f(C H 2 O)B.氧原子:H 2 0 f o 2C.氢原子:H z O-A T P-(C H 2 O)D.氧原子:C 02-C3化合物f(C H2O)参考答案:C1 9 .如图表示一个二肽分子,其中由竣基和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是指()II H Oil A.B.C.D.参考答案:B【考点】1 6:蛋白质的合成一一氨基酸脱水缩合.RINHjCCOOH【分析】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H,可见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HcnnoIcIR.i-1 OH H N-C COOHL-J I IH R:缩合H 肽健 Hr-n 1 u H,O+U N C C N C COOHI 1 1 I IR,o H R、!-1-,二肽RIN W-C COOH【解答】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H,两个这样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表示为-N H-C O -,脱掉一分子水形成二肽.故选:B.2 0 .下列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中一定不含核糖的是A.线粒体B.核 糖 体 C.糖 原 D.酶参考答案:C2 1 .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酣的最适P H 在 5.()左右,下列叙述错误 的 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1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醵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参考答案:D2 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参考答案:D【考点】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分析】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以去除细胞壁,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细胞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这些都是利用了酶的专一性;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的原理都是细 胞 增 殖(细胞分裂);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解答】解:A、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的原理都是细胞增殖(细胞分裂),A正确;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2022届江苏省姜堰区张甸、港口初级中学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含解析.pdf 2022年安徽安庆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学生用卷.pdf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详解.pdf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城高考冲刺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pdf 2023年下半年云南省高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卷.pdf 2023年江苏中考模拟历史试卷.pdf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瑞安八校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pdf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pdf 新余市重点2022年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pdf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测试卷(课外阅读).pdf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pdf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3年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及点睛.pdf 护士资格考试试题(含考点重点解析).pdf 北京市密云区2022年数学高三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pdf 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三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pdf 202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数学试题(一)(含解析).pdf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安徽专用)01(全解全析).pdf 2022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卷1.pdf 2022山西省吕梁市红族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