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4年.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xzh****18
  • 文档编号:35681060
  • 上传时间:2018-03-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7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4 年年 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2003 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指出:中国 1985 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至 2003 年,总体上呈低流行,但在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中存在高流行,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2004 年的流行状况仍然呈现上述特点在过去的一年中,艾滋病监测数据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改善,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和未来趋势更加清晰依据全国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行为监测、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截至 2003 年 12 月,中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84(65-102)万,全人群感染率为 0.07%(0.05-0.08%),艾滋病流行呈现明显的地区和人群聚集性在云南、新疆、河南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艾滋病的流行已出现较高的流行水平,至少有一类高危人群感染率超过 5%,孕产妇感染率超过 1%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划分流行程度的标准,这些省份的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广泛流行阶段(Generalized Epidemic)经吸毒传播仍是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既往(1996 年以前)有偿采供血人群中的艾滋病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可能已接近高峰经性传播的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男性同性恋人群存在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危险行为监测资料显示部分地区吸毒人群、暗娼人群的危险行为有下降的迹象,但仍处在较高水平 一、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1998 年以来,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疫情报告截至 2003 年底,全国有 48%的县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 (一)艾滋病疫情地区差异大 不同省份疫情报告数差别大,截至 2004 年 9 月,河南省疫情报告数累计超过 20,000 例,云南省疫情报告数累计超过 10,000 例,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 4 个省(自治区)疫情报告数低于 100 例不同地区吸毒人群、暗娼人群和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感染率也存在较大差异,新疆、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部分地区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 50%;江苏、浙江、内蒙古、辽宁等省(自治区)吸毒人群感染率低于 5%大多数地区暗娼人群感染率在 1%以下,云南、重庆、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自治区)的一些地区暗娼人群感染率超过 1%河南、湖北等省份局部地区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艾滋病感染率超过 30%,湖南、黑龙江、广西等省(自治区)大部分地区,该人群感染率低于 5%。

      所有省份均存在经吸毒、经性传播的感染 (二)艾滋病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 历年报告疫情数字增加明显,一方面反映了疫情的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监测力度加大,发现的病人和感染者人数增加河南、云南等省份开展了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和吸毒人群等重点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状况筛查,发现并报告了大量的既往感染者 哨点监测资料显示,吸毒人群、暗娼、孕产妇等人群艾滋病感染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吸毒人群感染率较高,1995 至 1999 年增长迅速,近年增加速度减缓暗娼、孕产妇感染率虽然较低,但呈现缓慢的增长 (三)传播途径仍以经吸毒传播为主,但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2003 年全国疫情估计,目前经吸毒途径传播仍为主要传播方式,经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既往有偿采供血传播虽然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主要是 1996 年以前发生的感染 1.疫情报告情况 截至 2004 年 9 月底,全国累积报告的 89,067 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吸毒人群占 41.3%,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占 31.1%,异性传播人群占 7.9%,男性同性恋人群占 0.2%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群分布的估计情况 2003 年估计全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中注射吸毒人群占 43.9%,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约占24.1%,异性传播的人群占 19.8%(其中,暗娼占 4%,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占 2.1%),男性同性恋人群占11.1%。

      (四)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持续增加 2003 年评估报告曾指出,2001 年以来,艾滋病发病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一些省份已出现艾滋病集中发病及死亡的现象2004 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持续增加2004 年 1 至 6 月,报告的病人数是 7,801 例,多于 2003 年全年报告的病人数(6,120 例),预示 2004 年全年的病人数可能会高于 2003 年的 2 倍根据艾滋病平均潜伏期推算,在艾滋病流行较早的地区,大量感染者已经达到发病期 (五)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仍在继续 监测资料表明中国的艾滋病流行正由吸毒、卖淫嫖娼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2003 年全国流调及部分省哨点和流调资料显示,部分地区孕产妇、婚检及临床无关联(匿名)检测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个别地区婚检人群感染率大于 1%,孕产妇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达到 5%,与周边高流行国家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水平类似全国疫情报告中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 (六)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 在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近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表 1),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暗娼等人群感染及发现人数增加,二是河南等省近年来加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监测,报告女性感染者较多。

      随着报告的女性感染者人数的增加,母婴传播危险性加大 表 1. 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的比例(1998-2004.9) 二、不同人群的流行形势 (一)吸毒人群 2002 年后,全国 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在吸毒人群中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国家级哨点中吸毒人群的总感染率为 5%-8%2003 年的 36 个哨点有 13 个哨点的感染率比上一年有所增加新疆伊犁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高达 89%;云南、广西省(自治区)部分哨点的检出率在 20%以上1995 年以来,吸毒人群感染率呈现增加的趋势 2003 年流调结果显示,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吸毒人群感染率为 7.0%各地吸毒者中注射毒品者的比例和注射毒品者中共用注射器的比例相差很大注射毒品者比例的平均数为 53.8%(最高 98.8%,最低 4.0%)静注毒品者中共用注射器比例的平均数为 45.0%(最高 93.1%,最低 0.0%)该人群感染者已陆续出现发病和死亡 (二)暗娼人群 哨点监测和流调资料显示,全国暗娼人群平均感染率为 0.5-1.0%2004 年国家级哨点监测发现,暗娼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平均为 1.0%2003 年流调发现,云南红河、新疆吐鲁番、云南德宏及新疆伊犁感染率分别为 6.7%、4.3%、4.3%及 3.3%。

      1995 年以来,暗娼人群感染率呈现增加的趋势 暗娼人群“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较低水平2003 年的调查显示,在最近的一次商业性行为时,62.1%的调查对象使用了安全套,但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各地差异很大(7.8%-90%以上)从未用过安全套”者比例为 20.5%,与 2002 年(24.5%)相比有所下降而“每次都用”者比例平均数为 19.3%,与 2002 年(16.1%)相比略有上升 吸毒是暗娼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另一危险因素2003 年流调结果显示,1.4%的暗娼在过去半年有注射吸毒史,其中 37.9%有共用注射器史2004 年哨点监测资料显示,广西、湖南、重庆等省(直辖市)的暗娼哨点中检出的艾滋病病毒阳性者有注射毒品史者占 25%-100% (三)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 截至 2004 年 9 月,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作 30 个省(自治区)均有该人群的感染者报告 12003 年流调显示,全国 14 个省(自治区)30 个地区艾滋病病毒总体检出率为 2.7%,但各地差异较大湖北随州的检出率为 33.7%,山东菏泽为 8.9%,吉林市为 5.8%,其它各地检出率较低。

      既往调查显示,河南一些地区感染率为 40%以上由于该人群感染者大多数在 1992 至 1996 年间感染,目前 50%左右的感染者已经到了发病期 (四)男性同性恋人群 该人群数据比较缺乏从调查数据看,北京、哈尔滨、广州、沈阳等地男性同性恋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 1%以上2003 年全国流调发现,近半年内有性行为的男性同性恋者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大,如常德、西安两地分别为 42.9%和 38.5%该人群已有一定的感染水平,危险行为较高、人群规模较大,艾滋病流行的危险性不容忽视 (五)一般人群 在艾滋病流行较早、疫情较严重的地区,一般人群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已达一定水平2003 年全国 18个孕产妇门诊哨点中,有 8 个哨点检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新疆喀什、河南上蔡、湖北随州、河南商水、新疆阿克苏孕产妇门诊哨点均检出阳性者,感染率分别为 5.3%、2.4%、0.5%、0.4%及 0.3% 2003 年全国流调在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 个地区开展了综合医院就诊者的无关联(匿名)检测,7 个省 9 个地区检出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感染率在 1%以下 输血人群的感染状况值得关注在 1990 年代中期有偿采供血比较严重的地区,2004 年发现并报告了既往输血感染的病例。

      局部地区报告了自采自供血造成的艾滋病感染病例三、全国疫情估计 根据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利用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行为监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等,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 UNAIDS 推荐的艾滋病疫情估计方法,对全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进行测算该方法是以省/地区为单位,对各类人群的基数进行估计、利用专项调查获得的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测算不同人群艾滋病感染人数,然后累加得到全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总人数 ●艾滋病病毒感染各地区分布 据测算,在 31 个省份中,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估计人数 5 万以上的有 7 个省;1 万以上的有 15 个省全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大于 0.1%的有 5 个省份;在 0.05-0.1%的有 7 个省份 ●艾滋病流行的趋势 根据目前的流行模式和趋势,未来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是保持快速增长或逐步趋于平稳,这取决于是否能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活动和提供治疗与关怀 经吸毒传播和经采供血传播所占的比例将有所下降;性传播所占的比例会有所上升男性同性恋人群基数较大、危险行为普遍、具有一定的感染率,将会成为艾滋病流行的重点人群之一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出处:中国网 2003 年联合评估报告指出了妨碍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八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即政府领导与协调、监测和检测系统、宣传教育和干预、综合关怀和治疗、信息、交流和利用、规划落实和督导、法规修订与完善以及资金支持与使用。

      2004 年,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在上述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4 年 3 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艾滋病防治的重点策略和工作领域,特别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和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监测和信息、系统、实施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开展治疗关怀和救助、增加投入和加强国际合作本评估报告基本反映了 2003 年 12 月以来在上述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目前,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艾滋病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另一方面艾滋病流行已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中央政府充分认识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和加强各级政府政治承诺的重要意义,一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加强国家级的政治承诺 面对艾滋病流行的挑战,国家领导人做出了表率:2003 年 12 月 1 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到北京地坛医院看望了艾滋病病人和医务人员,并宣布了防治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2003 年 12月,吴仪副总理还专门听取了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汇报,深入河南省艾滋病疫情严重的上蔡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