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期项目教学的经验与启示.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569204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2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期项目教学的经验与启示    李汾娟1 李 程2(1.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2.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04)Reference:项目主导教学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之一学期项目是项目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项目教学的桥梁本文介绍了NYP学期项目的具体实施,探讨了学期项目的组织形式与项目设计的精妙之处Keys: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学期项目;项目教学;经验;启示G719 :A :1672-5727(2011)08-0177-03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是一所工程应用型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的项目教学方法是NYP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之一NYP项目教学以项目主导学习与科目主导学习相统一,将项目、理论、研讨和实训有机结合,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贯穿于学生各阶段的学习中学期项目是NYP项目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环节NYP学期项目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高职高专学期项目的教学组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NYP学期项目定位NYP教学以项目教学为核心,将项目贯穿教学始终从广义上分,NYP项目可以分为学期项目与毕业项目;更细地划分,可分为科目项目、学期项目和毕业项目。

      科目项目是科目的支撑,通过在科目中插入一系列小项目来加深学生对科目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但科目项目不具有综合性;学期项目是以学期为单位,将本学期所学科目相融合,同时兼顾学生素质提升的综合培养,是科目项目的延伸;毕业项目是对学生的专向培训,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向员工角色的快速转变在项目教学中,学期项目是项目系统的桥梁,是科目项目的延续与深化,是毕业项目的基础,在项目教学中起过渡作用,因此,学期项目必不可少 在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中,每门课程均有各自的综合练习,毕业前学生有相应的毕业项目,但从课程到毕业项目的转换与衔接恰恰缺少一个环节学生往往在开展毕业项目时还不知道所学知识如何在项目中得以应用,因而在毕业项目中显得力不从心NYP学期项目的成功实施,弥补了我们教学中的不足,为我们开展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学习NYP 学期项目实施NYP学期项目是以学期为单位展开,根据每个学期的科目内容设置科目间的综合项目时间安排  NYP学制为三年,在学生的第一学年、第二学年以及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展学期项目,共计5个学期项目,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毕业项目学期项目以课程形式开展,平均每周2课时 学期项目的组织形式  NYP学期项目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以实践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开设讲堂课,兼顾项目相关理论的学习。

      在实践课上,教师通过项目的形式将本学期所学科目知识融合,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讲堂课上,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开设一些小专题,如介绍如何写报告、探讨产品的设计过程、项目计划表的设计等等这些小专题在常规教学科目中难以涉及,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项目的深化认识NYP学期项目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实践中实现科目知识的融合,通过讲堂课的形式对项目中有需求、但在平时科目教学中无法开设的内容或专题进行讲授学期项目的设计  NYP学期项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以机电一体化专业学期项目(一)为例进行项目探讨(如表1所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期项目(一)包括机床加工技术(金工实习)和创意项目两部分机床加工技术为硬技能培训,目的在于锻炼学生机床操作以及对机械制图与材料工艺科目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创意项目为软技能,学生通过询问与细心观察,获悉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产品的需求,如隐形眼镜佩戴不方便等问题,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产品的创新改进与创新设计然而,机床加工技术与创意项目两者又是如何组织与实施的呢?学期项目(一)的实施采用双轨系统,即学生被分成A组与B组,A组进行机床加工技术培训,B组开展创意设计。

      两组培训结束后,进行对调(如图1所示)双轨系统是NYP项目教学中独特的设计,与原始的单轨教学相比,设计灵活,克服了实验室闲置、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教学设备与教师等教学资源的需求可减半,极大地增加了资源的使用率NYP学期项目的软技能培养是多方面,除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外,还有创业精神的培养等以机电一体化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学期项目(五)为例,工程产品开发为硬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完成产品的虚拟设计;软技能培养为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专门邀请工商系的教师为学生讲解如何贷款,如何组建团队,如何定位产品等,帮助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树立创业意识NYP的学期项目在设计上力求将硬技能与软技能结合,通过循序渐进的专业基础培训与深化培训,让学生掌握专业本领,同时树立创新与创业意识考核方法  NYP学期项目以课程形式展开,有其课程规范在学期项目中,学生按项目进度表提交阶段性报告,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在学期项目结束时,学生以PPT形式汇报、答辩,递交Word文档针对学生平时项目进展情况、答辩自述及回答问题情况等,教师给予评估学期项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前四个学期的学期项目只有及格与不及格之分,第五学期的学期项目有成绩高低之分。

      可见,NYP学期项目从设计到实施,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安排,在组织形式与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同时,在NYP教学资源的考虑上,双轨系统的设计克服了传统教学资源闲置与浪费等问题,实现了学生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比,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NYP学期项目给我们的启示NYP学期项目是项目教学中一个必要的训练环节,它将项目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方式不断向学生灌输,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能体验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同时不断拓展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课程的综合练习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毕业项目也在实施,但在课程与毕业项目之间无任何的过渡与衔接,使得学生在开展毕业项目时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借鉴NYP学期项目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从课程走向学期项目,通过学期项目不断深化认识与理解,循序渐进地展开毕业项目NYP学期项目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理论课与实践课统一  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机械类专业教学,在第一学年开设金工实习,但无并行的相关理论课在操作机床时,学生由于没有系统的知识基础,只会生搬硬套地按要求操作,却不知机加工中为什么这样做NYP在学期项目中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着眼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将项目需求与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等引入学期项目的理论课堂中,打破了教学中相关专题理论在科目教学中无从开展的瓶颈,实现了NYP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统一的项目教学模式。

      硬技能与软技能的独立与统一  我国的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长远发展的考虑,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欠缺NYP的学期项目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一方面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创新设计与创业讲座等,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项目中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与自主创业的意识软技能与硬技能并重的项目设计方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及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等都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然而,NYP的学期项目中硬技能与软技能也是相对独立的国内高职院校在尝试开展学期项目时,企图通过一个项目任务实现硬、软技能的双重培养,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首先,项目的确立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设置一个项目既能综合本学期所学的课程,同时兼顾学生软技能的提升,任务设计上有很大难度;其次,学生制作项目也存在极大的挑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身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摸索前进,知识尚且不能融会贯通,又如何学以致用?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等软技能的培养了可见,在一项任务中兼顾硬、软技能的双重培养是不合适的,培养效果往往欠佳NYP的学期项目设置多个任务,将硬技能与软技能的培养独立分开,培训内容针对性强,任务明确,目标清晰,学生操作相对容易,收效显著。

      结语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课程学习与毕业项目实施脱节,学生学完课程往往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何在,更不用说在毕业项目中灵活应用了学期项目是课程学习与毕业项目的纽带,是实现学生向毕业项目顺利过渡的保证学期项目的实施很有必要,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期项目做起,大胆尝试与创新,不断学习与总结,提高自身做项目的能力,实现自身技能的保值与增值;另一方面,克服了学校资源浪费与闲置的问题,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对于已经开展学期项目的国内高职院校而言,在学期项目中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着眼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应将项目中的需求与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等引入学期项目的理论课堂中;此外,在学期项目中应实现硬技能与软技能的独立统一一方面,在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创新与创业等软技能的培养,将硬技能与软技能结合;另一方面,在项目设计上设置多个任务,使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硬技能与软技能的培养相对独立Reference:[1]韩军林.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2-84.[2]罗海鸥,白燕.企业环境与大学课堂一体化办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97-100.[3]吴汉德.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专业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5-19.作者简介: 李汾娟(1983—),辽宁铁岭人,硕士,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李程(1981—),山西定襄人,硕士,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 (本文:杨在良)(本栏:王恒)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