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转轨国家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比较.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4128781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转轨国家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比较2011-2-24 23:48:16冯舜华來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笫4期对外贸易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原则和 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在各国经济口益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转轨国家刈•外贸 易体制市场化趋势的改革,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成为各国整个经济体制 转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转轨国家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共性和特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对外贸易体制,是在国有制条件下的国家垄断制其主 要特点是:第一,有权从事外贸活动的是由国家指定的专门机构,生产企业和其 他经济组织一般都没有外贸经营权;第二,外贸活动严格按照国家指定的计划进 行;第三,进出口商站的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脱钩,对外贸易的盈亏统一由 财政部包干;第四,对外汇的持有和使用实行严格的国家管制,汇率由国家计划 规定,并明显地高估本国货币的币值传统外贸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提高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越来越要求向集约式增长转变而日益明显在正式开始经济转轨前仇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进行过局部性的经济改革,在对外贸易方面曾经采取过一些 措施,如给予某些机构和大公司外贸经营权;通过成立专门机构來沟通工业与外 贸企业,使生产企业获得一些国际市场的信息;加强对生产出口商品的企业的经 济刺激,包括实行外汇收入提成制,等等。

      但是由于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彻底,政 策和措施不到位,因此不能解决外贸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由于这些国家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它们的外贸体制改革 途径具有一般的特征;放弃国家对外贸的垄断经营,按国际市场惯例来改造对外 贸易体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取消国家对外贸的垄断经营,使企 业拥有直接的进出口数量限制,对外开放国内市场;其次,使本国货币的汇率接 近均衡汇率水平,放松对外汇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管制;最后,转变市场结构,解 散原来由苏联和东欧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迅速发 展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但是,各转轨国家的国情不同,它们选择的转轨途径也有区别,因此在对外 贸易体制改革的具体途径和政策措施方面仍有各自的特点被广泛讨论的激进改 革与渐进改革的差别,强制性改革与诱制性改革的差别,在外贸体制改革中也有 所反映,并对改革的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下面我们把俄罗斯和匈牙利的外贸体 制改革作为两种模式的代表进行一些比较俄罗斯外贸体制改革路径和措施的主要特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执行 激进的“休克疗法”式的改革,立即实施“外贸口由化”方针;在被俄经济学家 称为“崩塌式”的对外开放造成贸易和经济秩序极端混乱,使国家利益遭受严重 损失后,从1994年开始又陆续实施加强管理的措施。

      1995年,俄罗斯颁布了《国 家调节对外贸易活动法》,此后,进入了在继续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同吋、加强对 外贸活动国家调控的阶段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路径的转折和调整,反映在 改革内容的各个方而第一,改变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经营制,授予和规定企业经营外贸业务的权 利和义务1991年11月,俄总统颁布了《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法令》,规定在 俄境内的一切企业及其联合公司,不论其所有制形式如何,均可不经专门注册就 从事对外经济活动;允许在俄境内授权进行外汇业务的银行,对一切法人和公民 开设账户该年12月,俄政府发布第90号和第91号命令,规定自1992年1 刀1日起,所有企业不仅可以从事边境贸易,而且可以直接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 一切现行的贸易方式均可采用由于急剧放开贸易经营权带來经济失控,1993 年以后开始管制外贸公司的注册,并在俄罗斯制定的《1993-1995年发展、改 革和稳定俄罗斯经济》中期纲领中提出,耍床缩和不再增加外贸组织当然,这 种政策上的调整并未改变贸易经营权归企业所有的市场化改革趋势第二,放松对进出口的各种限制,向世界各国开放国内市场在进口政策 方面总的趋势是降低关税率,按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其进口税率的平均 水平应降至15%。

      在出口政策方面,俄政府不断放宽出口限制,1994年5月, 俄总统发布《关于撤销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的限制和许可证》命令,从该年6 月(石油及石油产品从1995年5月)起,除了有国际协议的那些出口量自动限制 的商殆和特殊出口商殆外,全部商品废除岀口限额和许可证制度为了鼓励出口, 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待遇1993年1刀,俄对外经贸部提出, 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可以免交增值税和消费税从1996年7月1日起,对出口 企业给予财政支持,如为出口机屯产詁的企业向银行提供信贷保证在1998年 金融危机后,出于筹集资金和缓解国内某些产甜严重短缺的需要,俄政府重新加 强对出口的国家调节,对一些产品又征收岀口税,并恢复出口许可证制度例如, 从该年11月开始,对油籽(葵花籽、油菜籽、大豆)和未加工的皮革的出口实行 许可证管理,并在1999年对石油、粮食等出口重新征收出口税第三,进出口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苏联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东欧国家 和其他经互会成员国转轨开始后,贸易方向一度急剧“西方化”在遇到实际 困难后,又着手恢复与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并积极发展与亚太地 区国家的经贸关系H前,俄罗斯对外贸易有1/3左右是与欧盟国家进行的。

      其他依次为与独联体国家、亚太地区国家和东欧国家的贸易,形成了多元化的贸 易市场结构第四,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的改革原苏联在外汇管理上实行国家垄断制 企业创汇除少数留成作为奖励外,必须全部丄缴国家;企业需要外汇时,除了国 家配给的计划渠道外没有市场融资的条件转轨开始后俄罗斯立即废除了国家对 外汇的垄断持有和分配但是1992年7月12 H发布的总统令规定,出口商必须 按卢布市场的现行汇率出售其外汇收入的50%;其中30%出售给俄罗斯中央银 行,20%在外汇市场上出售1998年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后,为了加强控制, 增加央行外汇储备和国家的外汇收入,规定提高出口企业外汇收入中必须出售的 份额由50%上升至70%在汇率制度方面,俄罗斯改革了原來由国家计划规定 的固定汇率制,在汇率自由浮动带来对经济运行的负而作用后,又设置了卢布浮 动的上限和下限,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上面列举的情况可以看岀,俄罗斯的外贸休制改革,与整个经济休制转 轨相适应,在初期阶段,尽管也规定了某些调节措施,但基木上采取激进的自由 化改革方式;当对外经济关系出现严重失控局面,给经济运行造成巨大损失后, 又进行政策调整,试图加强对外贸活动的宏观调控。

      匈牙利外贸体制改革的某些特点对外贸易在匈牙利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其国民收入的一半左右依靠国际市场得到实现所以外贸体制改革是影 响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匈分利的外贸体制改革与俄罗斯比 较,具有市场化改革的许多共性,乂有一些具体途径和措施丄的不同之处,主要 表现出渐进改革的某些特点第一,取消国家对外贸经营权的高度垄断,使许多中小企业获得对外贸易 的经营权匈牙利是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中较早允许合作经济和私人经济存在和发 展的国家,因此转轨开始时己有一些非国有企业被允许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是 国家仍然垄断着外贸经营,37家国有单位垄断了 85%的出口业务转轨开始后, 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获得了外贸经营权由于匈牙利早就制定和实施了《非 正半市场行为法》,因此与俄罗斯比较,进行非法垄断性贸易活动以谋取暴利的 现象相对较少第二,基本丄实现了进出口贸易的自由化到90年代中期,进口贸易口由 化的商品已占90%左右继续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是农产品、食品和某些轻工 业产品,即匈牙利向西方国家出口的传统产品1991年初,匈牙利的平均进口 关税率已经降到13%1,匈牙利能够在较长-•段时期内使进口关税降低到比较接 近国际惯例的水平,是与其原来的价格改革基础分不开的。

      60年代,匈分利就 提出使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逐渐接轨的任务在正式转轨以前,四欧原材料的市 场价格被作为匈牙利国内原材料价格形成的基础;用可兑换货币标价的出口商品 价格作为大部分加工工业产殆的国内价格基础因此,进口关税率下降和非关税 壁垒的取消,不至于对国内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在出口方面,匈政府采取较多 的国家干预措施鼓励产詁出口,如建立“发展贸易基金会”,为中小企业加速出 口提供资助因此,到90年代中期,出口商品贸易自由化的比例远低于进口商 品,只占65 % o第三,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的变化匈牙利贸易市场的“西移”,起步较早, 在正式转轨以前,与保加利亚等其他东欧国家相比,经互会成员国0间的内部贸 易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和对较低,因此转移过程进行得较快到90年代中期, 匈牙利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已占贸易总额的70%左右尽管进出口市场 的重点已经转移,但是由于其产品在西方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而且与原经互会 成员国之间仍有经济的互补性,因此在1992年12月就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 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成立了中欧自由贸易区以后,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相继 加入在中东欧国家不能在短期内加入欧盟的情况下,这种被称为“双层一体化” 中次级经济区的成立,对发展转轨国家进出口贸易与缓冲这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的压力,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1996年1月至9月,在中欧自由贸易区内实现 的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占匈分利出口和进口总额的13%和12%2第四,在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的自由化方面,匈牙利也采取逐渐推进的方 法转轨初期,1989〜1992年,与美元和欧洲货币“埃居”挂钩的钉住汇率制, 成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之一,被称为是一个提高本国货币信誉的“名义支 点”与其他因索结合,使匈牙利的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但是,钉住外国硬通 货的汇率制度,使匈牙利福林的实际汇率上升,不利于增加出口在1994年8 月和1995年3月,匈政府不得不两次使福林贬值为了兼顾国内经济均衡与国 际收支均衡的宏观调控需要,从1998年9月起,匈实行一种预先规定贬值幅度 的“爬行贬值”汇率制度关于福林的可兑换性也在逐步实现FI前,经常性项 H己经实现自由兑换,在资本项忖方面还有部分限制,主要是管制短期证券投资 和土地买卖(由于匈牙利土地价格过于便宜,只相肖于奥地利的1 / 10)3总之,匈牙利的外贸体制改革是渐进地进行的,较多地考虑改革措施出台 后的利益分配,因此政策上的反复和方向性调整较少而采取激进改革途径的国 家,包括被认为改革较领先的波兰在内,在强制地推行一些贸易自由化措施后, 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出现过大的偏差,由于过度开放造成的不利形势,都不得不 重新加强贸易保护。

      1990年波兰开始实行激进式改革,其进口平均关税率立即 从18. 3%下降为5. 5%;进入1991年,随着兹罗提实际汇率的升值,贸易不 平衡加剧,不得不将平均进口关税率重新上调到16%4二转轨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独联体国家和中东欧国家在转轨时期尽管遭受经济下滑、通货膨胀、居民实际工资下降、失业率猛增等严重困难,但是,除了个别发生战乱的国家外,绝 大多数国家出口额明显增长,即使是经济尚未走出低谷的国家也不例外至于经 济回升较早的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在1992〜1998年6年间,用美元计 价的出口额己经增加了一倍以上对外贸易的超前回升和发展,成为带动转轨国 家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因素出口的增加,缓解了国内市场急剧萎缩造成的严 重需求约束,并且成为填补资金缺口的重耍来源进口增加供应了经济恢复所急 需的某些资本品,甚至使一些国内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转轨国家得到必不可少 的食品和牛活必需晶,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社会恐慌但是,转轨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至今仍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除了 俄罗斯外,转轨国家的对外贸易连年逆差(见表1),成为转轨过程中又一个结构 性难题拥有贸易顺差的俄罗斯,主要依靠岀口石油等初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