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鹃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PPT课件.ppt
61页杜鹃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园林上有广泛的用途,可培植于树丛林下、溪边、池畔以及草坪边缘,在建筑物的背阴处,可作花篱、花丛配置近年来随着城市2021/3/241授课:XXX园林事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引种了大量的杜鹃新品种由于人工栽培杜鹃不够注意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忽视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因而引起病虫害滋生2021/3/242授课:XXX蔓延,危害严重本文将对杜鹃病虫害做一介绍,以供大家进行综合防治一、杜鹃褐斑病也称黑斑病,是比较容易发生的叶斑病,可引起植株提早落2021/3/243授课:XXX叶,影响杜鹃生长及枝条扦插成活率,进而降低其观赏和应用价值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植物下部老叶最先发玻发病初期叶面产生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2021/3/244授课:XXX展为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斑,黑褐色,病斑直径2至5毫米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成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深褐色2.发病特点该病主要危害2021/3/245授课:XXX杜鹃的叶子,是由杜鹃尾孢真菌侵染造成的,病菌开始出现若干个褐色小点,随着小点的不断扩大,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产生灰褐色霉菌丝,受害叶片从叶柄部2021/3/246授课:XXX开始,由绿色变为褐黄色提早脱落,严重时影响杜鹃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
露地栽培的杜鹃一般从4至5月开始发病,至12月份病害才停止蔓延温室栽培2021/3/247授课:XXX的杜鹃全年均可能发玻高温、潮湿、多雨的环境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一般雨季早,危害严重,故多雨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多雨、多雾、露水2021/3/248授课:XXX重时,或一天内浇水太晚,入夜前叶片仍有积水时,都有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病菌在叶片或病株上越冬,孢子随风传播该病的重发期一般多在高温多湿季节2021/3/249授课:XXX,温室中,冬季也有发病现象,一般生长较弱植株、小苗、下部叶片、通风条件较差植株和西洋鹃(与毛娟相比)发病较重3.防治方法(1)品种选择选择2021/3/2410授课:XXX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如‘南极’、‘五宝珠’等2)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植株病虫害检疫工作,选用健康无病虫害苗木栽植冬季和早春,彻底清除植2021/3/2411授课:XXX株上的病叶及地面落叶枯枝(生长期内也可进行)并结合修剪去掉病枝要注意通风透光,控制湿度,栽培时株(盆)行距不宜过密,夏季要遮阴、防湿、防积2021/3/2412授课:XXX水每天浇水时间不宜太晚,不宜上方浇水,应采取根部浇灌。
水的pH值以4.5至6.5为宜,要经常浇施腐熟稀薄的有机液肥,以促进植株健壮,叶片肥2021/3/2413授课:XXX厚,提高抵抗力适当增施硫酸亚铁,多施用充分腐熟的豆饼、蹄甲、鱼腥等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的比例盆栽种植者应注意将植株放置在通风良好2021/3/2414授课:XXX的地方,浇水时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宜,忌积水经常松土施肥,确保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3)化学防治在植株展叶时,每半个月喷洒波尔多液一次,2021/3/2415授课:XXX连续喷洒3至4次杜鹃开花前后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至800倍液喷洒预防,每周一次,连续2至3次322021/3/2416授课:XXX%的克菌1000倍液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保丽安加大生M45与可杀得交替施用也可取得良好效果二、杜鹃黄化病也称褪绿病,是一种非侵染2021/3/2417授课:XXX性病害,也是杜鹃栽培中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是因为植物缺乏铁元素引起的1.症状植株发生病变后,叶片变雹褪绿、叶色苍白,故称为褪绿玻植株发病后2021/3/2418授课:XXX,新叶缺绿明显,当新梢叶色变浅,叶肉变为黄色时,叶脉仍然呈现绿色,这时一般确诊为缺铁症状,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碱性土壤和使用偏碱性水浇花的地区。
2021/3/2419授课:XXX叶片出现症状后,光合作用即不能正常进行,轻时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严重者随着病情加重,植株叶片全部变黄脱落,影响生长,甚至整株枯死2021/3/2420授课:XXX杜鹃在旺盛生长期间久旱无雨,以及长期浇pH值较高的水,都极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这在幼小植株上表现尤为突出2.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选好2021/3/2421授课:XXX栽培基质,以酸性土壤为宜,忌含石灰质的碱土或排水不良的粘质土壤,因此,栽培基质需用山泥注意水质,浇水忌用pH值高的水,最好用雨水2)浇2021/3/2422授课:XXX黑矾水将250克黑矾(硫酸亚铁)加入50千克水中调匀,经过5至7天日晒后浇灌在施用前,先控制浇水,当植株叶子发皱时,再浇黑矾水,要干透浇透2021/3/2423授课:XXX,干则再浇,不要中断,一直浇到长出的新叶变为浓绿色为止病症较轻的植株一般1至2个月即可变成浓绿色,病症较重的植株3至4个月也可变成浓绿色2021/3/2424授课:XXX(3)浇矾肥水将黑矾、大粪(一般用猪粪干)、饼肥(以芝麻饼为宜)和水四种材料按1:3:5:100的比例在缸内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置于阳光下暴2021/3/2425授课:XXX晒(暴晒期间不要搅拌),经过20至30天腐熟发酵成黑色液体,取其清液兑水5至7倍即可使用。
每次取出清液后再用等量清水补充,经多次使用直到矾肥2021/3/2426授课:XXX水褪色时,再重新配制4)补充微量元素春季盆花出房后,新枝萌发阶段,叶面喷洒硫酸亚铁一次,浓度以0.5%至1%为宜夏季发病高峰期间,每隔2021/3/2427授课:XXX10至15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浓度应为0.7%至1%,以后视植株叶色而定喷洒时间要在晴天的下午或傍晚进行,最好在无雨的天气情况下进行2021/3/2428授课:XXX叶片正反两面都需要均匀喷洒为增加黏着效果,可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0.3%的柠檬酸要根据品种确定浓度,一般来讲,春鹃和夏鹃浓度可以大些,2021/3/2429授课:XXX西洋杜鹃浓度可以相对小些三、杜鹃茎基腐病1.症状杜鹃茎基腐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尤以苗期为重病害发生初期,茎基部皮层出现褐色2021/3/2430授课:XXX水浸状病斑,后逐渐呈湿腐状,并向上扩展至枝干部分,向内发展可深及木质部,进而破坏输导组织,导致植株萎蔫,顶芽不发,病株根系变褐,发育不良,须2021/3/2431授课:XXX根少且短最后叶片脱落,部分枝条或整个植株呈黑色光杆状枯死2.发病诱因影响杜鹃茎基腐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复2021/3/2432授课:XXX利用基质在苗圃中,栽培用的基质常常未经消毒就被反复利用,导致基质中滋生了大量的病原菌,为植株发病提供了菌源2)机械伤口病菌可通过根部伤口2021/3/2433授课:XXX侵入植株,移栽时造成根部大量机械伤口,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3)土壤pH值杜鹃喜欢偏酸的环境,生长适宜的pH值为4.5至5.5当p2021/3/2434授课:XXXH值为6.5至7.5时,即表现生长不良在pH值高于7.5的碱性条件下,少则数月,多则一年,植株即死亡偏碱性环境中的植株生长衰弱,抗病能力2021/3/2435授课:XXX降低,易诱发病害4)湿度高湿是导致植株发病的重要因素浇水过频、过量造成湿度增加,有利于植株发玻浇水方式不当(大水冲浇)有助于水的飞溅作2021/3/2436授课:XXX用和水流传播5)青苔有时,发病植株茎部表面会有一层厚实的青苔,不仅消耗了寄主的营养,而且使茎部维持较高的湿度,也是病害的诱发因素之一32021/3/2437授课:XXX.防治方法(1)浇水浇水是杜鹃栽培管理中最频繁的农事活动之一宜用雨水、河水、湖水和塘水等软水浇灌,深井水和自来水不能直接用来浇灌。
深井水含2021/3/2438授课:XXX有钙离子和镁离子,中等偏碱性,使用前应做适当处理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氯离子,可用容器贮存一段时间后再使用浇水应适量勤浇,只要维持基质湿润即2021/3/2439授课:XXX可最好采用细孔莲蓬头浇水,这样可减少病菌的飞溅传播2)药剂消毒对于新基质来说,每吨可用0.5千克浸种灵100至400倍液消毒,有较好的2021/3/2440授课:XXX杀菌和杀线虫效果而对于反复使用的基质来说,则应采取加压蒸汽消毒另外,使用浸种灵100倍液浇灌苗床,还可明显抑制病害的发生和青苔的生长2021/3/2441授课:XXX3)调节基质pH值调节基质pH值呈弱酸性,有利于植株生长,增强抗病力值得注意的是,用浸种灵处理过的基质和苗床的pH值略有升高4)减少植2021/3/2442授课:XXX株伤口数量移栽时,宜轻拔轻插,尽量减少根部的伤口,以降低发病几率5)生物防治经试验发现,木霉对疫霉和腐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利用木霉生物2021/3/2443授课:XXX防治剂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四、杜鹃红蜘蛛1.特性红蜘蛛的雌成虫体长0.3毫米左右,暗红色,近椭圆形,体背隆起,足4对,暗红色。
雄成虫体2021/3/2444授课:XXX长0.25毫米,楔形,扁平,鲜红色一年发生多代,成虫在植株根部越冬,主要在叶背面近叶柄部的主脉附近危害每年的6至7月高温、少雨、干旱天气2021/3/2445授课:XXX繁殖快,发生数量较多危害严重时,被害叶片焦枯脱落2.防治方法可进行人工防治,4月份以后应经常检查,发现个别叶片上有红蜘蛛时,应及时摘除虫2021/3/2446授课:XXX叶并烧掉有条件的可人工释放天敌,如瓢虫、草青蛉、蓟马等,进行生物防治若发现较多叶片有红蜘蛛时,可进行药剂防治,如喷洒40%三氯杀螨醇802021/3/2447授课:XXX0至1000倍液,对成虫、若虫、幼虫和卵均有较强的杀伤力,只要喷洒均匀,效果良好五、杜鹃网蝽1.特性杜鹃网蝽,又名臭大姐成虫体长2021/3/2448授课:XXX3.5毫米左右,黑褐色,翅上布满网状须,前翅略呈长方形,静止时,翅上的黑褐色斑纹构成“X”状若虫形似成虫,只是虫体嫩小无翅,长约2毫米左右2021/3/2449授课:XXX,卵长0.6毫米,椭圆形,乳白色,产于中脉和较大叶脉处,初产时淡绿色,后变为淡黄色2.发病规律该虫一年发生3至4代,成虫于10月中下旬在树2021/3/2450授课:XXX皮和土地缝隙等处越冬,第二年的4至5月份开始活动,在叶背取食危害。
7至8月危害最重,成虫、若虫喜欢成群聚集在叶背面主脉附近,刺吸叶片汁液,其2021/3/2451授课:XXX分泌物形成较大的黄褐色锈斑,严重时叶片苍白,引起早落,影响杜鹃的生长及开花杜鹃网蝽是杜鹃类花卉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寄主植物的叶背2021/3/2452授课:XXX吸食汁液危害,从而在叶面上出现密集的苍白色小斑点同时,在叶背上还可见很多黑褐色虫粪和脱皮壳严重的影响了杜鹃的生长,造成提早落叶并影响开花2021/3/2453授课:XXX3.防治方法入冬后,清除花木附近的落叶、杂草,深埋或焚烧,消灭越冬成虫药剂防治,4月底至5月初在越冬成虫出现后和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喷洒82021/3/2454授课:XXX0%的敌敌畏乳油或50%螟松乳剂1000倍液,7至10天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也可用3%呋喃丹,每盆埋5克左右,效果也不错盆栽杜鹃应选择2021/3/2455授课:XXX置于阴暗凉爽处,可减少虫害的发生六、杜鹃蚯蚓、蛞蝓蚯蚓、蛞蝓主要危害杜鹃根部,蛞蝓有时也危害植株叶片栽培所用介质需高温消毒,以便2021/3/2456授课:XXX杀死虫卵发现虫害,可用呋喃丹、铁灭克等盆施防治。
本版图片由王丽勉提供) 杜鹃褐斑病的发病早期 杜鹃褐斑病2021/3/2457授课:XXX的发病中期 杜鹃褐斑病的发病后期 杜鹃黄化病的发病初期 受杜鹃网蝽危害严重的植株2021/3/2458授课:XXX杜鹃网蝽危害症状?叶背的黑褐色虫粪和脱皮壳2021/3/2459授课:XXX青铜铸造 Thank you!2021/3/2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