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音乐花城版(下册)教(学)案.doc
60页第一课时1、 教学容:学唱歌曲《落雨大》2、 教材分析:《落雨大》是粤语地区尤其是市区 代代相传的童谣歌曲表现了市老城区, 尤其是西关地区在雨天时,瓦屋、窄巷、街道 被大水侵淹的景象在2010年亚运会开 幕式上,此曲由市9岁女孩思同演唱 根据亚运会音乐总监海鹰的要求,选取了其 前三个乐句,并对原曲做了稍微的改变,使得 古老的童谣更加简单易唱,散发了时代新意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充满童趣的《落雨大》,体会当时广 州老城区下雨天的有趣景象2、 过程和方法: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认真学习粤 语发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对歌曲的理解四、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在听唱或欣赏歌曲中,让学生模仿老师或录音, 边表演边歌唱童谣《落雨大》教学难点:学习《落雨大》歌词的粤语发音5、 教具:CD机、电子琴6、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叮铃铃》律动 (2)发声练习 师:来,同学们,手放好,脚放平,腰挺直,头抬高, 我们来做一做发声练习。
5 3 1 5 3 1 Mi mi mi ma ma ma1 23 4 5 43 2 1— Mi~~ ~~~~ ma a ~~~ mi (3)复习《身体音阶歌》 师:同学们,做完发声练习,我们再来做一做全身运 动,来,请起立! 播放音乐 2、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吗?话是不是和我们的普通话 不一样啊? 生:是 师:话叫做粤语,也就是你们说的白话,今天老师 要教大家一首关于粤语的歌曲《落雨大》,这是一首 童谣请同学们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 在哪听过?听得懂他唱了什么吗? 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听得懂吗? 生:不懂! 师:好的,老师给大家介绍下广府的文化,落雨大的“落” 与“下”,是分得很清楚的下”是方位不是动作,“下面”、“地下”这个“下”是不能换成“落”字 的,而“落”是动作“落山”、“落水”、“落楼”,这 个“落”也不能换成“下”。
另外“水浸街”这个“浸”, 人以前也不会说成“淹” 师:好,同学们,现在请跟着老师把歌词朗读一遍,注 意发音3、学唱歌曲《落雨大》(1)听唱,拍节拍,感受情绪2)唱词3)加律动,边做边唱4)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七、小结教师总结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并对下节课的学新要求第二课时1、 教学容: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2、 教材分析:《海娃变油娃》是一首根据客家童谣稍作改编 整理的歌曲,由6个乐句组成全曲以“XX X X和X XX X X”两种节奏型为主,其中前4 小节与5~8小节的旋律完全重复,歌曲简单易 唱除了学唱歌曲、感受客家童谣风格外,还 蕴含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目的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介绍使学生对民歌的种类有个初步的了 解和认识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使学生更加 热爱民族民间音乐2、 过程和方法: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同时,在情感上让 学生知道南海(南中国海)有着丰富的资源, 是我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爱国之情四、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客家文化特色的了解,乐曲力度变化的表演形 式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五、教具:CD机、电子琴六、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叮铃铃》律动 (2)发声练习 师:来,同学们,手放好,脚放平,腰挺直,抬头挺 胸,我们来做一做发声练习 5 3 1 5 3 1 Mi mi mi ma ma ma1 23 4 5 43 2 1— Mi~~ ~~~~ ma a ~~~ mi (3)复习《落雨大》 2、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歌吗?老师跟你们介绍一下 民歌人民群众的歌,民间的歌,它是劳动人民长期 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为了表达各种思想感情,而 口头创作,口头传唱,并不断加工而成的一种歌曲形 式,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今天我们来 学习一首客家民歌《海娃变油娃》 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跟着老师做一做律动 3、学唱歌曲 师:老师教大家先唱旋律,同学们认真听一遍跟着老师 唱一遍。
唱两遍)让学生找出学过的音,然后排好音阶:5 6 1 2 3 5加上歌词教唱三遍 4、演唱处理提示 老师引导学生用正确方法去吸气,要注意换气的地方以 及歌曲的力度变化这首歌曲的换气点是在歌词中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即两小节换气一次整首歌曲的演唱情绪应该充满自豪,力度为f在第三句要再加强,用ff演唱 5、动作创编 (1)第一小节,双手从上至下写“1” (2)第二小节,双手从胸前横拉写“一” (3)第三和第四小节,左前方双手从上至下写“1”,右 手横开写“一” (4)第五和第六小节,双手对开双写“2” (5)第七和第八小节,双手同向写“2” (6)第九和第十小节,双手同向由左后方往右前方斜写“1” (7)第十一和十二小节,转身、造型七、小结教师总结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并对下节课的学新要求第三课时一、教学容:学唱歌曲《小铃铛》2、 教材分析:《小铃铛》为二拍子歌曲,由三个不对称的乐 句组成,让学生在复习和巩固“mi,sol”两个音的基础上,在模唱《小铃铛》的时候,对新学习的“do”的音高观念作初步感受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mi,sol,la三个音的手号,学会do的手号,并能自己打着手号,或者看老师的手号唱出相应的音高。
2、 过程和方法:能根据书上的手号谱打着手号模唱歌曲 《小铃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了解音乐小知识四、教学要点教学重点:能自己看着老师的手号听辨、唱出“do、mi、 sol、la”四个音的相对音高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小铃铛》五、教具:CD机、电子琴六、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叮铃铃》律动 (2)音乐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师:来,同学们,手放好,脚放平,腰挺直,抬头挺 胸,我们来做一做发声练习 5 3 1 5 3 1 Mi mi mi ma ma ma1 23 4 5 43 2 1— Mi~~ ~~~~ ma a ~~~ mi 5 3 1 5 3 1 5 4 32 1 嘿 啦 啦 嘿 啦 啦 嘿啦啦啦啦 (4)复习《奇妙的手势》 2、课题导入(1)玩玩、动动 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 solsolmi|solsolmi|misolsoldo|mimimi| 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 domimire|dorela|laredola|dodola|。
2)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3)学唱 《小铃铛》 播放音乐《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4)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7、 小结 教师总结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并对下节课的学新要求第四课时一、教学容: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2、 教材分析:《瑶家儿童爱唱歌》前半部分是由“do、mi、 sol”三个音组成,歌曲中节拍和音型组合的变化给“do、mi、sol”三个音赋予了音乐风格和表现力,有利于帮助同学感受和巩固三个音的音高观念,也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 mi、sol”三个音的音高。
2、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do、mi、sol”三个音的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do、mi、sol”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四、教学要点教学重点:能在不同的活动与游戏中感受“do、mi、sol” 三个音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在书上手号谱 显示的地方,学生能打着手号自己唱出来五、教具:CD机、电子琴六、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叮铃铃》律动 (2)音乐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师:来,同学们,手放好,脚放平,腰挺直,抬头挺 胸,我们来做一做发声练习 5 3 1 5 3 1 Mi mi mi ma ma ma1 23 4 5 43 2 1— Mi~~ ~~~~ ma a ~~~ mi 5 3 1 5 3 1 5 4 32 1 嘿 啦 啦 嘿 啦 啦 嘿啦啦啦啦 (4)复习《奇妙的手势》 2、课题导入 (1)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一瑶族服装女孩跳舞的图片带同学走进瑶寨。
2)节奏语言引入 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