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docx
2页咳嗽咳痰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评估咳嗽的发生时间,诱因,性质,节律,与体位的关系,伴随症状,睡眠等 2评估咳嗽的难易程度,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和有无肉眼可见的异 常物质等3必要时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理状态等,评估有无发纲护理要点】1环境 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维持适宜的温度(18~20C)与湿度(50%~60% 减少不良刺激2休息与体位 保持舒适体位,咳嗽剧烈时应取半卧位,咳痰多的患者应取侧半 卧位或经常交换体位,使痰易于咳出避免诱因,注意保暖3饮食 对于慢性咳嗽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避免油腻、 辛辣刺激,瞩患者多饮水,如无心、肺、肾功能受限,每日饮水一般在 1500ml 以上,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4有效排痰 及时清除呼吸道的痰液,防止呼吸道堵塞而突发窒息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德正确方法病人尽可能采取 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 腹式呼吸,深吸气未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在深吸一口气后 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 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2)湿化和雾化: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适于痰液黏稠和排痰困难者3)有效拍背:病人座位或侧卧位,操作者手指指腹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 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扣击胸壁,每次 扣击5〜15分钟为宜,应安排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操作中 观察病人的反应,操作后指导病人漱口4)体位引流①引流前准备:向病人说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以消除顾虑, 取得病人的合作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先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祛痰药(氯化氨、澳己新等)稀释痰液,或应用支气管舒张 齐I」,提高引流效果②引流原则: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同时辅以 拍背,以借助重力的作用使痰液排出③ 引流时间:引流宜在饭前1h,饭后1〜3h进行,以免引流导致呕吐 每次引流15〜20min,每日1〜3次一般安排在早晨起床时、晚餐前 及睡前④ 引流中观察 引流过程中应有护士或家人协助,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引流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若出现咯血、头昏、发纲、呼吸困难、出 汗、脉搏细速、疲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引流并通知医生注意观察体 位引流出痰液的颜色、量、性质以及静置后是否分为三层⑤ 辅助引流措施:引流过程中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并辅以叩 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⑥引流后护理:嘱病人休息为消除痰液咳出时引起口臭,应用漱口水 彻底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食欲,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记 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将痰液送检痰液用漂白粉等消毒剂消 毒后再弃去5)机械吸痰① 无力咳出粘稠痰液、神志不清或排痰困难者② 每次吸引时间<15秒两次抽吸间隔时间> 3分钟③ 并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氧浓度④ 吸痰时应注意无菌操作5用药护理 观察止咳、祛痰药物的反应和副作用对痰多、年老体弱、肺功能 不全者要慎用强镇咳药;服用镇咳糖浆制剂后 30分钟内不要喝水胃溃疡患者 慎用祛痰药6防止病菌传播嘱患者咳嗽时轻捂嘴,将痰咳在痰杯或纸上弃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