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语文三年级上册).doc
16页Comment [o1]: 这个地方,小草都枯死了,亡了指导书写荒后,再组词(荒凉 荒芜 荒无人烟)第二单元主备人:林悦梅 赵小华教材分析:本单元《北大荒的秋天》 、 《西湖》 、 《拉萨的天空》几篇课文全是写景的美文,其中描写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美不胜收,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陶冶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对写景的文章已有很多的接触,但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描写更为复杂,既有贴切形象的比喻、拟人,还有作者主观的想象和体会,并且描写的地点、景物离学生比较遥远,如何让学生入情入景,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办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选取的都是描写美丽景色的文章,教学中,要带领学生或走出校门,或运用多媒体、影视作品,或唤起学生旅游时的回忆,给他们创设情景,让他们沉浸到文章所描绘的美丽风光中去,再加上朗读、美读去体验、去感悟5北大荒的秋天教材分析:本课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陶醉的景色,展现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副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秋景图课文起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一个从表面听起来觉得很荒凉的地方。
接着从三个方面写了北大荒的景色先写天空,写天空的云,次写小河,写小河的清澈,再次写原野,写原野的热闹课文的最后呼应开头,赞美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1、 (出示荒芜的北大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知道些什么?这儿就是北大荒(板书:北大荒) (相机指导“荒”字)Comment [o2]: 引出“一叶知秋”Comment [o3]: 注意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2、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3、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板书:的秋天)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看多媒体片段,听老师范读课文。
)听了老师读完这篇课文后,你们有何感受?又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为什么荒芜的北大荒会变得这么美啊?)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2、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把难读的词和句子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检查自读情况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银灰 绛紫 透明 波纹 燃烧 一碧如洗山岭 荡起 几缕 山岭 北大荒 清澈见底(2) 、读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3) 、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共同评议4、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板书:(“景色美丽物产丰富”或者“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遍地都是黄金”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学习生字2、指导书写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2、组词:先()火()此()冷()文()洗()灰()紫()岭()纹()3、朗读课文教学反思:通过学生多次的读,发现语文课上朗读的指导非常重要,这篇课文中Comment [o4]: 二、整体感受:1、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 2—4 自然段。
2、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边读还可以边和同桌进行交流3、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还有人说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呢?(板书:天空美 小河美 原野美 )Comment [o5]: 让学生指出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的特点,再列举出几个这样的词并说出五彩斑斓的近义词的长句子讲过指导,而且是三四遍地指导才有了效果,看来,教学中需要注意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指导感情朗读)二、讲读课文:1、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吧!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2、学习第 2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2)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3)傍晚到了,天空要变魔术啦!(课件演示画上各种颜色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4)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齐读5)练习朗读和背诵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3、学习第 3自然段1)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感觉美的句子2)学生读中评,评后读。
3)填空:小河() ,如同() ,静静地躺在() 一全小鱼()游过去, ()水面上顿时漾起了()、理解“清澈"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4)假如你就是那条小河,你该怎样读才能表达此刻的心情?(5)指名朗读和背诵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3、学习第 4自然段1)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哪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2)指名回答 (原野热闹非凡)(3)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4)哪几句具体写“热闹非凡”?(5) “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Comment [o6]: 强调拟人这一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作用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6)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7)练习朗读,指名读8)练习背诵4、学习第 5自然段1)指名读第 5自然段2)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 “茫茫” “草甸子” “沉甸甸”(3)练读第 5自然段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5、齐读第 6自然段用赞美的语气读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1、齐读课文2、读到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荒芜的北大荒会这么美吗?3、北大荒的秋天物产如此丰富,那我们家乡又有什么物产让你来赞美一番呢?四、作业1、背诵全文。
2、小练笔:秋天的田野真美啊!板书:天空一碧如洗5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清澈见底 美丽富饶原野热闹非凡作业设计:一、听写燃烧 波纹 银灰 一碧如洗挺拔 映照 抖动 热闹非凡二、照样子,写词语银灰(表示颜色) 五彩斑斓(表示颜色) 一碧如洗(“一”字开头) 三、照样子,写句子例句: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例句: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四、读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椿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1)这段话先概括写了 ,然后具体描写 , 和 2)找出中心句,用“~~”画下来3)能仿造“哗啦啦”写几个模拟声音的词语吗?(4)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教学反思: 北大荒,本来是荒凉的,现在是美丽的,美在哪里?除了蓝天、小河等自然景物的美,更重要的是这里种了庄稼,成了北大仓从哪里看出它成了北大仓?热闹非凡因为这里的热闹非凡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热闹,这里是指庄稼生命力旺盛,而这正是北大荒今天的美丽同时,整个第四小节都是围绕这一词语展开的,它是完整意义上的中心句,这对三年级孩子来讲又是一个新知识,且是课后练习明确提到的抓住热闹非凡,读懂热闹非凡,我感觉这课无论是理解课文还是语言点训练,都应该可以达标了6、西湖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西湖秀丽的景色,可谓句句是景,字字都美。
细细读来,仿佛聆听悦耳动听的音乐,又如观赏秀美典雅的画面,身临其境之感随之而来,了解西湖的愿望、热爱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开篇总起全文,点名西湖是杭州“天堂”的一颗明珠,紧接着,第 2、3 自然段介绍了远山和湖面的风景,生动描绘了西湖主要景点的旖旎风光最后还描写了月光下西湖给人留下的美妙意境弄清作者观察的时间和地点欣赏比喻句,掌握比喻的基本特点进行欣赏性阅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放映西湖的录像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 、 “像” 、“仿佛” 、 “宛如”等词口头造句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这篇课文文句优美,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引导孩子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读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揭示课题,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 2、过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西湖的山、湖二、初读课文⒈配乐范读课文⒉学生自读课文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检查自学效果⑴出示词语: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 起伏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三、感知全文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板书:山峦湖水湖堤小岛 华灯琴声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⒌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⒍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四、质疑问难⒈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⒉学生提问⒊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⒈描红;⒉抄写词语;⒊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我说的一句话里,请你认真听,听清楚,还要讲清楚说得好,我们就去这个地方游玩,好吗?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说两遍)2、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一)学习第 2 自然段⒈同学们上节课读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说明你们真的会读书了,。
